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波广播发射台防雷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2

中波广播发射台防雷措施

余晓松

云南省广播电视局贡山中波台   云南  673599

摘要:在我国文化事业中广播电视事业是重要组成,而中波广播发射台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在中波发射台运行过程中面临着雷击风险。雷电会影响节目播出的稳定性,导致设备出现故障,所以需要采取防雷措施,完善防雷接地系统。本文从中波广播发射台防雷的必要性入手,讨论雷电对中波广播发射台造成的危害入手,提出中波广播发射台主要防雷技术与措施,希望对相关研究带来帮助。

关键词:中波广播发射台防雷

中波广播发射台主要设置在周围空旷、海拔较高的区域,尽管为信号的大范围传播提供了便利,不过在雷雨天气下初夏雷击的几率也会增加,在受到雷击后一些设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进而对节目的正常播出造成不利影响,所以新时期需要制定有效的防雷措施,以下进行相关分析。

一、中波广播发射台防雷的必要性

当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也对电视节目的保持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进一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广电单位需要加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广播电视节目播出过程中,自然因素是影响信息传输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雷雨天气下对中波广播发射台影响较大。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强的特点,对建筑、设备与人员安全都构成威胁,比如出现设备失灵、触电事故、火灾、由于中波广播发射台处于地势较高并且空旷的地带,更容易出现雷击情况,

当前针对中波广播发射台开展应用防雷技术,为节目的顺利播出提供保障[1]

二、雷电对中波广播发射台造成的危害

中波广播发射台系统当中雷电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入侵,其中包括发射天线、接收天线、信号传输线路、供电线路。雷电对中波广播发射台带来的破坏大,主要在于:其一,地电位反击危害。在中波广播发射台受到雷击之后会采取相关防雷措施,并且将电流传输到地面,在电流转移的过程中避雷设备瞬间受到上万伏特的电位影响,进而对传输设备与避雷设备带来极大危害,地电位反击危害是典型的次生危害,这种危害的概率出现较小;其二,雷电波侵入危害。雷雨天气下雷电会对中波广播发射台金属设备产生影响,并且雷电可能击中金属支架,高压电流会瞬间转移,甚至破坏中波发射台的系统内容,导致设备的性能与结构稳定性下降;其三,雷电的直击危害。在雷电发生后雷电会直接对中波广播发射台设备带来影响,雷击的过程中电流短时间集中,而设备的温度也迅速升高,甚至会出现电效应,内部出现短路故障,进而带来严重的破坏[2]

三、中波广播发射台主要防雷技术与措施

(一)发射天线防雷技术

由于雷电对中波广播发射台的发射天线影响大,所以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加以预防:其一,让地网的接地电阻下降。如果雷电活动频繁,中波广播发射台明显出现纵向电位梯度,比如静电感应与电磁感应都会对中波广播发射台的发射天线带来巨大冲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牢固焊接配网室中的地线、天线地网、馈线底线和防雷地井,通过以上处理可以将高频损耗降低,让中波广播发射台更加稳定的输出其二,加强天线底部绝缘子防护。由于阴雨天气下空气潮湿,导致绝缘子的绝缘效果大大下降,并且爬电电压显著升高,对天线的防御能力产生影响。为此需要加绝缘子加帽,将圆锥型护罩设置在绝缘子顶端,进而让底边、绝缘子陶瓷顶线尽量处于同一平面,让连接的面积至少达到绝缘子平面的1/3,让绝缘子更加干燥和清洁,达到提升抗雷能力的效果。

(二)接收天线防雷技术

接收天线防雷工程中也会采用在天线上设置避雷针的方法,操作要点是对安装的高度合理控制,进而达到防雷的效果。一般来说避雷针的高度不同导致保护范围也不同,在温度升高之后避雷针的保护范围也会减少,有研究发现在接收天线的高度不足20米时保护范围可以达到45°角。在中波广播发射台接收天线避雷针安装时需要对以下问题重视起来:其一,高度上要求避雷针长度超过中波广播发射台接收天线最高处,并且天线的最小水平距离至少为3米;其二,为了降低对信号造成的干扰,需要与避雷针连接的地线单独设置线路,进而对接地电阻进行控制,不超过40欧姆;其三,中波广播发射台信号源传输馈线,需要与避雷针的接收线保持一定关联,并且对电源传输线进行合理设置,让中波发射台工作质量更有保证[3]

(三)电源防雷技术的策略

通常电源防雷是指供电线路防雷,在中波广播发射台中主要是电力线,应用架空供电线路的方式较多,所以需要把电力线装置在屏蔽槽,要求对三种线路的距离严格控制,最大程度的让接地线和零线分离出来,即使出现雷击情况,相间电位较差的情况下依然可以让变压器的次级感应电压下降。此外,需要在电力线路的起始端进行避雷器安装,要点是让避雷器的规格匹配电源电压,之后在每个避雷器上设置放电阀,实现电流的顺利释放。

(四)天调网络防雷技术

在中波广播发射台中天调网络防雷必须高度关注,这种防雷方法是使用石墨放电球、隔直流电容、微享级电感实现。石墨放电球的放电特性好,在放电电压升高之后石墨的面积变小,并且及时将电荷的能量释放出来,微享级的电感并联于天线,可以让天调网络提供高质量的放电通路。隔直流电容主要作用在于可以避免雷电流经过天调网络进入中波广播发射台的内部,起到防止雷击损害的效果。

(五)机房防雷技术

在中波广播发射台防雷工作中,需要采取措施让雷电对建筑造成的破坏降低,所以要做好以下工作:其一,在机房的内部需要尽量让点位保持均衡,之后在楼层之间进行电位连接母线的设置,让线槽、水管与风管及电线管形成连接系统,让电阻不超过1欧姆;其二,确保机房的金属门窗与建筑工程结构连接,进而形成互相连接和封闭的等电位空间系统,起到降低雷电对中波广播发射机机房破坏的作用,尤其是值班机房要将通网设置在四周的墙壁上,进而避免滚雷与侧向雷击,让值班人员的安全更有保障[4]

(六)雷电感应高电压和雷击电磁脉冲防护

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下,雷电感应高电压与雷击电磁脉冲导致的中

波广播发射台受破坏问题开始增多,不仅对建筑物和线路造成破坏,还会对建筑物与线路造成破坏,不过整体看来雷电感应高电压与雷击电磁脉冲发生的频率比直击雷更大,其中在云层之间会释放静电,还会对地面的建筑放电,二者都会在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下形成雷电感应高电压和雷击电磁脉冲,对中波广播发射台带来严重的破坏。雷电感应高电压和雷击电磁脉冲出现的影响因素在于雷击点位置、距离以及雷云放电电流大小,雷电感应高电压和雷击电磁脉冲出现的频率较大、入侵的路径多、破坏性强,所以当前对相关研究增多,为此要采取如下措施,一种是等电位连接,另一种是加强屏蔽,还包括加装浪涌保护器,都可以降低对中波广播发射台的破坏,起到保护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波广播发射台在我国的广播电视领域是主要的运行系统,相关设备的运行也对节目的信号传输具有重要影响,所以需要加强管理,当前为了应对雷击导致的设备故障与人员安全问题,需要对发射和接收天线防雷技术、电源防雷技术的策略、天调网络防雷技术与机房防雷技术加强应用,并且需要继续完善管理制度,进而让中波广播发射台处于更加安全的运行环境下。

参考文献:

[1]陈菁华.中波广播发射台的特点与防雷技术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21,38(11):35-37.

[2]陈瑞.中波广播发射台的防雷保护技术探析[J].数码设计(上),2021,10(1):25.

[3]赖少锋.中波广播技术的应用和发射台防雷的保护措施[J].中国科技纵横,2021,22(18):116-117.

[4]程天妮.探究广播节目信号传输与中波发射台的维护管理[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1,24(24):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