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部预算询价机制的政府采购业务内控管理体系构建——以某三级公立医院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5
/ 2

基于内部预算询价机制的政府采购业务内控管理体系构建——以某三级公立医院为例

1王卿,2肖灿通讯作者

1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2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610041

摘要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我国政府采购业务的创新改革带来重大机遇。而政府采购一直以来都是各级政府及事业单位购买产品、服务的一种行为,也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观背景下,成为了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鉴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基于内部预算询价机制下的政府采购业务内部管控体系的构建情况,以具体的三甲医院为例。并且提出具体保障措施,旨在为提高政府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管理水平。

关键词内部预算;询价机制;采购业务

前言随着越来越多城市公立医院的成熟和发展,业务的逐渐增多以及支出增多也说明了需要不断的加强对于医院招标采购的管理,这样能够有效地防范招标采购中出现的串标行为,更能够节约采购的成本,从而维护医院的利益及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1]

一、政府采购内控管理概述

政府采购作为一种公开形式进行的采购,所服务的对象更多都是国家的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一系列的采购主体,并且说采用的一种采购方式以公开竞争为主,通常也是要由第三方中介机构介入,履行采购的招标、评标以及监督等一系列的工作程序。其中行政事业单位政府所要涉及到的采购资金来源更多是以财政拨款为主,而财政部门的财政支付审核的中心需要负责采购的项目监督审核,经过审核通过以后,根据具体的计划进入到政府的采购流程中。一般来讲,政府采购仍然需要第三方对于所采购的环节进行严格的验收,并且对于采购中的纠纷进行处理,能够不断提升采购的时效性儿,也要制定相应严格的框架,按照具体的机制开展相关工作,为政府采购提供必要的保障,保障政府采购科学性与合理性。而基于内部控制的角度,需要从政府采购的动态流程出发,紧紧围绕着事业单位的一系列采购的需求,并且由专人负责,还要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强调采购活力的执行性以及工作的合理性。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为政府采购及财务管理工作提供更大的保障。而政府采购内部控制依赖相关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也需要有所体现[2]。与此同时,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工作更是需要对应相应的科学谋划啊,并且进行有效的界定,还要有专治独立的机构对于整个采购过程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形成一种政府采购内控合力,来不断的降低采购的风险。

二、基于内部预算询价机制的政府采购业务内控管理体系构建分析及保障措施

(一)构建分析

第一点是组织保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成立医院招投标的工作领导小组,通过统一领导和管理,指导全院的招投标工作,还要有具体的院长进行负责,副院长负责一些分管领导的担任,成员要有招标办公室、监察师以及审计科等一系列的工作负责人所组成。第二点是建章立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建立成熟完善的单位政府采购管理制度,并且不断的细化各项措施和办法,严格执行。向采购工作列入到单位三中一大的具体事项中。除此之外,也要根据所在医院内部对于一些采购货物的相关规范标准来制定相应的流程,并且实施三级预算审核机制,申请采购科室根据年度审批的采购预算去提供相应的采购项目控制价格,或是由审计科目控制价和一系列的内容作为内部预算询价上报给医院的招标领导小组,进行层层把关控制[3]。第三点是能力的提升。能力提升方面需要不断的加强对于人员培训及能力的建设,还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向领导班子以及涉及到政府采购工作人员展开培训,更要依法去强化采购观念,不断的加强政府采购的管理办公室能力建设,从而在人员配备以及办公条件上予以更大的支持[4]。第四点是流程改造,流程改造的过程中要将政府采购工作列入到单位的三中一大的具体事项中,还要建立采购预算管理极致,并且成立招标的领导工作小组,根据内部预算的询价范围和金额来制定相应的标准,并且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和风险评估机制。除此之外,也要建立一种绿色的采购通道,特别是对于一些如医疗急救、生命支持以及突发公共事件类型的政府业务采购,要由经办部门、财务部门等共同去审计了解,实现快速采购。格外要说明的是,对于业务层面流程改造而言,需要先建立采购流程审批以及预算询价流程等一系列的机制,在此基础上实现闭环管理,还要建立经济效益的分析评价体系,以及建立纪检、监察、审计全过程的监督管理机制,这样能够保证对于一系列采购活动起到良好的监督管理作用,也能够向单位内部去反映一些问题。而完善招标档案管理机制,是需要做到政府的采购业务资料能够按照项目整理归档,并且统一交由档案室进行批准和保管儿信息发布期间呢,要征求两个及以上的意向受让方,这样能够让评标小组去组织评标。

(二)保障措施

为更好地提升公立医院的采购业务内部控制效果,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点,要不断地增强风险意识。由于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有利有弊,且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这也说明了在进行招标采购的过程中,需要将风险意识贯穿于始终,这样能够确保企业内部的一系列业务采购工作都能够有的放矢,也能够从根源上去更好地规避风险。因此,公立医院需要在实施政府采购的过程中找到合理的流程以及潜在的风险,对于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这样能够确保后续采购工作的顺利进行,也能够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按照风险的等级去制定初一的风险规避机制,这样能够再及时发现风险的时候快速解决,也能够保证一系列采购工作的顺利推进。

第二点,要不断的完善政府采购工作的内部控制制度。一直以来,我国的政府采购工作都处于持续性的发展中,若想实现一种长效合理的发展时,也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机制去规范内部采购工作,避免采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因此公立医院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去。结合单位的采购机制,提升政府采购的效率,能够找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总结经验的同时,逐渐完善优化采购机制。而内部控制制度得到完善以后,才能够对各个部门起到一定的制约、协调的作用,从而相互配合,达到最终的目的。

第三点要不断的强化预算管理工作并且加强政府采购监督机制的建设。凡事都要有计划地进行,政府采购工作更是不例外。而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能够在采购之前对于所涉及到的采购任务进行明确的预算能够合理化支出。而预算管理工作也是政府采购中的主要任务这也说明了一系列的采购预算工作,务必要科学合理规范,并且要实现政府内部相互协调将一系列的采购预算工作责任细化到具体的部门和工作人员,保证每个部门有自己的工作每个人都能对相关的采购预算负责形成一种信息联通的状态,打破信息孤岛的局面。而考虑到我国许多公立医院内部的采购机制不够成熟完善,以及监督管理机构执行性不强。而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要加强外部和内部的监督管理机制质量,能够确保采购无论是从计划实施再到决算都能够得到十分严格的管控,而政府内部也需要对于整个过程起到监督约束的作用,全部过程公平、公正、公开,相互配合,也能够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结论总而言之,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基于内部预算的询价机制,政府的采购业务务必要不断的提升其内部管控的水平,这样才能够保证整个采购业务流程公开透明,也能够合理地规避采购中遍历的问题。将一系列的损失降至萌芽。因此,在未来,政府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也需要不断的优化和完善,结合公立医院的发展趋势进行协调,加速促进医院内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成文东. 基于内部预算询价机制的政府采购业务内控管理体系构建--以某三级公立医院为例[J]. 中国总会计师, 2021(12):2.

[2] 闫娟.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企业内控管理体系的构建[J]. 环球市场, 2019, 000(002):82.

[3] 姜蕾.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企业集团内控体系构建[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7(3):2.

[4] 唐怡珍. 人民银行集中采购内部控制制度研究:以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为例证.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