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护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8
/ 2

手术室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护理对策

李娜,张波,宁巧丽

宁夏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 宁夏 银川 750001

摘要目的:分析导致手术室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实施预防护理对策。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预见性护理,对两组干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切口感染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24.00%,(P<0.05)。结论:在实施手术工程中配合预防护理,可以降低手术室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值得推荐。

【关键词】手术室切口感染相关因素预防护理对策

手术治疗是目前医院诊疗活动中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伴随着医学领域的快速发展与提高,手术治疗有了进一步地完善与进步,手术的成功率有了显著的提升,但是手术室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依旧没有下降[1]。在发生手术室切口感染后,会对手术的效果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引发脓毒血症、切口疝等,对患者的预后效果造成很大的影响,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为此,选取我院接治的100例手术患者作为调研的样本,抽取其治疗数据,重点分析导致手术室切口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并探究采用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手术类型有:腹部手术、胃部手术、阑尾手术、肠道手术。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8例男性,22例女性,年龄在25-75岁,平均年龄(57.12±2.33)岁.观察组26例男性,24例女性,年龄在26-74岁,平均年龄(55.52±2.01)岁,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1.2治疗方法

分析手术室切口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在手术过程中,手术室的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增加了感染源,进而增加切口感染的发生率;②切口感染的发生与手术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手术时间越长,增加了切口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增加与病原菌接触的几率,若护理效果不佳,极易引发切口感染;③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增加切口感染的发生率;④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的无菌意识不高,敷料处理不当,增加切口感染的发生风险;⑤在手术后护理不到位,护理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消毒相关标准进行落实,手术室管理问题较多,进而增加切口感染的发生率;⑥切口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原有疾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的免疫力逐渐下降,极易发生术后感染。

护理对策: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严格遵医嘱落实各项护理工作,及时解答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疑虑,指导患者正确的用药方式。

观察组接受预见性护理。(1)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加相关培训工作,增强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强化护理人员的无菌意识,要求护理人员具备科学管理能力,丰富的理论知识结构和娴熟的操作技巧,鼓励护理人员主动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给予患者更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风险。(2)在手术前护理人员对手术室进行全面的清洁、杀菌工作,提前将手术室的温湿度调控适宜,并将手术需要用到的物品、医疗器械准备齐全,对患者的具体病情状况进行综合性的评估,并给予患者皮肤消毒、处理毛发、抗菌沐浴等护理服务。告知患者手术治疗流程、注意事项等,使患者对手术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减轻患者焦虑、紧张、不安等消极情绪,使其可以积极的配合。(3)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严格落实无菌操作标准,积极主动地配合医师完成手术,尽可能地可能地将手术时间缩短,严格控制手术室内部人员的来回走动。使用低温、高压蒸汽等对设备、医疗器械以及敷料进行杀菌。除此之外,积极做好保暖护理对策,减少不必要的暴露,必要时给予患者使用医用升温毯,预防低体温的出现。(4)在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应该认真清点手术器械、敷料等物品,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手术切口的情况,遵医嘱给予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及时清理手术室的环境,采用紫外线进行消毒。

1.3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切口感染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是研究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计数单位采用%进行表示,计量数据采用(x±s)来进行表示。

  1. 结果

观察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表1内容。

表1比较两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例(%)}

组别(例数)

例数

切口感染

对照组(n=50)

50

12(24.00)

观察组(n=50)

50

2(4.00)

X2

6.753

p

<0.05

3.讨论

手术室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切口感染是外科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2]。切口感染给患者身心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结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常规的护理干预中,医院的护理人员只是严格遵医嘱落实各项常规护理服务,协助医生完成手术,这种护理模式忽略了患者在手术治疗前间可能会发生的风险,如:切口感染。预见性护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护理人员的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而遵循先预防后治疗的原则,首先分析导致切口感染发生率的发生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不良风险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进而减少医疗纠纷事件

[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切口感染发生率有了明显降低。

综上,在实施手术过程中配合预防护理对策,可以降低手术室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张麦玲,李艳华,朱小芳,等.外科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治策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1):159-162.

[2]谢楚霞,周美英,余细凤.手术切口感染与手术室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科学,2018,802:135-137.

[3]张玉萍,王瑜.骨科患者术后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风险管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5):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