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人群核酸采集的难点与对策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8
/ 2

大规模人群核酸采集的难点与对策探讨

鲁清芬①  ,黄彬倩②

①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湖南 吉首 416000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中医院  湖南 吉首 416000

摘要:本文以湘西医疗队在张家界参加第八轮到第十一轮全民新冠肺炎核酸采集为例,介绍了大规模人群核酸采集的难点:一是团队建设困难,二是后勤物资保障不足,三是院感防控难度大,四是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经验缺乏,五是身体心理应激反应大。针对5个难点采取了相应对策,顺利完成了377个采样点核酸采集任务,共计272838人次,标本零丢失零污染,医务人员和被采人员零感染,无不良事件发生。

关键词:大规模人群;核酸采集;难点;对策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和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21年7月底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张家界,湘西医疗队8月13日紧急支援张家界,参加第八轮到第十一轮全民新冠肺炎核酸采集。截止于8月25日,在6个街道社区的377个采集点共采集核酸标本272838人次,标本零丢失零污染,医务人员和被采人员零感染,无不良事件发生。本文以此次支援张家界核酸采集实践为主要研究点,探讨大规模人群核酸采集的难点和相应对策。

1.大规模人群核酸采集的难点

1.1团队建设困难 

时间紧、任务急,湘西卫健委8月12日晚接到通知,紧急组建医疗队于13日赴张家界支援核酸采集。医疗队203人(女163人,男40人),分属于湘西州2家三甲医院和6个县的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以及乡镇卫生院等51家医疗机构。医疗队员涵盖了护理、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临床检验、药学等专业。队员的业务专长和水平参差不齐,尤其在传染病知识、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和技能基础方面存在差异,在极短时间内形成团队协同作战的难度大。

1.2后勤物资保障不足

由于交通管制、小区封控,导致应急防护物质补充困难:采样点缺乏冷链箱、试管架、酒精喷壶、压舌板;无眼罩、抽纸,未准备痰液、呕吐物收集袋;现有的防护用物规格单一:如防护服和手套尺码不全,N95口罩为挂耳式,不能满足不同抗疫人员的需要。驻地缺乏84消毒液,洗衣池太小无法浸泡衣物消毒,也没有其他浸泡容器替代;房间布局不合理,洗手间和浴室不在进门处,必须经过房间才能到达。时间仓促,很多医务人员没来得及准备洗手衣、日常生活用品以及意外用药。

1.3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经验缺乏   

全队 203人,员级72人,初级79人,中级43人,高级 9人。员级初级低年资医务人员占医疗队的 74.38 %,仅3人有过援鄂抗疫经历,应急能力严重不足;中高级医务人员52人中仅9人参加过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

1.4院感防控难度大 

采样点环境各不相同,不可控因素多;大规模人群核酸采集工作量大,志愿者和社区工作人员组织难度大;队员采集核酸操作和脱防护服熟练程度不一。防护物质的缺乏给院感控制带来更大的困难

1.5心理和身体应激反应大   

疫情的不确定性给队员带来头痛、腹泻、皮疹等身体应激反应,担心防护措施不到位导致焦虑、恐惧、失眠等心理应激反应。特别是有的队员自己家处于高风险区,心理压力特别大。身体方面的挑战主要来自于穿防护服在高温下工作和高强度工作带来的巨大体能消耗,主要表现有头晕、头痛、心慌、乏力、憋气、低血糖。

2.对策

2.1科学人力资源评估,优势互补,统一调配   

利用网络平台迅速建立湘西医疗队微信群,使用电话、微信、面对面沟通等方式将信息及时准确传达到每个人,全员保持24小时联系畅通,时刻处于备战状态。使用金字塔型分工模式,总队根据就职单位所属地分队,各个队长负责与社区和街道沟通协调物资供应、任务对接以及队员操作培训、感控管理、心理疏导。每队选派经验丰富、体能素质强的成员组成先锋队应对突发任务。队长根据队员年龄、身心状况、工作能力等进行分组,组长负责各位组员工作的有效展开和生活保障措施的落实。采样点由队长和组长共同指派点长负责核酸采样及应急处理。医疗队纪律严明,一切行动听指挥,个人必须服从集体。

2.2积极协调补充防护物资,保障采样工作顺利进行

一方面积极与社区协调防护用品的补充,另一方面争取各后盾单位的支援。医疗队充分调动队员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灵活机动就地取材,做到最小成本价值最大化。队员利用泡沫箱、冰冻矿泉水来暂存、转运标本;利用纸盒、矿泉水瓶、一次性水杯自制试管架;手套不适用时用宽透明胶缠绕固定防止手套脱落引起职业暴露;挂耳式口罩用系带绑头上防松脱,变换各种发型固定口罩、眼罩的系带来减轻长时间佩戴引起的不适。用热水浸泡衣物代替84消毒液,用洗手液涂抹隔离面屏和眼罩预防雾屏,用防护面罩的撕下的薄膜包裹手机防止职业暴露,用口罩包装袋做物件隔离袋。针对酒店房间布局不合理队员自己做好物理分区、行为分区。出门前预先在进门处放置洗衣盆便于处理任务完成脱下的衣物,减少房间受到污染的风险。

2.3多措并举,提升应急能力    

医疗队到达当晚由经验丰富的人员出任务,其他人员紧急培训核酸采集、穿脱防护服、现场组织协调技巧,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应急预案。在华医网和好医生网站学习新冠专题课程,重点学习湖南《临时新冠病毒核酸采样点设置规范》和《新冠病毒样本采集操作培训》线上参加湖南省省直医疗队主持核酸采集现场工作培训会议及答疑会。组长每日上报各采样点问题共同探讨解决分享好的经验相互学习。队员加强练习脱防护服,严禁考核不合格上岗。

2.4加强院感防控,注重细节管理

2.4.1提高院感防控意识,全程监督    

设立院感防控监督员,全员培训院感知识,提高防控意识,时刻牢记“院感没有一荣俱荣,只有一损俱损”。人人参与感控管理,感控专员现场督导、队员相互监督、自我监督。

2.4.2标准预防,按照规范进行管理    

设置新冠病毒采样点应当遵循安全、科学、便民的原则。[1]排队等待时落实 1米线距离,在采人员和下一位待采人员间隔大于2米,采样人员坚持“零接触”采集咽拭子标本。一般采取站位、蹲位采集核酸标本,非必要不采用坐位进行咽拭子核酸采集。据统计大约30%~40%的医院感染是由于医务人员手卫生不合格引起,因此做好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所在。[2]严格落实手消,采一消一。被采人员严禁触碰医务人员和采样台,采完迅速戴口罩离开采样点,严禁在采样点吐痰、逗留。凡是触碰采样点物品一律75%酒精喷消,包括拿试管。凡是有痰吐地上立即用吸湿纸巾覆盖并含氯消毒液喷消。医务人员取侧位上风口单数左双数右采样,采样人员不得碰触被采样人员的身体,采样完拭子放入试管用盖压实折断以防拭子弹跳和保存液喷溅。折断后的拭子长柄用拭子包装袋包裹后扔医疗垃圾桶。标本和医疗废物严格按规定处理。

2.5关注心身健康,保存战斗力    

管理负责人及时发现队员心理问题给予疏导,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予关心和帮助。正向强化积极行为和信息,给予物资慰问和精神鼓励增强团队凝聚力。组长每日监督组员的进餐和体能锻炼,不出任务时严禁熬夜,每日填写成员健康监测表上报队员健康状况。根据任务量和采样点人群特点合理安排采样人员和工作方式。接到任务时紧急补充能量,出任务时备中暑药、巧克力等物资以防意外。严禁带病上岗,如采样时有心慌、憋气等不适及时停止工作。采用酒精喷颈背部、肘窝、腘窝降温。对于穿防护服后声音传递受阻问题,积极寻求社区工作人员帮助和尽量使用手势法沟通以保存体能。

综上所述:各级各地应成立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疗队,并且实行常态化长效机制管理,提高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避免出现公共卫生事件队伍建设困难。医疗物资短缺是疫情时期非常突出的问题,后勤物资供应是疫情防控的基础保障。院感管理的核心和目标是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病人和医务人员的安全和健康[3]因此在核酸采集过程中注重细节管理,做好医务人员、被采人员、环境三保护以实现零感染。

参 考 文 献

[1] 余莉. 张秀敏.肖江琴等.居民全覆盖社区核酸采集管理模式[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21,28(05);15

[2] 柳丽爽.郝云霞.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构建医院感染防控生态系统的思考[J].中国医院  2021,21(05);79-81

[3] 李奕. 细节控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对保障发热门诊医务人员院感安全的实践体会[J].蛇志   2020,32(04);508-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