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梗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梗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许燕

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院  湖北荆门  448000  

【摘要】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梗护理中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急性心梗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知识了解程度、护理满意度、护理舒适度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了解程度、护理满意度、护理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急性心梗并发症的发生有一定的控制,有利于患者恢复病情,加强患者疾病知识了解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被推广应用。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急性心梗;护理效果

急性心肌梗是患者冠状动脉血管在原有不稳定斑块基础上出现斑块的破裂,继发血栓形成,从而导致冠状动脉管腔被完全的堵死,闭塞,出现急性的心肌细胞坏死,重要脏器供血不足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急性心梗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可能会导致急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严重时会危害患者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尤为重要的。而预见性护理中护理人员可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与判断,提前预知存在的护理风险,从而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2]。因此,本研究以急性心梗患者为对象,探究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梗护理中的效果评价,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急性心梗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30例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21-65)岁,平均(43.52±4.32)岁。观察组30例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22-66)岁,平均(42.30±4.21)岁。排除两组患者患有严重器官疾病,恶性肿瘤,精神障碍等,两组患者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叮嘱患者注意饮食,合理用药 。

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1)用药预见护理:护理人员嘱咐患者规律服药,规律复查,提高患者治疗依存性。(2)心理预见护理:首先,医生和护理人员进行合理沟通,护理人员嘱咐患者应该遵医嘱用药。其次,进行护护沟通,让护理人员进行肾病综合征的护理的技术,并且护理人员要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叮嘱患者合理外出检查。最后,护理人员和患者进行合理沟通,护理人员应该站在患者和患者家人角度对急性心梗治疗中出现的心理,生理等问题进行及时沟通。并且护理人员要充分尊重患者的治疗,让患者有一个好的治疗心态。(3)有效巡视,病情观察,护理人员学习急性心梗的相关理论知识,对患者病情进行记录和分析的同时密切观察病情。

1.3观察指标

(1)参考两组患者疾病知识了解程度、护理满意度、护理舒适度评分[3]。(2) 参考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衰。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疾病知识了解程度、护理满意度、护理舒适度评分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了解程度、护理满意度、护理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疾病知识了解程度、护理满意度、护理舒适度评分比较(分,

组别

例数

疾病知识了解程度

护理满意度

护理舒适度评分

对照组

30

7.21±1.22

7.32±1.53

6.81±1.13

观察组

30

9.42±0.50

9.70±0.22

9.82±0.20

t

/

3.225

3.013

2.892

P

/

<0.05

<0.05

<0.05

    2.2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通过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指标变化的情况比较发现,观察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6%,对照组为26.66%,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心律失常

心源性休克

心衰

并发生率(%)

观察组

30

1(3.33)

0(0.00)

1(3.33)

2(6.66)

对照组

30

3(10.00)

2(6.66)

2(6.66)

8(26.66)

/

4.320

P

/

0.033

3 讨论

本研究中对比护理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衰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6%,对照组为26.66%。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对于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了解程度、护理满意度、护理舒适度评分,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了解程度、护理满意度、护理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而预见性护理是护理人员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与判断,有利于提前预知存在的护理风险,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避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也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4]。因此,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急性心梗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护理的满意度,有一定的深远影响,应给予高度重视。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急性心梗并发症的发生有一定的控制,有利于患者恢复病情,加强患者疾病知识了解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被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知江. 优化8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 四川医学, 2020, 41(3):317-319.

[2]傅红珠, 余莉梅, 陈颖,等. 预见性护理在慢性宫颈炎患者预防及护理中的应用[J]. 重庆医学, 2020, 49(4):603-609.

[3] Salyamova L ,  Kvasova O ,  Tomashevskaya Y , et al. Nephroprotective effect of atorvastati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 Atherosclerosis, 2020, 315:53-54.

[4]高颖艳. 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效果评价[J]. 重庆医学, 2021, 50(02):418-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