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生产的制约瓶颈及变革的方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8
/ 2

煤炭生产的制约瓶颈及变革的方向

潘德远,张猛

兖矿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济宁二号煤矿272072

【摘要】煤炭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基石,支撑着国民经济发展。但在当前我国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背景下,煤炭生产面临多方面的制约一是煤炭开采条件极具复杂性和挑战性二是管理体制与机制不协调不完备三是煤炭企业间竞争环境的公平性差四是职工受教育程度低且待遇差五是煤炭价格未反映完全开采成本六是开采技术与装备不适应复杂资源开发条件,亟待实现革命性的转变。本文在综合分析我国煤炭生产的制约瓶颈的基础上,指出了变革的方向。

【关键词】煤炭生产五大发展理念经济转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煤炭一直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主体地位,支撑着国民经济发展。据分析预测,在未来较长时期内,煤炭仍将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当前,我国正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一、煤炭生产的制约瓶颈

(一)煤炭开采条件极具复杂性和挑战性

实现煤矿科学生产面临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煤炭资源赋存深度较深、地质构造复杂。目前开采深度平均达到600m左右,最大至1500m左右。赋存深度在1000m以下的储量为2.95万亿吨,占到煤炭总资源的53%(2)煤层具有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严重的矿井的原煤产量占我国总产量的1/3(3)煤尘爆炸危险普遍存在。在我国国有重点煤矿中,有大约80%矿井具有煤尘爆炸危险性,其中有60%矿井具有强爆炸性特点。(4)自然发火灾害严重,覆盖面广。大中型煤矿中,具有自然发火严重或较严重的约为73%

(二)管理体制与机制不协调不完备

由于经济体制调整、国家资源战略性转变等因素影响,我国的煤炭行业管理体制与机制仍面临诸多挑战,最主要的问题是国家煤炭行业各管理部门之间职能不协调,且与部门之间整合功能弱化。目前,我国最主要的管理模式为低级别的分散管理模式。其能源与煤炭行业发展主导方向不能完全统一,不同部门管理机制不协调。统筹协调机制不健全及部门本位主义的存在使各部门根据市场经济变化采取的各项有效的管理举措不能实时奏效,各部门间的管理措施甚至相互矛盾与抵消。如煤炭行业相关部门制定的煤炭开发规划与国土资源部门界定的探矿权和采矿权设置不衔接,煤炭运输需求与运煤交通运输模式建设不协调,煤炭资源开发与环境生态保护相矛盾。

(三)煤炭企业间竞争环境的公平性差

我国煤炭资源具有地域分布广泛、地质条件和资源赋存差异大等特点,导致不同煤炭企业生产设备水平、生产能力、环境影响状况、安全生产状况显著不同。总体来看,我国大中型煤矿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北的产煤大省,部分中型煤矿及小型煤矿主要集中在东北和长江以南地区。通常大型煤矿装备水平、人员技术素质及管理水平整体较高,易于实现低生产成本控制;而中小型煤矿则在高生产成本下运行。随着煤炭安全、高效、绿色开采战略的逐步实施,煤炭企业需要通过完全成本核算指导科学生产,起跑线的巨大差距将明显降低企业间竞争环境的公平性,弱化其增加各方面投入的积极性,最终将会妨碍我国逐渐提高煤炭科学产能的步伐。

(四)职工受教育程度低且待遇差

煤炭行业作为我国主体能源,其整个行业从业人员众多,且煤矿一般分布在偏远的山区,矿区生活条件差,人员整体素质比较低,煤矿的保障体系不完善,很难引进高水平的技术人员。由于缺乏技术创新人才,专业的技术人才缺口高达30万人,地矿类专业人才严重短缺,从而严重制约了煤矿行业的发展。

煤炭行业无健全的劳动保障和工资协商机制,整体收入水平偏低。煤矿职工长期在阴暗潮湿的井下从事体力劳动,工作环境很差,苦、脏、累、险并存,长期承受着噪音、高温、粉尘的侵害,近几年,随着制度不断完善,状况虽然有所改观,但仍十分严峻。煤炭工人的收入与其劳动产出的价值不相称。煤炭行业的公众认知度及社会地位低。根据已公开数据,我国大中型煤炭企业员工的平均工资是石油和电力企业员工工资的2/3左右。与许多行业相比,煤炭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障水平仍然明显偏低,不利于职工共享煤炭企业发展成果,也更不利于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

(五)煤炭价格未反映完全开采成本

我国现行煤炭成本是不完全成本,存在项目缺失,与煤炭高效、安全、绿色化开采相关成本费用,如资源、安全及环境成本等并未完全进入成本体系。具体如下:煤炭成本没有完全反映资源成本,不利于资源价值充分利用;煤炭成本并未囊括所有的安全成本,煤矿成本的投入不能保证安全生产;煤炭成本没有包括环境恢复治理成本,不利于煤矿行业长期可持续性发展;煤矿采矿技术以及设备研发成本投入少,不利于行业间竞争力上升,不利于采矿技术的创新,导致煤炭成本投入畸形。

二、变革的方向

(一)由安全事故的简单约束向职业安全全面保障转变

长期以来,我国煤炭安全忽视职业健康保障,主要以灾害事故的人员伤亡数量作为指标来进行评价,这与煤炭行业尘肺病等职业病高发的特点不符。因此,科学的煤炭安全观包括整体煤炭行业安全,就是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监测和管理手段,达到职业病发病率和事故发生率低、职业安全健康有保障的安全发展,实现煤炭安全生产和煤炭经济、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由资源环境制约向生态环境友好型转变

针对煤炭生产造成的环境破坏等问题,未来煤炭行业应遵循循环经济发展要求,使煤炭生产与环境保护相和谐,让煤炭行业健康发展,让煤矿走向绿色矿山模式。煤炭绿色生产的核心在于以环境友好为发展要求,综合利用保水开采、矿井瓦斯抽采、控制开采等技术,在保障煤炭资源高利用率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建立与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机制。

(三)由粗放开采向高效开采转变

加大对煤炭开采重大基础理论及煤炭行业关键性技术、重要技术发明创新的更深层次研究,使煤炭生产从传统方式向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高效开采转变。高效生产的核心在于按照科学的方法,配套使用各种先进机械,使煤炭开采机械化程度得到大幅提高,全面实现高效、智能化、机械化采矿新技术。煤炭生产变革中的安全、绿色和高效是协调统一、相辅相成的。煤炭生产的前提条件是安全生产,安全直接影响到每个职工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以安全为先决条件,积极遵循经济绿色化工业建设发展的原则,实现矿山绿色化开采,形成绿色环保型的新时代矿山。

煤炭生产必须首先保证安全,安全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的稳定。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我们要努力遵循循环经济中绿色工业的原则,实现煤炭绿色生产,在一定的矿区生态环境容量范围内,加大煤矿瓦斯抽采利用,推进保水开采、减沉开采、填充开采,提高矿井水、煤矸石利用率,加大崩落区生态恢复治理,降低矿山开采过程中对坏境的破坏。

三、结论

20146月,习总书记主持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提出我国新时期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并强调“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紧接着,中央政府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煤炭生产和消费的引导政策。按照国家能源发展战略部署和政策要求,我国煤炭生产将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亟待实现革命性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李春财.煤炭输出港口企业生产组织管理模式变革探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14):41-42.

[2]李志勇,张红芳,曹士刚.已建成70个智能化工作面,引领全国煤炭行业生产模式变革山东能源智能开采迈入“3.0时代”[J].山东国资,2020(07):49-50.

[3]本刊评论员.以智能化推进薄煤层生产模式变革[J].中国煤炭工业,2019(06):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