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程招标风险及防范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8
/ 2

浅谈工程招标风险及防范措施

马超

210204198611251418

摘要:在当前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工程项目招标的风险种类进一步增加,由于项目参建各方较多,风险来源多种多样,对从事招标工作的各参与方的风险识别以及风险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参与方在工程项目招标过程中,应当积极主动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对招标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建立风险清单,明确各管理人员的相应责任,并制定具体的风险控制措施,从而减少不确定因素对工程招标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工程招标;风险;防范措施

建筑工程项目招标风险管理工作可以保证招投标工作的科学性,同时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但由于种种因素,建筑工程项目招标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直接影响后续工作的开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就建筑工程招标风险管理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工程招标风险

1.1投标信息收集不完全

在招标过程中,招标人需要收集投标者的相关信息,了解投标者的实际情况,判断其是否有能力承担建筑工程项目。这一环节的工作十分重要,是了解投标对象综合情况的手段,也是减少建筑项目工程招标风险的主要工作方法之一。但通过对实际工作情况的分析后发现,项目招标人对投标者信息收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投标者信息收集工作往往形同虚设。项目招标人对投标者信息的不了解,往往会导致在选择合作对象的过程中出现一些潜在风险,如参与投标者的实力无法满足建筑项目工程、信誉资质不合格等,均会影响招标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1.2从业人员方面的问题

招标风险管理工作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较高,不仅要求其具备专业知识,而且要求其具备法律意识与管理能力,能够在招标管理工作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对当前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分析后发现,部分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与能力,无法解决招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造成管理风险。管理人员应对此加以高度重视,并且做好招标管理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提升其专业素质,使其全身心地参与到招标工作中,从而减少招标风险,提升招标管理工作质量。

1.3项目工程变更问题

招标管理工作会因工程项目的变更而造成一定的风险,影响项目的造价与进度。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手段、自然因素等往往会导致施工方案发生变化,施工方应针对性地加以整改。项目变更必然会对招标管理、施工质量、进度产生影响,无法保证工程在合同要求期限内顺利完成。在招标管理工作中,相关人员应意识到项目变更的影响并在合同中体现出来,从而维护双方的权益,减少工程变更问题的发生。

2工程招标风险的防范措施

2.1强化监督管理,降低风险发生概率

监督管理工作十分重要,不仅可以监督招标方的行为举止,同时可以约束投标方,保证双方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开展各项工作。在招投标过程中,招标方对投标方享有自主选择的权利。通过与投标方的互动,招标方能够了解投标方的综合情况,并结合相关文件要求选择合作对象。在招标过程中,招标方应贯彻落实备案制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监督管理工作,以全方位监督的方式对招标过程进行监管,避免出现违法行为或有风险的问题。在监督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可以将投标人员的信用情况登记在相关的资料库中,以此作为了解投标者实际情况的媒介,为后续招标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管理部门应通过多种不同的措施来提升监督管理的工作效果,为招标管理工作的开展营造健康的工作环境,从而推动招标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2.2提升人员素质,保证招标管理工作效果

(1)企业加强对参与招标工作的业务骨干的培训,提升其业务水平与专业技能,使其以严肃、认真的态度面对招标管理工作。对业务骨干进行培训,可以使其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使其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对待工作,保证此项工作的实施质量。(2)企业对参与招标的工作人员进行项目内容的培训,能够使其对建筑工程项目产生初步认识,了解项目成本、质量、安全、工期等相关内容,使其可以顺利参与岗位工作,从而推动项目风险管理工作的实施。(3)企业对工作人员进行保密意识培养,能够在投标管理工作中避免信息泄露,不致影响招投标工作的公平进行。保密意识的培养能够提升参与招标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使其对自身的工作产生正确的认识,并根据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实践操作,从而提升造价风险管理工作效果。(4)企业培养参与招标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可以使其意识到自身的工作会对招标管理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合规、科学的操作方法才能保证招标管理工作的效果,推动各项工作有序进行。企业通过对参与招标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职业技能、综合素质的培养,能够提升他们的岗位工作能力,使其更好地投入招标管理工作中,为建筑项目的实施与开展提供人才保障。

2.3做好信息收集工作,提升招标管理水平

(1)投标方的基础信息包括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信息、投标人近两年的业绩、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企业信誉与资金等。通过对投标方基础信息进行收集与分析,管理人员可以了解其是否具备完成建筑工程的能力,以此作为后续评标的标准。(2)管理人员对投标方的设备技术信息进行分析,了解其是否具备先进的技术手段,是否能够按照招标要求完成工程项目,从而保证工程保质保量地完成。这一工作非常重要,是保证招标管理效果的前提,也是投标方必须收集的信息。通过对投标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管理人员可以为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真实的信息支持与保证,还能避免因操作不当或管理不到位而影响招标管理工作的开展。

2.4加强招标文件的编写

(1)招标公告内容应真实、准确、完整。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国务院有关部委规章中对于招标公告内容的共性规定,招标公告基本内容应该齐全,因为招标公告一经发出即构成招标活动的邀请,招标人不得随意更改。(2)招标文件的信息应保持一致。一般来讲,招标中的商务与技术内容由不同的人员编写,人员的专业不同,对问题的观点也就不同。在编写过程中,管理人员应保持商务内容和技术内容的一致性,避免出现不协调、重复和矛盾的情况。(3)评审原则和办法的制定。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均应制定科学合理的量化指标,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管理人员对招标文件的编写与完善,能够为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保障,促使招投标工作顺利实施。

2.5加强合同管理,减少合同问题

(1)对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进行详细说明,以文字的方式进行标注,使合同双方对自身的工作内容、承担的责任产生清晰的认识,并根据合同内容开展相关工作。(2)将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体现在合同中,确定施工情况、施工要求、工期进度、施工材料等内容,要求施工单位根据以上内容开展作业。为了减少施工变更带来的影响,合同需要对此进行特殊说明,明确施工变更双方的权利与责任,管理人员应控制合同纠纷问题。(3)对业主逾期支付的问题进行相关说明,如果出现较长时间的逾期付款,则需要增加延误期限的融资条款,以减少经费拖延问题。(4)合同条款中应制定奖罚标准,通过经济手段来促使承包单位建立严密的体系;实施各项保证措施,以减少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各种事故,保证工程圆满完工。

3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项目招标管理工作因人员素质与工程变更等因素造成管理风险,影响招投标工作的开展。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应加强监督管理,做好投标方信息的收集工作,通过对招标书的合理编制及对合同的管理,提升招标风险管理效果,从而促使招标工作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田甜.建筑工程项目财务管理风险及其规避措施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10).

[2]何永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规避对策分析[J].居舍,20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