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混凝土强度检测的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混凝土强度检测的技术研究

彭永征

徐州市建设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江苏省 徐州市 221000

摘要:当前建筑行业迅猛发展,促使建筑项目规模和范围扩大,而为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推进建筑行业领域健康和谐的发展,需要提升丢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认知。在众多的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检测技术受到广泛应用,既能改善施工质量,又能促进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混凝土强度检测

长期以来,混凝土质量问题一直是工程行业关注的焦点。对于施工等相关单位来说,如何有效进行混凝土强度现场检测至关重要。目前,在混凝土强度检测当中,普遍采取预留立方体试块法,但在混凝土浇筑成型过程当中,才进行立方体试块制作,随后还要进行一定周期的养护,在整个过程中不仅程序多,同时还存在试块损坏等问题。为此,亟需一种经济、可靠、精确、科学的检测方法进行混凝土强度测定。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当前混凝土现场检测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等检测技术的应用,得到了业内一致好评。为了满足发展需求,必须不断提高现场混凝土检测技术水平,做好混凝土强度测定工作,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

1现场检测技术的必要性

目前,在工程质量检测当中,现场检测技术的应用很广泛,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有利于准确评估施工质量。在很多大型、重要的工程项目施工中,需要采取可靠、经济、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检测,并按照检测结果确定工程的实际情况,判定是否需要进行修补、加固处理。比如说,一些桥梁工程出现桥面裂缝时,需通过现场检测技术评估施工现场的质量,检查开裂的成因及影响范围,并按照检测结果确定加固处理方法,以此确保主体结构安全。(2)有利于诊断混凝土结构是否达到设计年限。目前,我国早期修建的一些工程项目已经步入了大中修期间,为了保证这些工程还能持续使用,必须对其结构耐久性、强度及安全性进行详细的检测,此时现场检测技术就显得尤为关键了。因此,通过现场检测技术,可以诊断混凝土结构是否能够达到设计年限。

2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类型

2.1回弹法

回弹法基本操作原理是利用回弹检测仪,确定混凝土强度,运用仪器数据与混凝土抗压强度呈现的正相关关系,若是回弹数值比较大,混凝土也有着较强的抗压强度,否则混凝土抗压强度低下,需要重新塑造其结构性、科学性。针对建筑工程一些节点区域,在混凝土抗压强度上要求相对较高,应结合具体情况,必要时进行重复性检测。比如,建筑工程节点区域(墙、梁、柱等),需要将每个节点看作是单独的约束构件,通常需设计架构面测区(不少于5个)、测点(不低于16个),检测人员应禁忌操作随机性,最大化地确保检测数据的精准性和代表性。回弹法操作简易,其检测精度高,技术要领便于理解,再加上成本费用不高,后期维护作业便捷,在混凝土强度检测中受到一致推崇。

2.2超声法

超声法是指利用检测混凝土内超声波的传播速度来计算其强度,在工程检测当中,超声法多用于混凝土结构内部裂缝等缺陷检测及评估。1949年加拿大人莱斯利等人首次提出了超声法,并用于检测混凝土强度。而该项检测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较晚,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由当时成立的相关组织机构开始进行研究,同济大学于1964年研发出了第一台CTS-10非金属低频超声检测仪。伴随着该项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在交通、建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实际应用中发现,横向尺寸效应、现场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超声法的应用,进而影响混凝土性能。在具体应用当中,超声法主要用于混凝土内部缺陷检测,但单一采用该技术测定混凝土强度,应用效果不太理想,因此,超声法需要与其他检测技术结合使用。

2.3钻芯法

采用钻芯法时需要事先选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混凝土区块,根据其特点来进行钻取芯样的操作。在实际的取样作业中,需要完全掌握和了解设计图纸,对于预埋管线和主构件部位,操作时应尽力绕开这些构造,尤其是钻芯时,把握进钻的速率,保护芯样的统一性和完整性,针对取出的芯样,应及时做好数据记录、收集编码信息,将芯样按照不同等级合理摆放,防止芯样混杂无序或是被破坏,否则会降低混凝土检测数值的精准性,耽误后期评估分析工作的进度,期间还要观察和发现破洞现象,及时实施填补修复作业。

2.4超声回弹综合法

从字面上不难看出,超声回弹综合法是两种检测技术的结合,即通过超声仪、回弹仪两种设备,在混凝土相同测区内进行声时值、回弹值的测定,随后通过相关公式计算分析,获取混凝土强度。相比其他检测技术,超声回弹综合法优势更明显,操作方便、测试迅速、检测费用少、重复性好等。此外,相比单一的检测技术,超声回弹综合法当中,含水率、混凝土工龄等因素影响更小,能够更直接、更真实地将混凝土塑性反映出来,这样不仅可以充分了解混凝土的表面状态,同时还能测定混凝土内部结构性能,这对于准确获取混凝土强度值意义重大。

2.5拔出法

拔出法是指通过计算拉拔在混凝土内埋置的锚固件所需的拔出力,进而推算出混凝土材料的强度。按照锚固件埋置时间前后顺序,可以将拔出法分为2类,即先、后装拔出法。其中,第一,先装拔出法是指锚固件在浇筑混凝土结构前进行安装,当混凝土硬化之后,再拔出锚固件。先装拔出法的操作流程如下:预埋件安装—混凝土浇筑—连接件拆除—拉拔试验。第二,后装拔出法。当混凝土硬化后,在其表面钻孔,随后进行锚固件安装,最后进行拉拔试验。

3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混凝土强度检测的改进措施

3.1改革和创新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

为改革和创新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要求检测人员规范工程操作,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分析各种检测技术的优缺点,采取补充方法,将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应用于建设工程。在进行技术操作前,检验员应从多方面、多角度掌握混凝土原材料质量、设施、工艺等,不断提高和优化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3.2提高检测人员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

为了全面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必须提高全体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做好质量安全教育、宣传推广工作,定期开展一系列专业学习和培训,普及全体人员的混凝土检测知识。重点将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检测技术检测人员创造一个实用的锻炼平台,促进其专业能力和质量的提高。鼓励检验员之间进行技术交流和经验交流,使全体人员严格执行各项操作,促进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和施工进度的科学应用。

3.3强化混凝土质量检测管理工作

在建筑项目工程施工作业中,为切实提高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标准,建筑企业和施工单位需强化混凝土质量检测管理工作,高度重视监管工作,根据实际状况,不断完善混凝土检测体系的目的,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检测技术,以混凝土构件质量为参考依据,采取层层把关方式,严控混凝土质量检测管理工作。检测人员实际操作中根据具体要求严选样品,明确适宜的检测点和检测范围,在混凝土制造中,管理层需要做好预算管理,选取高质量、高性能的原材料,还要注重提高检测人员的振捣和养护技术水平。管理层加强监管力度,积极改进混凝土质量检测检测管理工作,制定健全的混凝土检测制度及实施细则。检测人员还要积极应对混凝土的质量管理工作,最大化地降低混凝土浇筑出现的缝隙和空气残留问题。

4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工程行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混凝土作为工程建设施工的重要材料,混凝土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整体质量。混凝土强度检测是衡量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采取合理、可行的检测技术,比如超声回弹综合法,该方法综合了两种检测技术的优势,将其用于混凝土强度检测,可有效提升检测准确性。

参考文献:

[1]田万林.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的混凝土检测技术[J].中华建设,2021,5(06):128-129.

[2]杨兆鹏,马森虹,董世娟.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的混凝土检测技术[J].建筑技术开发,2021,48(07):135-136.

[3]张效玲.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混凝土强度检测的技术研究[J].房地产世界,2020,11(06):67-69.

[4]陈志龙.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的混凝土检测技术解析[J].四川水泥,2020,15(11):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