试论农村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试论农村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

陈敏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农村公路管理段  云南  普洱  665000

    摘要:公路预防性养护是提升公路路面性能、控制早期病害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积极主动采取有效措施对路面进行养护管理,防止病害问题发生,可减少后续维修成本投入,长时间发挥公路路面结构的功能性能。农村公路在投入使用期间发生的病害问题比较多,应重视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合理使用,掌握不同类型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根据农村公路实际情况,进行技术的针对性选择,实现对路面结构的妥善处理,延长农村公路使用寿命。

    关键词:农村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养护步骤

    预防性养护技术措施的有效落实,可减少路面大修的工程量,能够最大限度的延长公路改造和大修的时间,技术应用价值比较高,提升了公路服务水平。由于农村公路性质特殊,传统的养护技术方法不能很好的满足公路维修养护需求,而运用预防性养护技术,能够提高路面的完整性,为农村居民出行提供安全、平稳的公路环境。要掌握预防性公路养护的具体步骤,做好准备工作,完善养护方案,保证农村公路预防性养护效果。

    1.农村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

    1.1裂缝填封技术

    裂缝问题是农村公路投入使用期间,路面结构经常会出现的病害问题,一般会根据农村公路路面裂缝类型和裂缝宽度等,采用合理填缝技术。裂缝宽度小于0.3cm时,施工难度大,若超过2.5cm,则无法保证填封效果,因此,应把握裂缝填封技术的应用时机。密封填缝和填充修复是常用的两种裂缝填封方法,前者是使用专门材料对裂缝进行密封处理,可提高路面结构的防水性能,应保证修补材料的抗疲劳性良好,能够与路面周围结构充分粘结。后者是使用填充修复材料对裂缝进行处理,可以在修复裂缝的同时补强两侧结构。

    1.2现场热再生技术

    这种预防性养护技术无需投入较多材料,主要是对原有路面材料的重新利用,借助专门的机械设备进行热再生修复,提高原有路面结构性能,帮助路面恢复最佳状态,整个流程比较简单。使用这项技术对农村公路路面结构进行养护处理时,先要对路面进行软化处理,而后耙松整形,将沥青材料重新拌匀,再进行摊铺碾压处理。但是原路面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与磨损,需要在养护修复过程中加入适量混合料和再生剂,优化农村公路路面性能。

    1.3稀浆封层技术

    主要将乳化沥青、砂石、水和外加剂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对农村公路路面进行封层处理,可获得良好养护效果。稀浆封层技术的应用优势较为明显,使用材料的渗透力比较强,能够对路面结构中的裂缝进行封层处理,在公路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可提升农村公路路面的耐磨性。具体应用这项技术时,需要确定各项参数数据,提前做好标记,进行测量放线,确保施工作业能够有序完成。封层操作过程中要控制好混合料的厚度,保证稀浆封层效果。

    1.4微表处养护技术

    这项技术在稀浆封层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将水泥石灰等填料与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和水等进行充分混合,同时也要添加适量外加剂,保证混合均匀后使用专门的工具进行路面摊铺,显著提升了路面性能,也可以降低路面积水对内部结构造成的破坏,技术的应用价值比较高。微表处养护技术应用时无需花费较长时间,能够快速恢复交通,降低对交通运行的影响。常用施工方法有间断式施工和连续式施工两种,前者是将转料和摊铺作业分开操作,而后者是同时开展这两项工作,具体施工时应保证材料充足。

    1.5薄层罩面技术

    这一预防性养护技术是在农村公路路面上摊铺沥青混合料,实际操作过程中比较简单,无需对原有公路路面进行提前处理,直接在病害部位上层摊铺一层沥青混合料,可以在快速完成养护的同时,对周围路面结构进行保护,而且能够获得良好的养护效果,一般在路面病害不严重的区域经常使用这一技术。应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厚度,并根据路面情况选择合适的薄层罩面工艺,有利于提高农村公路路面承载力,保证路面预防性养护效果。

    2.农村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施工技术要点

    2.1预防性养护工作的施工准备

    先做好原路面的清洁与平整处理工作,将坑槽处填平,鼓包铲平,多余颗粒杂质清理干净,还需要使用专门的除污剂去除油污,确定表面清理工作完成后,对养护区域进行洒水,让路面表面处于湿润状态;其次,准备好预防性养护工作开展中所需的材料,并对材料质量进行深入细致检查,不达标的材料不能应用到养护施工中。同时要根据具体工程量准备足够的材料数量,以免在养护处理时出现中途中断的情况,否则会影响预防性养护效果;最后,还需要对路面预防性养护中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检查调试,确保机具使用状态良好,同时也要保证辅助工具数量和类型充足,便于后续预防性养护工作顺利开展。

    2.2预防性公路养护的步骤

    2.2.1掌握好预防性养护时机

    把握好工作开展时机,是提升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水平的关键。应在合适的时间投入最少成本获得最佳养护效益,有计划的开展这项工作。可以对路面寿命周期进行分析,一般在投入使用3年左右开展预防性养护工作,可延长公路使用寿命5-10年,而且也可以减少较多的养护成本。在公路路面条件较好时开展预防性养护工作,能够获得较高的养护维修效果,对病害发生进行有效控制。要求在进行农村公路预防性养护之前,根据路面实际情况把握好养护时机,能够获得良好养护成效。

    2.2.2确定预防性养护周期

    先要对农村公路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掌握环境条件以及路面基本状态,确定路面结构是否出现坑洞或者裂缝问题,了解农村公路路面属性,掌握该路段的运输情况,而后对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从而确定养护周期,选择合适的养护技术方法进行针对性处理,保证路面养护效果。

    2.2.3设计预防性养护方案

    了解农村公路路面具体情况后,建立专门的状况信息表,将实际情况通过数字形式进行展示,帮助养护管理部门人员可以清晰了解路面问题,分析引起问题的具体原因,便于后续农村公路养护工作顺利开展。通过全面的信息数据,能够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性养护方案,有利于养护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另外,要将相关信息数据进行整合记录,能够为其他公路预防性养护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

    2.2.4完善路面检修措施

    在实际进行农村公路预防性养护时,需要严格按照方案内容要求进行规范操作,并在了解公路路面情况的同时制定完善的检修措施,阶段性开展路面状况检查工作,能够及时发现路面结构中细小问题,并进行针对性处理,以免出现病害问题扩大的情况。若发现较为严重的路面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路面结构性能,提高农村公路服务功能。

    2.2.5建立养护管理制度

    为促进预防性养护技术充分落实,还应根据这一技术的应用要点,建立专门的养护管理制度,对农村公路预防性养护工作进行约束与管理,做好现场控制工作,规范农村公路的使用方法,从而降低各类病害问题的发生率,应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做好农村公路巡查工作,确保可以及时发现公路路面病害问题,方便第一时间处理与控制

    结语:农村公路预防性养护,能够提前对公路病害进行处理与防控,防止公路在后续使用期间出现大面积损坏的情况,无需在后续维修养护工作中投入较多成本,提升了农村公路的综合效益。农村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严格按照技术流程和标准规范开展养护作业,把控好预防性养护时间,制定针对性的养护处理措施,切实发挥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功能作用,保障后续农村公路投入使用中的质量与性能。

参考文献:

[1]覃玲.农村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探讨[J].中国高新区,2017(16):2.

[2]荆东军.探索当前农村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现实应用课题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9):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