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促进河北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制度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30
/ 2

加快促进河北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制度发展

刘彤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规范发展养老保险第三支柱,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以应对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社会养老压力日益沉重的情况。河北省作为人口大省,老龄化问题突出,加快建设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人民群众老有所养,提升养老品质,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需要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当前河北“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整体发展状况

在我国当前采用国家、单位、个人共担养老的三支柱模式。第一支柱的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截至2021年3月底,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达10.07亿人,参保率已超过90%,但是在老龄人口持续增加的情况下运行压力巨大已经开始出现收不抵支的情况。第二支柱以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为主,是对于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但是企业年金具有非强制性,大部分企业通常选择不缴纳,加之疫情压力,第二支柱当前来说缺少发展动力。第三支柱以商业养老保险为主,可以满足当前越来越多的灵活就业者以及收入不稳定者的养老保障需求,当前正处于起步阶段。“十四五”规划纲要名曲提出要规范和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对于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更高品质更高要求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养老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河北省60岁及以上人口味1481.2万人,占河北省总人口的19.85%,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038.8万人,占河北省总人口的13.92%。相较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提高6.85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提高5.68个百分点,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在基本养老保险方面,河北省参保人数由2010年的2092.34万人增加到2019年的5178.61万人,增长2.48倍。据2021年河北省财政厅公布的社保基金预算显示,2021年河北省养老保险收入为1416.6万亿元,而养老保险支出为1914.5万亿元,已经收不抵支,而随着河北省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居民养老金逐年上涨,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差距将逐渐拉大。加快建立第三支柱养老保障制度体系,发展养老保险金融业务,对于未来河北省养老事业发展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1. 国内外第三支柱养老制度相关探索

2.1美国IRA计划

IRA(Inpidual Retirement Account)即个人退休账户,依据《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案》确立个人退休账户作为重要储蓄工具之一,可以理解为美国退休福利的第三支柱。第一支柱为美国联邦政府的强制养老金计划,对应我国的社报计划;第二支柱为企业个人共同发起的职业养老金计划,主要是401K,对应我国的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IRA是个人出资的养老储蓄计划,是401K以外另一种退休金帐户类别,相当于美国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三支柱。不论是否有参加其他养老金计划,任何有收入的个人都有资格到设立IRA基金的金融机构开立IRA账户。存入金额可抵税,但提款时则须缴交所得税。IRA帐户具有良好转移机制,雇员在转换工作或退休时,可将401K计划的资金转存到IRA帐户。IRA的出现的契机正是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有效推动了人们主动为将来储蓄,缓解社会养老体系的潜在压力,并且为商业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带来了稳定的长期存款,满足个人、银行、政府的三重需要,值得我们参考借鉴。

2.2国内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

2021年5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自2021年6月1日起,在浙江省(含宁波市)和重庆市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试点期限暂定一年。包括人保寿险在内的6家人身险保险公司首批进行试点经营。以“福寿年年”为例,这是一款专为中国百姓设计的专属养老规划保险产品,适用于有着不同需求的消费者。对于工薪阶层,设立以进取型管理账户为主或双账户切换的方式,通过定额定时缴费、固定领取提升未来养老品质。而对于自由职业者,设立以稳健型管理账户为主或双账户切换的方式,通过长期缴费或追加保费、养老金终身领取解决养老问题。从销售情况看,购买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的客户有快递配送人员、网约车司机、餐饮行业领班、售货员、务农人员等。截止到2022年1月底,6家试点公司累计承保保单近5万件,累计保费4亿元,其中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投保近1万人。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的出现和推广,一定程度完善了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

  1. 河北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政策建议

3.1政府多方面积极推动

为了满足老龄人口养老需求,完善我省养老保障体系,需要政府在稳固第一支柱,扩充第二支柱的同时,加快发展第三支柱。一是完善相关制度,做好顶层设计,激发第三支柱发展潜力。根据我国民众的收入水平,生活状况来充分考虑政策制度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制订适合各个群体的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相关政策措施,并加快推进试点工作,检验政策制度合理性。二是明确对第三支柱收税收养老产品的监管规则和标准,做好第三支柱产品的监管和审核工作,同时加快对民众商业养老保险知识的普及,引导民众树立长期投资意识,为商业养老保险奠定厚实的群众基础。三是建立统一的个人养老账户,通过个人唯一养老账户对接合格金融产品,依托账户来实现缴费、查询、投资、领取等功能,打通第一、第二、第三养老保险之间的接续,逐步整合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等资金,实现养老财务资源利用最大化,完成资源整合。

3.2创新多元化投资产品

企业作为市场经营的主题,要不断强化自身实力,打造出丰富的能够满足民众需要的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一方面,企业要提升自身的精算能力,合理利用大数据和信息处理技术,依靠自身的从业经验和客户数据,充分考量国家优惠政策和市场需求,做好产品定位,开发出多种具有差异化的优质养老保险产品。另一方面,做好产品宣传。企业要积极利用好各种现代化的宣传渠道,通过公众号、自媒体、短视频、论坛等新型宣传渠道,将自己的优质产品推介给目标客户,提升产品的知名度,重点突出产品优势,解决客户疑问,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层次的客户精准推送其需要的养老保险产品。最后,做好售后服务工作,及时解决客户的问题,提升用户的客户体验,打造出良好的产品口碑和高大的企业形象,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3.3民众积极参与

民众既是商业养老保险的投资者,也是参与保险的受益者。广泛的民众参与是发挥养老保险第三支柱作用的基础。首先,鼓励民众采取丰富养老保障手段,当前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传统的养老方式难以应对多变的经济环境,鼓励民众采取多样化的养老保障手段来应对经济形式变化带来的养老危机。商业养老保险是对我国养老保险体制的完善,是丰富民众养老方式的重要手段。让民众在做好商业保险投资者的同时,成为商业养老保险的受益者。其次,发动人民群众来共同建设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强化民众的长期投资意识,积极参与到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建设中去,优化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缓解我省的养老财政压力。引导民众将商业养老保险和普通保险区别开来,意识到商业养老保险是一种长期投资并可以带来稳定客观的收益。主动去接触了解山野养老保险的保障机制和产品优势,转变认知,根据自身需求选购相关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为日后的养老问题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