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地区某公共机构办公大楼能源审计及节能潜力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6
/ 2

石家庄地区某公共机构办公大楼能源审计及节能潜力分析

羡晓东

131102198510030619

摘要:开展公共机构能源审计是实现公共机构节能的有效途径。以石家庄地区某公共机构办公大楼为例,对审计基准期、审计期内该机构能源种类、能源消耗总量及能效指标进行分析,挖掘该公共机构的节能潜力,提出节能改造建议并对节能量和经济性进行分析,达到节约能源资源和示范借鉴的目的。

关键字:公共机构;能源审计;机关;节能降耗


0 前言

我国公共机构数量多,能源资源销费总量大。具调查结果显示,截止2020年底,全国公共机构总量158.56万家,用能人数约4.97亿人(包括公共机构自由人员及接受公共服务人员),建筑面积约82.73平方米,能源消费总量1.63亿吨标准煤,约占社会能源消费总量的3.29%;用水总量106.97亿立方米,约占社会生活用水总量的12.39%。[1]开展公共机构能源审计是实现公共机构节能的有效途径,通过公共机构能源审计,提出节能改造措施和运行管理建议,指导公共机构提高能源管理水平。[2]

本文通过笔者负责的石家庄市某公共机构能源审计项目,分析对比挖掘节能潜力,提出切实可行的节能措施和建议,对党政机关和用能特点类似的机构节能工作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1公共机构概况

本次能源审计为石家庄地区某机关办公大楼,总建筑面积43832㎡,常驻办公人员2178人。

该办公大楼的用能系统主要包括供暖系统、空调系统、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用水系统、车辆交通系统、围护结构系统以及其他用能系统(办公设备、厨房用能设备等)。使用的能源资源包括电力、市政热力、焦炉煤气、汽油、水。

2 能耗水平分析

2.1 能源资源利用总体情况

能源审计期间对该机关各项能源消耗量进行统计汇总,审计期各项能耗数据通过不同种类能源的折标系数折算为标准煤,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以看出,该机关办公大楼的能源消耗以热力、电力消耗为主,从实际用能情况分析,由于热力销费由办公大楼建筑面积决定,因此节能需求相对电力节约低。除电力和热力能耗外,其它能耗占比较小,相对节能潜力不大。

2.2 能耗对标分析

根据河北省《公共机构能耗定额标准》DB13(J)/T8353-2020的相关规定,公共机构主要能耗评价指标包括:建筑耗热量指标、单位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单位建筑面积电耗、人均综合能耗、人均水耗共五项。[3]各能耗定额指标对标分析情况见表3。

通过分析,该公共机构各项能耗定额指标均低于标准约束值的要求,其中耗热量指标、单位建筑面积电耗指标、人均综合能耗指标与标准引导值有较大差距,机关在整体能源资源利用方面仍有较大潜力可挖。


表2 审计基准期和审计期能源消费总量统计表

能耗种类

审计基准期能耗情况

审计期能耗情况

实物量

折标煤

占比

实物量

折标煤

占比

电力(kWh)

1409136

173.18

28.58%

1676622

206.06

32.28%

外购热力(GJ)

12272.96

417.28

68.85%

12272.96

417.28

65.37%

焦炉煤气(m³)

9573

5.88

0.97%

9632

5.92

0.93%

汽油(L)

8912

9.70

1.60%

8312

9.05

1.42%

综合能耗(tce)

——

606.05

100.00%

——

638.30

100.00%

表3 能耗定额指标对标分析表

项目

单位

基准期

审计期

引导值

基准值

约束值

建筑耗热量

GJ/㎡

0.28

0.28

0.15

0.23

0.32

单位建筑面积非供暖能耗

kgce/㎡

4.09

4.84

4.5

8.5

20.3

单位建筑面积电耗

kWh/㎡

32.15

38.25

23.80

41.10

78.10

人均综合能耗定额指标

kgce/(人·a)

278.26

293.07

40.4

113.9

306.6

人均水耗

m³/(人·a)

11.1

11.2

11.1

21.3

47.4


3 节能效果与节能潜力分析

3.1 节能途径与改造建议

3.1.1 中央空调机组优化自动控制系统

根据办公大楼的现场勘测发现,实际空调运行负荷仅为设计负荷的38.5%。系统几乎长期在满负荷下运行,导致“大马拉小车”的现象发生,造成了能量的极大浪费。因此建议针对中央空调系统循环水泵、冷却水循环水泵、冷却塔风机加装变频装置,根据机组运行情况和末端负荷优化控制循环系统,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3.1.2 能源管理系统

建筑能源管理控制系统是一种智能化能源管控系统,以建筑能源利用的全过程为主线,实现对建筑节能的综合评价、分析与管理的功能。目前机关各办公区域能源的使用情况通过人工抄表的形式获得,且分级分项计量系统不完善。不能实现对能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分析,因此需要建立能源管理系统。

3.1.3 照明系统节能改造

该办公大楼走廊和楼梯间等公共区域共有格栅荧光灯984套,每只灯管20w。紧凑型节能灯1053盏,平均每盏灯具功率22w,均采用手动开关控制。如将走廊和楼梯间灯具控制方式改为声光控制或感应控制;将传统直管荧光灯和紧凑型荧光灯更换为节能型LED灯具,可有效减少公共区域照明灯具开启时间,减小照明灯具耗电功率,节省照明系统用电。

3.1.6 太阳能热水系统

机关食堂食堂每天用水量平均约为17吨,热水用量约为2吨,其所用热水均为电热装置和燃气设备制取获得;办公大楼采用电热水器制取饮用热水,热水每天用量约为4吨。石家庄属于太阳能资源三类地区,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因此可以考虑采用太阳能集热器的方式制备厨房热水或饮用热水预热。

3.2 节能潜力分析

通过能源审计,对机关各用能系统制定了全面的节能改造措施,通过对以上节能改造措施的节能量和投资回收期进行计算分析。表明上述节能改造措施全部实施后该公共机构可产生32.94tce/年的节能量,减排85.64t的CO2,平均需要3.6年回收成本,可以有效提高公共机构的节能水平,从而保障公共机构节能减排任务和节能指标的完成。

4 结语

通过对该公共机构开展能源审计,充分了解了该单位的用能特点和各项能源资源消耗状况,找到该公共机构在能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为单位科学的实施节能改造、加强用能管理奠定了基础。

该项目的实施也充分表明能源审计是公共机构实现节能降耗的有效管理途径。巩固和充实了公共机构能耗统计体系,为公共机构开展节能降耗提供了科学依据。另外,公共机构能源审计对全社会开展能源审计和节能规划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作用。[4]


参考文献

[1]刘紫亮.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应用市场化机制[J].中国机关后勤,2022,(01):55-57;

[2]吴柱.公共机构能源审计实践与能源管理探讨[J].福建建材,2021,(03):97-99+102;

[3]DB13(J)/T 8353-2020 公共机构能耗定额标准[S];

[4]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 公共机构能源审计[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