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卫生法律知识水平现状调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护士卫生法律知识水平现状调查

周霜  ,姜明皎,  ,姚菲,通讯作者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646000)

摘要:目的:了解护士对卫生法律知识的认知程度,分析影响护士卫生法律知识认知水平的因素,为护理管理人员后续开展相关培训提供依据。方法:对我市数家医院进行卫生法律法规知识问卷调查,利用统计学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处理。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达到及格线护士人数为367人,及格率为90.84%;在《护士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以及《侵权责任法》三项法律法规的认知水平上,护龄超过6年的护士要明显优于护龄低于6年的护士,受教育水平为本科及以上的护士要明显优于高中及以下学历的护士(P<0.05)。结论:目前我市护士的卫生法律知识水平虽然及格率较高,但一些年资较低、学历水平较低的护士其认知水平还有待提高,因此还需要对学历水平不高、护龄较低的护士进行法律知识强化训练。

关键词:卫生法;护士;法律法规;

随着我国卫生法制度的不断完善更新,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的维权意识也逐步增强,大部分患者都会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随之而来的就是频发的护患纠纷事件。据相关统计调查显示,截止2020年,全国各地就发生了超过5000多起的护患纠纷事件,而通过审理所导致的医疗服务损害赔偿金额更是超过上亿人民币[1]。护理工作是医院开展日常工作的重要部分,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的时间最多且关系最为紧密,因此护理人员被认为是保护患者人身安全避免其发生医疗差错的主要防线,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护理技能水平和较强的责任心,还要有较高的卫生法律法规认知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目标人群为我市多所不同级别医院的在职护士,总人数共计404名,平均年龄(27.6±2.4)岁,平均工作年限(3.7±1.3)年,护士的层级主要包括N1、N2、N3、N4,职称主要包括初级、中级、副高级及以上,学历主要包括硕士及以上、本科、高中、初中。

纳入标准:综合性医院护士;年龄不超过50周岁;在职;了解本次研究的目的并自愿支持、参与本次研究;能够明确知晓调查问卷中各项调查条目的含义。

排除标准:工作时间未满1年;在院外进修的护士[2]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404名护士对卫生法律知识的认知水平,问卷调查主要分为两部分,分别为个人资料调查以及卫生法律法规认知水平调查。个人资料调查条目共有10项,主要对护士的工作年限、年龄、所属医院等级、职称、学历、层级、大部分工作时间以及平日是否有关注医事法律方面进行调查[3]。卫生法律法规认知水平调查条目则包括了30个条目,主要从《护士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以及《侵权责任法》对其的认知水平进行调查[4]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由SPSS22.0系统进行处理分析,以P<0.05为差异显著。

  1. 结果
    1. 合格率

本次调查有关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的条目共计30个,总分为30分,每一个条目为1分,及格分数为18分。参与本次调查研究共计404名护士,回收调查问卷有效数量为404份,其中有367名护士得分≥18分,合格率为90.84%。

2.2不同工作年限护士得分情况对比

统计在本次研究中工作年限超过6年和低于6年的护士平均得分,发现超过6年工作年限的护士其卫生法律知识的认知水平要明显高于低于6年工作年限的护士,详情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工作年限护士卫生法律知识认知水平对比

卫生法律法规

护龄<6年

护龄≥6年

t值

P值

《护士条例》(10分)

7.3±1.6

8.7±0.6

3.51

0.03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10分)

7.2±1.3

8.6±0.7

3.42

0.03

《侵权责任法》(10分)

6.8±1.4

8.4±0.9

5.67

0.01

2.3不同学历护士得分情况对比

以本科学历为分界线,调查本科、硕士及以上学位护士的平均得分以及本科以下护士的平均得分,结果提示本科及以上护士的得分要明显高于本科以下的护士得分,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学历护士卫生法律知识认知水平对比

卫生法律法规

本科以下

本科及以上

t值

P值

《护士条例》(10分)

6.1±2.1

8.8±0.4

5.35

0.01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10分)

7.1±0.8

8.2±1.1

3.64

0.03

《侵权责任法》(10分)

6.4±0.6

8.3±0.7

4.83

0.02

  1. 分析讨论

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本市护士的卫生法律知识水平整体不错,有超过90%以上的护士都取得了及格分以上的成绩。但从不同工作年限和学历水平护士的认知情况来看,一些工作年限较短的护士仍然存在卫生法律知识认识水平不足的情况,其平均得分在及格线波动,没有达到较高的认知水平。其原因在于这些护士刚从学校毕业,而在校期间接受的教育内容更侧重于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对护理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比较欠缺[5],导致这些护士刚进入临床工作时无法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其法律风险防范意识也较工作经验较高的护士更为薄弱。另外本次调查研究还发现,学历偏低的护士对法律知识的认知水平也要低于本科及以上的护士,其原因在于本科及以上院校在开展教育的时候都会设置有关护理法律的课程,且这些护士在校接受这类培训的时间也相对更长。而本科以下的院校尽管也开设了相关课程,但由于本科以下的学制仅有3年,因此护士们上课的时间更短,无法更全面地学习和掌握相关法律知识。针对调查结果,本研究认为我市各大医院可以采取以老带新的训练模式,加强低学历、低工作年限护士的卫生法律知识培训。

参考文献

[1]罗芹,林晓红.护士对卫生法律知识掌握情况的分析与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21):2797-2799.

[2]杨艳,龚雨,刘艳,梁维维.三级甲等医院“80后”护士对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的掌握现状[J].护理研究,2017,31(05):575-576.

[3]林翠娟. 常德地区实习护士护理相关法律风险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华大学,2016.

[4]盛丽娟,孙欣,彭德珍,汪健健,徐莉莉,赵丽萍.新入职护士法律知识认知情况与需求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5,30(05):75-77.

[5]周林娟.绍兴市医务人员卫生法律法规知识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9,25(01):76-78.

项目基金:泸州市人民政府-西南医科大学科技战略合作项目

项目名称:泸州地区二、三级医院护士卫生法律知识水平及沟通能力现状调查研究

项目编号:2019LZXNYDR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