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救与护理要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救与护理要点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急救方法与护理要点。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急救措施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重点做好患者的术前心理疏导与术后康复指导。观察两组急救效果。结果:但随访半年时观察组患者矫正视力,眼压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关键词】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救措施;护理要点;心理疏导;康复干预

青光眼属于比较常见的眼科疾病,主要是病理性高眼压或正常眼压伴有视乳头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损伤及青光眼性视野改变的一种疾病[1]。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作为眼科急症,致盲性更高,若未能及时诊断与治疗,数天内可能失明,处理不当也会影响患者的视力[2]。为了分析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急救与护理要点,我院将收治的80例患者进行了分组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对象均为单眼患病者,确诊满足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诊断标准[3],均愿意配合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4-82岁,均值66.8±8.4岁;病程4h-5d,均值1.9±0.5d;入院时眼压6.58-12.03kPa,均值7.95±0.54kPa。观察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47-80岁,均值66.3±8.7岁;病程5h-5d,均值1.6±0.8d;入院时眼压6.67-12.53kPa,均值7.87±0.51kPa。两组患者在前述资料上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急救措施处理,具体包括以下几点:①立即采取匹罗卡品(1%)滴眼液点滴发病眼,间隔1min点滴1次,连续5次,然后间隔5min点滴1次,连续5次,继而间隔15min点滴1次,连续5次,接着间隔半小时点滴1次,连续4次,最后改为1h点滴1次,3-4h症状缓解,瞳孔显著缩小,则改为间隔4h点滴1次。之后根据眼压降低程度减少点眼的次数,若眼压过高、效果不高,则全身应用降压药后再采取匹罗卡品处理。②予以甘露醇(20%)快速点滴,间隔12h点滴1次,每次半小时滴完,当眼压降低到3.5kPa时改为每天点滴1次,维持到手术开始。③每天予以3次醋氮酰胺处理,口服,每次250mg,首次剂量加倍,并采取10mg氯化钾缓释片处理,每天3次,口服用药,减轻醋氮酰胺副作用。④头痛和眼痛剧烈者采取氨酚待因片口服处理,而烦躁不安者采取鲁米那肌注或口服处理。⑤均采取消炎药滴眼液处理,为了便于手术,及时清洁结膜囊。

对照值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处理,而观察组则重点做好术前心理疏导与术后康复指导,具体如下:①术前心理疏导: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经亲切交谈与间接观察行为、表情,针对性实施心理疏导。存在焦虑不安者,热情诚恳与亲切柔和语言接待,提高对护理人员信任,协助患者完成检查,按照医嘱服药,降低眼压,缓解症状。对恐惧者,以吻合语气,耐心解释病因与病变及治疗手段,介绍成功案例,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急躁易怒者,和蔼真诚的态度耐心疏导与安慰,解释病情和治疗措施,提高信任感。②术后康复指导:协助患者术后取健侧卧位或平卧位。按照医嘱切勿低头、弯腰、按揉及挤压术眼,头部应制动,疼痛敏感者采取镇痛剂处理。术后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尽早按摩,及时清除巩膜切口积血与炎性渗出,中晚期则按摩促进房水冲刷巩膜切口,避免其关闭,还可抑制成纤维细胞,促进滤过泡形成。出院前1d指导患者学会正确的自我按摩。

1.3 观察指标

记录随访半年时患者的矫正视力、眼压、复发率情况,调查护理、后焦虑与抑郁评分。

1.4 评价标准

护理、后采取汉密尔顿焦虑量表与抑郁量表进行心理情绪调查,问卷评分越高则表示患者越焦虑与抑郁[4]

1.5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取软件SPSS20.0处理,半年复发率采取百分比%表示、实施卡方(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表示、实施t检验,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矫正视力、眼压及复发率比较

随访半年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随访半年时矫正视力与眼压及复发率情况

组别

随访半年时矫正视力

随访半年时眼压(kPa)

随访半年时复发率(%)

观察组(40)

对照组(40)

0.76±0.18*

0.54±0.13

1.54±0.23*

1.98±0.35

1(2.50)

3(7.5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

焦虑、抑郁评分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情况(,分)

组别

焦虑评分

抑郁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40)

对照组(40)

58.58±5.72

58.22±5.81

29.84±2.36*#

37.86±4.12

58.97±5.68

58.83±5.85

29.90±2.61*#

38.22±4.42

注:与护理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短期内视功能受损,严重情况下失明,可达到30%作呕,且90%治疗不及时或不当所致[5]。为此,急性期抢救治疗十分关键,操作应准确,动作敏捷,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及时降低眼压,维持在手术需求范围,从而为抢救提供条件。

本次研究中,两组接受急救措施处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重点做好术前心理疏导与术后康复指导,结果显示随访半年时观察组患者矫正视力、眼压明显优于对照组,而随访半年复发率稍低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期间做好评估,收集患者病历资料,评估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身体状况、心理状态等,了解生活习惯,评估有关知识的需求,询问有无相关病史,发病前是否存在持续眼疲劳及用药史等,协助患者完成常规检查、心肝肾检查、眼压与视力等测定。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多有浅前房、房角窄、晶状体厚等解剖特点,为此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缓解浅前房,促进前房形成。加上患者的情绪波动较大,需积极做好心理疏导,促使患者以良好的情绪接受治疗与护理,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

综上所述,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积极做好急救治疗,同时重点做好术前心理疏导与术后康复干预,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眼压与矫正视力情况,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等负面情绪。

【参考文献】

[1] 王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期的急救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4,12(5):438-439.

[2] 王海燕.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的急救护理[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2(18):144-145.

[3] 卢冬梅,王晓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的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0):175.

[4] 张姣娜.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的围术期护理措施[J].中外健康文摘,2014,15(25):209-210.

[5] 黄丽萍.27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3,17(21):258-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