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口腔疾病患者进行口腔修复治疗的可行性研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0
/ 2

 老年口腔疾病患者进行口腔修复治疗的可行性研究分析

刘传宏

辽宁省军区沈阳第一离职干部休养所门诊部,辽宁 沈阳  110000

【摘要】目的:分析口腔修复治疗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50例干休所收治老年口腔疾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加入口腔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以及复发率的差异,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龈指数与出血指数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牙龈指数、出血指数的变化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修复有着较高的近远期疗效,可以有效改善老年患者的口腔功能,预

防疾病复发,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口腔修复;口腔疾病;老年患者

由于老年人的身体机能衰退,容易出现各种疾病,会对老年患者的健康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口腔疾病是老年患者常见疾病,种类较多且症状多样,发病后会对患者的语言、咀嚼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尽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1]。但是由于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较差,很多患者往往选择保守治疗,但是其实际应用价值不够理想[2]。口腔修复治疗能够进一步纠正牙齿缺失、咬合不良等问题,改善患者的口腔功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为了观察口腔修复治疗的应用价值,文章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50例干休所收治老年口腔疾病患者进行对比观察,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50例干休所收治老年口腔疾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组。观察组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87岁~95岁,平均(90.2±4.5)岁。对照组中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89岁~94岁,平均(90.3±4.6)岁。入选患者对研究知情且符合口腔修复治疗适用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先进行牙齿治洁术,然后给予对症药物干预,对于龋洞的患者进行填充治疗,同时加强临床指导。

观察组则加入口腔修复治疗,具体方法为:治疗前检查患者的口腔状况,同时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史、药物过敏史以及基础病情等方面的情况,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然后加强治疗室管理,提供温馨舒适的治疗环境,保持温度湿度适宜,合理调整治疗椅的角度,对于牙齿松动、残冠残根患者,首先进行牙齿的拔除;对于合并牙髓炎、牙周炎的患者,治疗前给予消炎药干预;对于下颌关节异常的患者,先进行X线摄片检查,从而为后续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本次研究中主要是以自然牙为基础,进行义齿修复与固定,修复时注意保护患者的牙槽骨,合理调节咬合关系,从而避免影响患者的口腔功能。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以及复发率的差异。本次研究临床疗效判断标准:显效:牙龈肿痛、出血、咬合不良等症状缓解,口腔功能恢复正常。有效:牙龈肿痛、出血、咬合不良等症状明显缓解,口腔功能明显改善。无效:临床症状与口腔功能无明显变化。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各指标差异

观察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各指标差异

组别

例数

总有效率

复发率

观察组

25

23(92.0)

3(12.0)

对照组

25

18(72.0)

8(32.0)

X2

5.413

5.325

P值

0.044

0.043

2.2两组牙龈指数、出血指数的变化

观察组牙龈指数、出血指数的变化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修复前后牙龈指数、出血指数的变化

组别

牙龈指数

出血指数

修复前

修复后

修复前

修复后

观察组

2.4±0.4

1.0±0.2

2.3±0.4

1.0±0.2

对照组

2.5±0.5

1.6±0.4

2.4±0.5

1.5±0.4

t值

1.234

5.235

1.235

5.325

P值

0.114

0.042

0.114

0.043

3.讨论

口腔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种类繁多且症状多样化,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发病后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的衰退,或者是免疫力下降,加上卫生习惯不佳,容易发生各种口腔疾病,尤其是牙齿松动、牙齿脱落等情况,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导致其正常进食受到影响。在临床治疗中,可以采取各种有效的治疗措施,进一步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过去临床医学对于该病主要是采取保守治疗方案,主要是采取对症干预措施,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容易导致疾病复发,无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口腔修复是目前临床治疗口腔疾病的常用方法,其适用范围广且安全性高,在牙体缺损、牙周病以及颞下颌关节疾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且远期疗效高,可降低患者的复发率,避免患者由于反复发作导致生活质量下降,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口腔修复质量中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多采取粘结修复、种植修复以及美学修复等方式,可以根据患者的需求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牙齿病变严重的患者,可以拔除牙齿后采取牙齿种植修复治疗,对于单个牙齿缺损的患者,可以采取活动义齿修复,对于牙列缺失的患者,则可以进行全口义齿修复,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口腔功能。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牙龈指数、出血指数的变化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口腔修复治疗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口腔修复有着较高的近远期疗效,可以有效改善老年患者的口腔功能,预防疾病复发,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余坚铮,严俊,董明新,等. 固定-可摘义齿联合修复对老年牙列缺损患者口腔咀嚼功能的影响及优势[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1,42(6):479-481. 

[2]张淑云. 预成纤维桩用于老年牙体缺损患者口腔修复的临床效果研究[J]. 医学美学美容,2020,29(5):40.

[3]夏禹. 老年口腔疾病患者进行口腔修复治疗的可行性研究[J]. 医学信息,2020,33(z1):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