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博朋克电影的创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7
/ 2

赛博朋克电影的创作研究

姜一帆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济南 250358

摘要:网络的发展促进了科技的发展,电影创作者们被赋予了巨大的创作空间。赛博朋克电影作为科技类电影的一部分,主要表现在科技和信息的发展下,人类的大脑和周遭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开始出现人类和机械高度融合的状态。本文将以电影《头号玩家》《银翼杀手2049》《AI》这三部电影为例,从赛博朋克电影中科技化的场景、角色的悲观性以及反乌托邦主题的表达三个方面来对赛博朋克电影的创作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赛博朋克电影;赛博空间;赛博格;反乌托邦

从20世纪80年代其,随着电子科技和网络的逐渐发展,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完善,新的媒体技术也在日新月异的发展。科技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如今的3D、4D、AI、VR、IMAX等技术,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想象力,还拓宽了现代电子科技的发展。“赛博朋克”在20世纪80年代布鲁斯·贝斯克创作的短篇小说的标题中被首次提出,赛博朋克被大众认为是后现代主义文化的一种。“赛博朋克”作为一个主题,又衍生出了一种新奇又具有标志性的电影类型。赛博朋克电影作为科幻类电影的一部分,主要表现在科技和信息的发展下,人类的大脑和周遭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电影中呈现出科技化的场景、角色的悲观性、反乌托邦的主题现状。

一、未来科技化的奇幻场景

在如今的电影创作中,主要包括了崇尚真实性的写实主义与崇尚科技性的技术主义,科幻电影主要属于后者。赛博朋克电影更加趋向于追求技术美学的体现,在电影中光怪陆离的场景、奇幻的色彩展现给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

(一)光怪陆离的未来空间呈现

  威廉·吉布森在1984年提出了“赛博空间”(cyber space)的概念。他认为“赛博空间在地理上是无限的、非实在的空间,在其中,人与人之间、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以及人与计算机之间发生联系”。后来赛博空间用来指代数字技术、网络科技等的虚拟空间。赛博朋克电影擅长于用各种奇幻的空间和科技化的场景表现影片的主题和充满欲望狂欢的现实世界。《头号玩家》的剧情穿插于由VR虚拟技术展现的虚拟世界“绿洲”与现实世界之间,将虚拟与现实交织在一起,引导观众思考在影片背后深层次的现实含义——即对这个世界的绝望和自身不愿面对现实的堕落。

在影片中,观众会随着主人公在虚拟和现实世界之间穿梭来体会到在影片中对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奇妙感受。《头号玩家》塑造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绿洲”下的虚拟空间能够使观众产生差异感觉,现实和虚拟空间的转换会观众印象深刻,这正是由于影片在技术感的基础上所带来的两个不同空间的建构所造成。

(二)赛博朋克电影的色彩展现

色彩学家约翰内斯·伊顿在《色彩艺术》中提到:“色彩效果不仅在视觉上,而且在心理上应该有体会和理解,它能把崇拜者的梦想转化到一个精神境界中去。”

在《头号玩家》这部电影中,导演斯皮尔伯格把色彩运用到了极致——不是使用单一色彩,而且各种色彩相互混合,展现机器感和高科技感。电影中有两个不同的空间,这两个空间也运用了不同的色调呈现。赛博朋克电影基本以色彩中最冷的色调——蓝色调为主,在电影中使用蓝色更加醒目,也更能够表现虚拟世界中机器的缺乏情感的冰冷。比如冰蓝色的天空、虚拟空间中蓝色的大门以及在虚拟空间中的封闭空间,均是由蓝色调来呈现,以此来体现“绿洲”未来感、科技感和神秘感。同时,在“绿洲”这个虚拟世界中存在着一些绿色的代码,代码本身并不具有实际的意义,它的这种色调的呈现会给观众带来一种对未来的恐惧感。

在赛博朋克的叙事空间中,科技感和未来感引申出未知,而未知就是恐慌、是神秘,是科技下冰冷又残酷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正是由于色调的变化和情感息息相关,所以赛博朋克电影中虚拟空间的色彩斑斓能够区别于现实世界,又能够引起观众的共情。

二、赛博朋克电影角色的悲观性

赛博朋克电影普遍塑造了赛博格躯体完整肉身的缺席,定义了赛博格身体“物”的属性而非人的属性。这导致了赛博格与人沟通的障碍,陷入了怀疑存在价值的困境。人在和机器的高度融合下产生出了赛博格这个概念,同时电影中的赛博格形象又聚焦于当下的人类对未来的思考和求知欲。电影中的人物会因为半人半机械会造成身体的缺陷,缺乏一定的身体机能的情况下,由于具备着半人类的体质,他们会渴望得到更多的情感和关怀。

通过《银翼杀手2049》和《AI》两部电影分析赛博格的人物形象,在《银翼杀手2049》中存在着K这个赛博格角色,K是个复制人,他在电影中想进自己最大的努力实现家族的团圆和美好。这种情感和叙事将赛博格的身体的缺陷性和情感上渴望得到慰藉形成对比,展现了赛博格的身体焦虑。由此可见,在赛博朋克电影中塑造的赛博格的形象是具有一定的残缺性和悲剧性,通过塑造角色的悲观性体现高科技下虚拟世界的人类与机械的一种永恒的矛盾。

三、赛博朋克电影的反乌托邦的主题表达

反乌托邦的社会建构罗伯特·格兰特将科幻电影所处的人类发展阶段划分为五类:原始蛮荒、村落时代、城市时代、反乌托邦、废土世界。反乌托邦式的叙事在电影创作中表现出一种特定性和和对集权的反对性,这种表现方式对于赛博朋克电影的创作给予了无限的想象力。在一些赛博朋克电影中,现实世界的物质文明的比例过高,并高于现实存在的精神文明,在这种令人绝望的时代下,人类所拥有的思想无法表达出来,过高的物质文明极大的限制了精神文明的存在。

《头号玩家》为观众创造了一个虚拟空间,在这个以IOI集团统治的“绿洲”中,看似人人平等,其实处处充满着控制。在这部电影中可以明显的看出物质文明的泛滥——诺兰所在的公司,诺兰的公司就是物质文明泛滥的代表,能通过权力和金钱完成普通玩家无法完成的任务,在他的控制下,玩家如果反抗,他会通过游戏id锁定真人并对其进行毁灭,实行绝对的思想控制。

在阶层设置方面,中产支撑的橄榄型的社会结构是社会秩序稳定的象征,而反乌托邦世界里中层阶级被抽空,仅剩上层和底层的存在。在影片中没有中产阶级的存在,只有住在被汽车堆积的集装箱的底层人类和在上层社会的科技巨头。主人公所存在的底层社会中,环境压抑而昏暗,到处充斥着黑色和金属色;另一方面资本巨头的环境中,高大的建筑物、金属色的线条、由于高级装饰形成的立体的几何线条,到处都展现出一种被物质控制下的世界。影片中的主人公具有一定的反抗精神,他带领队友打败了诺兰所领导的集团,将游戏的话语权交给了玩家们,体现了反对集权化、去中心领导化的反乌托邦思想。

四、结语

本文从未来科技化的奇幻场景、角色的悲观性和反乌托邦的比主题表达这三个方面来进行赛博朋克电影的创作方面研究,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赛博朋克本质是当今社会上的形形色色的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想象,对于人类自身的发展来看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赛博朋克电影不仅展现了这类影片中独特的情感和主题表现,更为以后的科幻作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德]约翰内斯·伊顿 . 色彩艺术 [M]. 杜定宇译 . 上海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56.

[2]黄瑞璐.赛博朋克电影的美学建构与文化表达[J].传媒观察,2020(01):64-71.

[3]陈佳华.科幻电影的一种亚类型:赛博朋克电影[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17):43-44.

[4]黄瑞璐.赛博朋克电影的美学建构与文化表达[J].传媒观察,2020(01):6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