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系统与成本管理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8
/ 2

ERP系统与成本管理的应用

李雷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鹤壁煤化工有限公司,4580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融合局面来临,加速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进展。企业在当前这个竞争的激烈环境下,想要稳居市场的不败之位,产品的竞争是关键。而如何加强产品的竞争力、夯实市场地位,企业不仅要不断提升产品性能,还要有效控制成本,从而谋求最大的经济效益。所以,企业需要一种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而应用ERP系统能够快速加强企业成本管理力度。通过研究ERP系统与成本管理的应用,可以有效帮助企业实现成本的降低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帮助企业实现长远发展。

关键词:ERP系统;与成本管理;应用

ERP系统也可称为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一种先进的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对企业战略有着良性作用,主要的实施对象在于企业,通过优化企业资源配置,从而充分发挥降低企业资源消耗的功能。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ERP系统作为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工具,通过将其应用在成本管理中,为企业综合能力增强创造了推动力。通过研究ERP系统与成本管理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快速了解ERP系统以及ERP系统下的成本项目分类和成本类型,借助ERP系统与成本管理的应用,帮助企业在降低经济成本的同时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ERP系统状态下现代成本管理的简析

在ERP系统下,成本管理应用程序所用数据源是共通的,并且采用了一个标准化的报告系统,在用户界面所用的结构让这一系统拥有了容易操作的特点,成本和收入的监控可以全面贯穿企业各个部门,从而帮助企业实现一体化管理[1]

(一)即时性

在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经济市场的竞争逐渐激烈,企业要及时的把握内部所有信息,了解企业外部市场和现状变化,由此才能做到全局掌握。通过应用ERP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各项业务数据贯通融合,让企业实现部门和经营活动的数据联动,随时掌握企业的数据动态,所有部门的业务人员和管理者都应当及时并随时掌握企业运行的经济成本信息,才能根据成本信息内容、企业当前经济状况,为企业决策、资源配置提供依据,从而加大成本控制力度。

(二)集成性

在ERP系统下,企业的所有信息都将成为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而信息的集成可以为企业的科学化决策提供条件。在应用ERP系统前,企业大部分成本信息的应用都要依赖于人工计算,所以系统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无法获得保障,并且还面临着企业信息失真、过时,失去了参考价值等问题。如果企业信息无法实现集成,那么对于企业来讲,就是去了最佳的竞争力。同时,采用以往的AIS系统,在面临组织增减变化的情况下,需要大量人工作业来完成系统的修改和串联。在ERP系统下使用后,针对上述现象,就能够有效实现衔接,并实现精确的规划预算,从而实现控制,也能快速让实际发生的数据在预算之中实现管理控制、差异分析。

(三)前瞻性

ERP系统中包含了会计子系统和各项子系统,通过系统的融合,能够为企业提供较多成本管理相关的服务。其中,会计子系统主要集中了管理会计、财务会计和成本管理等功能,具有较高的集成优势,在具体工作中,可以及时对业务数据开展相关的记录和计量,并对数据信息进行加工、再加工、深度分析等等,把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操作良好的融合在一起。这种系统的整合与信息系统的加工、供给,有助于帮助财务形成前瞻性的分析和预测,从而为企业的决策、成本使用、项目执行等经济活动提供最大参考。

二、ERP系统下的成本项目分类和成本类型

ERP的系统核心在于利用计算机系统来管理并降低企业的资金资源消耗。企业的成本形式较为特殊,包含了固定成本和流动成本,其中固定成本指的是厂房、设备等,而流动成本包含了先进资金、原料、产品等等,可见企业的资金成本是较为复杂的,成本管理所面临的工作也是复杂的。成本项目需要依据管理的要求来确定,可以分为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和制造费等。其中,直接材料费所指的是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原料、主要材料及外购半成品等有助于产品形成相关材料所产生的费用。针对直接材料费的核算一般会应用移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FIFO)或个别认定法[2]。而直接人工费所指的是参与生产的工人薪资,以及根据生产工人薪资总额、规定比例计算的工人薪资福利;制造费用所指的是企业所有生产单位在组织与管理生产而发生的所有间接费用,包含了管理人员的车间建筑、福利费用、机器设备的维修、这就费用,以及相关的办公、水电、都劳动保护费用等等。一把情况下,在制造费用产生的过程中,以及产量相关的直接关系都可以称之为制造费用,例如动力消耗、燃料费用等等;和企业产量无关联的可以称为固定制造费用,例如办公费用、管理人员的薪资、采暖费用等等。直接材料费用指的是人工费用,可以依据材料的费用与人工费用产生的凭证汇总,以及分配后将直接计算在成本对象内。期间的制造费属于一种间接性成本,在制造成本出现时,无法直接的判定所属成本计算对象,所以也无法直接计入企业生产的产品内。一般在实际做法中,是先根据费用发生的地点、时间进行整合,并采用特定的方式在成本计算对象之间科学分配,随后才能根据成本来归类到各个对象中。

三、ERP系统与成本管理的应用

(一)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也可以称为ABC法,是当下一种较为新颖的管理方法,这种方法应用在ERP系统中,通过以作业作为核心,来确认并计算的企业资源,并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的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对象,经过合理的分析和分配,来提升所计算成本的真实性,从而反应出产品的经济特征。通过应用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快速掌握成本动态,并且企业的经济活动提供参考。

ABC法的应用需要遵循两个原则:1.消耗性原则。产品消耗作业,而作业消耗资源;2.成本性原则。作业产生成本,生产产生作业。ABC法自身并没有复杂性的理论,但是因为企业的内部流程纷杂变化,成本动因并不能实现标准化,所以将理论实践出来要比理论自身具有极大的复杂性。在企业不断应用技术的环境下,EPR能够为企业带来的实用价值不断扩大,而应用的企业也随之增多。EPR的集成性,让ABC法不能全面与EPR系统配套,成本动因数据可以自动从相关的模块中获得,例如生产、采购、销售等等,从而使ABC法可以更加全面的满足实际需求,完善的应用在企业中[3]

(二)滚加法成本计算

ERP系统中,成本计算数据包含了材料定额、采购成本,以及工时定额等多种费用率。其中,他们又分别记录在物料清单,主文件以及工作重心、工艺路线等文件内。在这些基本数据中,部分属于数量型数据,例如材料定额、工时定额等。部分数据属于价格型数据,例如费用率、材料价格,企业要保证以上数据的真实性,从而确保计算的准确性。通过应用ERP系统,产品的计算一般要经过如下几个环节的工作:1.确定计算对象;2.明确成本计算周期;3.核算材料的具体成本;4.整合并分配所有生产费用;5.将成本分配在产品与再制产品之中。

ERP系统的成本计算一般在采用滚加法期间,会依据物料清单和规定的物料间的需求关系、层次、制造过程等,由低到高进行累计。成本的产生与累计和产品制造过程是同步的,伴随着过程的进行,在材料信息与生产计划信息动态产生的过程中,成本信息也就随之而出现,这让计划和控制物流期间,也实现了资金流、信息流及物流等方面的整合。滚加法的应用,对于成本分析的比较细致,方便企业根据所需来进行汇总,在企业的多种成本计算方式中都可以使用,例如品种法、分批法等等。

应用滚加法进行成本计算时,其中滚加的依据、结构均包含在产品的物料清单内,针对所有层次的物料项目成本都有两个部分,例如在本层次发生的增值和底层累计成本。在合理的产品物料清单内,底层的物料项目都为外购件,例如标准件和原材料。在进入上一个层面后,如果需要加工装配作业,就会产生这一层的直接人工费与制造费,也可以称之为增值成本。随后,再将加工成本和低层次的所有成本累计在一起,从而组成滚加到本层的物料项目成本。所以,企业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逐层由低到高的进行累加,在累加到顶层后就可以形成最终的成本。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下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加速了全球经济一体化,企业的经济活动较为复杂,想要在当下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获得不断发展,就需要在保证经济收益的同时加大成本管理。通过应用EPR系统,可以实现企业成本管理数据源的共通,从而制定标准化的报告,为企业的各部门参考,以及企业管理者决策提供依据。EPR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即时性、集成性、前瞻性的优点,企业要根据ERP系统下的成本项目分类和成本类型开展分析,应用作业法、滚加法等科学使用EPR系统,从而帮助企业控制各环节、各部门的成本支出,实现成本的有效管理。

参考文献:

[1]张丽丽.浅析ERP系统在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实际应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2,(1):92-94.

[2]陈颖.基于ERP模式下钢铁企业标准成本完善建议[J].财会学习,2021,(35):107-108.

[3]张健.基于ERP系统的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措施探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23):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