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脑卒护理中的作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脑卒护理中的作用研究

李学英

青海红十字医院,青海省西宁市 810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神经内科脑卒中护理中采取规范化健康教育的效用价值。方法:研究中共选取112例神经内科患者进行对比实验,经诊断均为脑卒中病症,采取摇号方式将其分为对照与观察两组,前者沿用常规护理模式,后者在此基础上展开规范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治疗配合度、满意度以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经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相对较优,治疗配合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显著提升(P<0.05)。结论:对于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而言,规范化健康教育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配合度,对其心理状态的改善也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相比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更高。

关键词:规范化健康教育;神经内科;脑卒中护理

引言:为能够提高脑卒中患者的遵医从医性,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其预后,还应当重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本次研究对比了两种护理模式的差异表现,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的112例对象均为院内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时间在2020年12月~2021年11月区间,为方便对比可将其分为人数对等的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男女人数、平均年龄分别为30、26例(59.02±4.11)岁与32、24例(58.35±4.62)岁。两组患者的临床线性资料相比具有同质性(P>0.05),此次研究有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在治疗期间配合常规护理,主要是遵照医嘱在用药饮食方面给予患者相应的指导,对患者的各指标进行实时监测,以便于及时发现异常,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为其讲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规范化健康教育,以此来提高护理的全面性,在生理、心理等方面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①成立专项小组,为提高后期护理有效性与针对性,还应当提前组建健康教育小组,纳入成员均为经验丰富、专业能力较强的护理人员,由护士长担任指导与监督责任,并对其展开相应的培训,以此来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同时认识到规范化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患者的重要性,并掌握更加有效地沟通交流方式。②构建良好护患关系,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当保持较高的热情接待,并辅助患者办理住院做好各项检查工作,同时对患者各资料进行分析,了解患者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以及病情,并通过沟通的方式了解患者的兴趣点,以便于在此探讨该话题的同时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对于患者所提出的各项问题应详细且认真地回答。并注意各语句的应用,以此来取得患者信任,为后期护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1]。③心理护理,多数患者的因受到疾病的影响,各功能性障碍导致其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因此多数患者的情绪会发生较大变化,心率、血压均会出现不稳定状态,并会对医护人员的操作有一定的抗拒,在此护理人员还应当对其展开心理疏导,与患者分享成功案例,以此来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使其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配合医护人员的各项操作。④健康知识宣教,多数患者对自身疾病了解甚微,对此护理人员还应为患者详细讲解该疾病的发病机制、诱因、症状、治疗方式、注意事项以及后期的康复训练方法,并告知其良好饮食、心态、作息习惯以及遵医嘱治疗对自身康复的积极影响,同时根据患者病情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方案,发放相应的健康手册,使其能够全面了解有关该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自我保健护理技巧,也可通过健康宣教、经验交流会议的方式来鼓励患者,缓解其心理压力。⑤家庭支持,家庭支持对于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有一定促进作用,对此护理人员还应当与其家属沟通,并给予简单护理方法指导,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监督患者按时服用药物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2-3]

1.3 观察指标

在护理前后用SAS、SDS自评量表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评估,中线分值分别为50、53分,分值越低表明患者心理状态越佳,反之为差。同时根据患者的日常情况对其配合度评价,计算总配合度。将科室内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发放给患者,患者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价,满分为100分,计算平均分值。最后在护理前后利用问答方式了解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分值高低与患者掌握程度有一定相关性。

1.4 统计学处理

在此次研究实验中进行统计学处理时可采取SPSS21.0,计量资料等各项指标可用(x±s)表示,计数资料可用[n,(%)]表示,将t及X2作为检验所用。数据之间具有较大差异且有着统计学意义,可利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 通过所记录的数据来看,在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相对较为均衡(P>0.05)。在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评分明显较优,组间经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具体数值见表1。

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及SDS评分比较n/%),x±s)

组别

n

SAS

SD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56

56.83±2.17

48.99±3.12

59.34±3.56

51.29±2.57

观察组

56

55.05±3.24

31.56±2.03

59.01±4.11

36.59±3.25

t

0.369

10.479

0.217

11.312

P值

>0.05

<0.05

>0.05

<0.05

2.2在将两组患者的治疗配合度整合后可见,观察组不配合仅为2例远少于对照组的9例,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配合度相对较高,分别为83.93%、94.74%,数据之间有一定差异表现(P<0.05)。如表格2所示。

2两组患者治疗配合度比较n/%),x±s)

组别

n

非常配合

一般配合

不配合

总配合度(%)

对照组

56

24

23

9

47(83.93)

观察组

56

35

19

2

54(94.74)

X2

6.229

4.335

8.342

11.051

P值

<0.05

<0.05

<0.05

<0.05

2.3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此同时护理前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无明显差异,护理后观察组评分相对较高,对比后可见差异(P<0.05)。见表3。

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比较n/%),x±s)

组别

n

满意度(分)

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分)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56

81.24±3.57

55.17±4.32

73.02±8.11

观察组

56

94.33±3.02

56.26±3.98

87.26±5.21

t

9.375

0.265

11.036

P值

<0.05

>0.05

<0.05

3 讨论

脑卒中作为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其主要是由于大脑血液循环障碍所致,有着发病急、病情发展快的特点,若未能及时展开治疗,会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与此同时在治疗后多数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语言、肢体运动功能、意识以及吞咽障碍,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对此为改善患者预后,还应当在治疗过程中配合给予健康教育,以此来提高其认知,使其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各项操作。

综上所述,在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给予规范化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更可提升其配合度及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也得到显著提高。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棪臻,王海芳,蔡建政,喻伟霞,谢长清,张滢滢. 脑卒中患者康复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J]. 中国护理管理,2020,20(02):245-249.

[2]刘佳,曹艳文,李文菁,查太香. 照护者协同下跨理论模型健康教育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21,28(30):191-194.

[3]吉琳,金瑞华,郑洁. 以时机理论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在脑卒中患者家庭照顾者中的应用[J]. 中国临床护理,2017,9(03):248-251.

[4]张玉娟,施娟,张维娜,拓露露. 情景模拟式健康教育在脑卒中离床期患者预防跌倒中的应用效果[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4):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