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周围性面瘫32例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8
/ 2

针刺配合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周围性面瘫32例效果观察

马芳

包头市蒙医中医医院  014060

摘要 目的本文主要探究针刺配合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后遗症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本文主要选取63例后遗症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对32例的观察组采用针刺干预的基础上配合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其中对对照组31例患者采用针刺干预。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H-B评分、Portmann评分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及干预后组间比较,(P<0.05或P<0.01)。结论:针刺配合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周围性面瘫治疗效果较佳,有助于改善面瘫症状。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期;针刺;中医特色护理

引言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以一侧眼睑下垂、口角歪斜为主症,属于中医“口眼歪斜”范畴。该病患者存在较多心理问题,常伴有抑郁、焦虑、躯体化症状。

一、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63例均为2018年3月至2019年11月我院治未病科收治的面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2例中,男13例,女19例;年龄23~52岁。对照组31例中,男12例,女19例;2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2)年龄16~60岁;(3)面瘫2个月以上未痊愈;(4)患者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 4排除标准

(1)由脑组织病变引起的中枢性面瘫;(2)患有支气管哮喘、心绞痛、心动过速、机械性肠梗阻;(3)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4)患有血液系统疾病;(5)穴位处皮肤有感染;(6)对氢溴酸加兰他敏注射液过敏;(7)依从性差。

二、干预方法

2.1对照组 采用针刺干预

  1. 2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特色护理干预。(1)闪罐。患者取仰卧位,操作前嘱患者做闭眼、抬眉、耸鼻、示齿、鼓气等动作,评估患侧面部肌肉运动力度情况。选取直径为3cm的玻璃火罐,进行清洁消毒后,对评估出面部肌肉活动差的部位进行着重闪罐,每处闪罐5~8次,再对患侧面部其他部位进行闪罐,每处3~5次,整个操作过程大约5~8min。(2)穴位注射。针刺和闪罐干预结束30min后再给予穴位注射。取穴:迎香、阳白、牵正、承浆、地仓、颧髎。患者取仰卧位,用皮试注射器抽取1.0ml氢溴酸加兰他敏注射液,选取其中两穴进行注射,常规进针于皮下,回抽无血后每穴缓慢推注0.5ml,拔针后用消毒棉签按压针孔3min,无出血后贴无菌敷料待其药物自行吸收。2组均每天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休息2d,连续干预3个疗程。

三、效果观察

3.1观察指标

(1)参照第5次国际面神经外科专题研讨会确立的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分量表进行H-B评分。面神经功能共分为6级:Ⅰ级,各区面肌运动完全正常自如,计0分;Ⅱ级,部分区域面肌功能轻度降低,运动力量减弱,计1分;Ⅲ级,大部分面肌功能中度降低,运动力量明显减弱并伴有联动,计2分;Ⅳ级,大部分区域面肌功能中重度降低,静止时面部变形不对称,计3分;Ⅴ级,整个面肌功能几乎完全丧失,几乎没有运动,静止时面部变形严重,抬眉、闭眼等动作无力或不能完成,计4分;Ⅵ级,面肌完全麻痹静止,无任何运动迹象,计5分

(2)采用改良后Portmann

评分法进行Portmann评分。主要观察鼓腮、露齿、吹口哨、耸鼻、皱眉、闭眼6项面部肌肉的运动情况。患侧与健侧运动情况基本相同计满分,即3分;患侧有所减弱计2分;有轻微的活动症状计1分;无任何面部肌肉运动计0分;根据患者安静时印象分可加2分。若有流泪、面肌痉挛、跳动症状者,可在总分中减分,根据其轻、中、重适当减1、2、3分,最后计算总分,分数越高,表明病情较轻。

3.2疗效标准

根据H-B评分量表进行疗效评价。痊愈:面部症状完全消失,运动活动正常,H-B评定为Ⅰ级;显效:面部症状大部分改善,H-B降低2个以上级别;有效:面部症状体征活动功能有所改善,H-B降低1个以上但不到2个级别;无效:面部症状未见任何改善或较干预前有所加重,H-B评级无变化。

  1. 3统计学方法

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叭叭叭±s)表示,服从正态分布或轻度偏态者且方差齐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

3.4干预结果

3.4.12组综合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70.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医学111

3.4.22组干预前后H-B评分比较2组干预前H-B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H-B评分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及干预后组间比较,差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医学222

3.4.3

2组干预前后Portmann评分比较2组干预前Portman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Portmann评分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及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医学333

讨论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虽然不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身体痛苦,但却影响五官端正。此病病程较长,即便就诊及时、治疗得当,也需要1个月左右才能恢复。生物细胞有自噬的功能,此项功能是一把双刃剑,在适当激活的状态下能促进细胞的更新和再生、维持自身的能量平衡,但如果自噬功能被过度激活,就会损伤正常生物细胞并使其凋亡。面神经元被病毒感染后,细胞毒性自噬作用因过度激活而造成正常细胞损伤,氢溴酸加兰他敏可以抑制细胞毒性自噬而起到保护神经的作用。氢溴酸加兰他敏为抗胆碱酯酶药物,主要成分是从植物体雪片莲中提取的具有抑制胆碱酯酶释放的一种生物碱,它能有效阻断Ca2+激活的K+通道,从而增加神经递质释放,加速受损神经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环、改善水肿、减轻神经元受压,使新陈代谢和营养供给增强,从而恢复神经功能。中医学认为面瘫是由于饮食劳倦、素体虚弱导致机体正气不足、经络空虚失养、卫外不固,外邪乘虚侵袭面部经筋,致使气机不畅、血行不利、诸经筋失其职而发病。治以疏通经络、补益正气、驱邪外出为主法。外关属手少阳三焦经,该经循行于头面部,针刺本穴有调和营卫、疏通三焦气机的作用。

结语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H-B评分、Portmann评分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及干预后组间比较,(P<0.05或P<0.01)。说明2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均得到了一定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可见针刺配合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后遗症期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芸,赖华平,陈娟.针刺治疗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对风寒型面瘫患者的影响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30):170-172.

[2]鲍雅丹,何辉.针刺治疗配合中医护理干预对肝郁型面瘫患者的影响[J].现代养生,2015(20):21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