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电线路覆冰的设计分析与抗覆冰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2
/ 2

送电线路覆冰的设计分析与抗覆冰方法

任晨 

安徽明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邮编:237000

摘要:近些年,送电线路覆冰灾害频发,对电网的可靠运行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阐述了送电线路覆冰类型,合理对送电线路覆冰设计分析,并提出送电线路抗覆冰的措施建议,旨在为提升送电线路抗覆冰能力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送电线路,覆冰灾害,抗覆冰设计,防水涂层

0 引言

电网建设初期,对冰雪灾害对电网的危害重视程度不高,近些年,我国冰冻雨雪灾害天气频频出现,引发线路断线、倒塔、跳闸事故接连发生,严重影响了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覆冰对送电线路的破坏力极大,通常来讲,覆冰情况还受气象、地形、线路本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线路敷设阶段要加强对线路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等多方面的综合考虑,同时,还要加强先进设备、技术及新材料的应用,全面提升送电线路的抗覆冰能力。

1送电线路覆冰类型、影响因素及其危害

送电线路覆冰种类多样,但通常雨凇对线路危害程度为最大,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覆冰的表观特征分类

覆冰类型

外观结构特性

密度(g/cm3

特点

粒状雾凇

乳白色不透明体,针状或树枝状

0.1-0.3

含有气泡,疏松较脆,无定形态

晶状雾凇

白色结晶,虾尾状或松针状

0.01-0.08

空气气泡多,疏松且软,容易脱落

混合淞

乳白色,层状或板块形式

0.2-0.6

气隙较多,体大

雨凇

透明玻璃体,薄冰形式

0.6-0.9

坚硬,不容易脱落

湿雪

乳白色或灰白色

0.1-0.7

质地较软

根据调查研究,影响线路覆冰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气象条件、线路悬挂高度、线路的刚度、线路直径、电场及负荷电流以及线路走向等[2]。送电线路大量覆冰会导致杆塔荷载加大,发生倒杆,另外,在严重覆冰情况下,还会导致绝缘子污闪,导线相间舞动导致短路等。因此,在设计阶段要做好送电线路的覆冰设计分析。

2送电线路覆冰的设计分析

第一,要对地形条件、气候条件全面勘查,做好冰区划分、设计冰厚取值,通过结合线路覆冰规律,冰厚设计值通常为10mm、15mm或20mm。第二,要综合经济性和安全性考虑,合理进行路径选择,尽可能避开严重覆冰段,避免风道、湖泊等地带,线路沿山岭时宜选择被风坡走线,控制线路转角不易过大。第三,对于大裆距的重覆冰地段,采取增加杆塔、缩小档距的手段,提升电线的承载能力,通常来讲,对于110kV线路,档距<300m,220kV线路,档距<400m,500kV线路,档距<500m。第四,对必须经过的重覆冰区域推荐选用高强度钢芯铝绞线。第五,加强线路覆冰厚度的计算,电线覆冰情况与经纬度、海拔高度、地形以及电线直径等因素影响较大,在采用气象站标准冰厚求算实际电力线路标准冰厚时,要进行修订,如式(1)~(3)所示。

                                         (1)

                                        (2)

                                 (3)

(式中,为标准冰厚,为换算系数,为观测电线离地的高度,为设计电线标准高度,D为观测电线的直径,为设计电线的直径,为高度订正系数,为线径订正系数,Q为直径订正系数,A通常取值为0.1-0.2)。

3送电线路抗覆冰的有效措施

3.1 热力抗覆冰技术

目前,热力抗覆冰技术主要包括交流短路电流融冰除冰法、高电流密度融冰除冰法、电阻性铁磁线除冰法、低居里磁线防冰法和喷火除冰法。其中交流短路电流融冰除冰法耗电量大,操作过程复杂;低居里磁线防冰法对输电线路本身不会造成损伤,器件安装比较容易,防覆冰效果较好等,不足之处在于成本较高,目前主要用于严重覆冰线段,其高耗能,效率低等问题限制了在电力系统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可见,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优势与不足之处,热力抗覆冰技术存在的共性问题是应用范围过小,能耗高,设备投资大,因此针对大面积、远距离的抗覆冰情况不推荐应用。

3.2憎水性涂料抗覆冰技术

憎水性涂料抗覆冰技术由于简单易操作、经济性优异,目前在线路防冰方面已得到大面积推广和应用。主要应用到的憎水性有机硅涂料(见表2)。硅系材料具有良好的憎水性和化学稳定性,并且还具有较小的表面张力。通过采用喷涂或刷涂的方式将涂料涂覆到电线表面,以起到防覆冰的效果。但有机硅系涂料不足之处在于附着力不强,易发生脱落,特别是在防覆冰效果上还需提升。

表2 有机硅憎水性涂料

类型

使用特点

使用寿命

硅油

挥发性小,难以成膜,涂装后仍然呈现油湿状态

3~6 个月

硅脂

糊状的高分子化合物,维护费用高,尤其是功效过期后清洗非常困难

1年

地蜡

常温下呈固态,涂装前添加一定量的凡士林并加热使其熔化

3~4 年

室温硫化硅橡胶

优异的憎水性能,当表面被轻度污染后仍然能够

保持憎水性

3~5 年

3.3超疏水表面抗覆冰技术

对于冰灾,要做到防、除并重。近几年,在基于有机硅涂料技术启示之上,一种新型的抗覆冰功能涂层得到了广大技术人员的关注。这种功能涂层兼具极高的热传导性和极强的附着力,同时还具有优异的憎水性能和光谱吸热性能,在线路防覆冰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

Co3O4 是超疏水表面材料的重要代表,通过对该材料-3.5℃和-10.2℃ 左右条件下不同时间段的冰积累量的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3.5℃,20min条件下,Co3O4 超疏水表面大部分处于干燥状态,延长测试时间为40min,材料表面被冰层覆盖的比率还不到 50%,通过将该材料用于线缆来验证实际的抗覆冰效果,电缆材质为铝材,结果显示,在-25.3 ℃下,测试时间为80min,涂覆Co3O4超疏水材料的电缆表面的覆冰质量为普通电缆表面覆冰质量的 62.3%,抗覆冰效果显著[4]。目前,超疏水表面技术在线路防冰、除冰方面的应用还处于实验室阶段,尚未完全应用到实际工程中,今后还要加强提升材料的稳定性。

4 结论

送电线路抗覆冰设计尤为关键,在线路建设过程中,要加强覆冰资料收集,加强电网规划,重视线路的路径选择,完善线路设计技术,积极将新材料应用于送电线路抗覆冰设计中去,同时还要积极研究高效率、低能耗、经济性优异的抗覆冰新技术,整体提升线路的防冰、除冰能力,确保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

参考文献:

[1] 巢亚锋, 岳一石, 王成, 等. 输电线路融冰、除冰技术研究综述[J]. 高压电器, 2016, 52(11): 1-8.

[2] 王勇, 苗虹, 莫思特, 等.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防冰、融冰、除冰技术研究综述[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20, 48(18): 178-187.

[3] 郑海坤, 常士楠, 赵媛媛. 超疏水/超润滑表面的防疏冰机理及其应用[J]. 化学进展, 2017, 29(1): 102-118.

[4] 蒋春隆. Co3O4微纳超疏水表面的液相制备及抗覆冰行为研究[D]. 湘潭大学,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