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环境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3
/ 2

城市生态环境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探析

张帆

130103198310220042

摘要:在当前,由于中国城镇化步伐的加速以及城市化人口的扩大,各种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并成为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与阻碍。从城市环境的维护角度出发做好城市园林绿化工程,通过调整产业结构,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安全,做好城市生态恢复。文章在此从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入手,对怎样搞好当前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一些必要措施。

关键词城市生态;环境城乡规划;应用探析

引言

近年来,各地区围绕生态城市建设,采取系列措施和方法,获得不错的成效,打造很多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生态城市,围绕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不合理利用等问题,改善生态环境,营造良好的生存和生活环境,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1.城市规划中生态环保项目的意义

自然环境是人们发展和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石,它为人们的发展和赖以生存创造了许多必需的环境条件和资源。不过由于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日益发达,自然环境问题已经变成了一种刻不容缓的问题。合理地使用洁净能源和降低环境污染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为对传统城市规划中所存在的环保问题作出合理的处理,国家必须将环保政策当成一种基本国策,并建立和执行具体的环保政策法规与措施。通过正确且合理规划相应的方案,并根据生态保护理论,通过严格的措施防止或利用传统的城市规划给城市中造成的环境污染损害,有效保护城市自然环境,改善人民的生存质量,推动城市环境保护工作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2.城市生态环境的规划原则

首先是有利于资源的循环使用,这同时也是对资源进行充分利用的合理形式,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举措。利用资源回收技术能够降低资源能耗,从而推动了洁净燃料的发展,并提升了材料的循环效率,由此也能够对产业结构加以合理调节和促进了各行业的健康发展,进而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其次就是生物的多样化原则,它既是生物环境保护的一项主要特性,也是在进行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通过构建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来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顺利实现。最后就是对城市现有的生态环境问题实行预防和维护原则,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设过程中,在进行各种工作之前要引进合理的环境预估机制并加以全面评价,同时针对不合理的地方加以修正,以此切实地有效促进了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发展。

3.城市生态环境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3.1做好城市环境目标规划

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按照我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特点,根据我国城市人口分布特点、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以及因地域条件所造成城市环境状况和环保条件的不同,综合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环保条件,研究制定了按功能层次划分得城市化发展的环保策略,以引导城市经济社会建设与环保事业的协同发展。根据新的城市发展环保策略,通过编制不同类型的城市发展环保目标计划,以制定和完成了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环保目标要求以及具体的策略与举措,促进了城市建设和环保共同行动,以达到了城市规划经济发展型、经济社会经济效益与环保经济效益的共同统一。

3.2控制排放总量

目前,中国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已经开始逐步将不同城市的排放量标准列入了各个地方的环境责任状况表,同时也把节约污染减排的管理工作扎扎实实的贯彻了下去,对具体的城市污染排放数量加以了实质上的管理,同时建立出了一个适用于各地的环境管理控制制度。把规定范围加以了逐步地细化,从而加强了适当的环境调控地位;把节能减排的各项工作真真切切地落实到位;通过进行质量控制检查,进行污染监控工作等各种举措,来协助实现城市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3.3注重环境保护全局谋划

随着城市规模的发展,人类也日益关注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因此都市建设中应当以环境保护为重心,进行城市规划建设,以降低对人类健康的直接影响,以达到环境保护和完善都市生态的目的。在都市规划中,要明确了发展的重点,人口规模、自然资源要求和大中城市人均建筑面积标准都要以全国城市土地使用总额计划为基准的。所有计划都要根据本市的自然环境、社会发展和经济效益长期进行调整。对都市建设工程项目进行审计,必须做好环境保护业务评价工作,对都市地形、地质、水体等建设项目的网站进行调查研究,运用新科技、全新思想,努力提高都市规划土地使用率,还必须做到城市环境业务的合理发展。

3.4创新环保技术

主要处理城市大气环境、水、空气固体等污染物问题,采用了地区集中供热系统,以高效的燃烧锅炉取代散乱的单一烟囱等排放方法。并对燃气实行高温预处理,以降低燃煤时生成污染大气环境的化学物质;使用先进的焚烧装置,进一步提高焚烧质量。研究推行节水和污泥处理工艺,使废物资源化。研究推行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工艺,使生活废弃物资源实现利用的先进手段来有效缓解城市环保问题的目的。

3.5加强园林绿化养护管理

承护单位要及时与政府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制定不同季节的维修计划和预算,保证资金及时到位。维护与管理是系统工程的一部分,必须依靠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把整个园林绿化工作做好。比如,城市园林绿化不能由一个单位独立完成。所以,有必要对单位和个人进行相应的监督管理。要真正发挥监督管理的作用,使各单位各司其职,必须建立有效的问责制。增加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投入,确保工程养护管理工作到位。

3.6加大城乡规划制度改革

为了更好地推动城乡规划当中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我们必须要对城乡化的制度进行一定的调整和改革,这样也能够给城乡规划设计当中的生态建筑设计提供更多的新的设计想法和新的设计思维。首先我们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一个完善的城乡规划体系,在这个体系当中,需要让城乡规划的建设内容和生态建筑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加强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制度改革上我们需要考虑当地环境的实际状况以及居民对于生态建筑的具体要求等等。

3.7创新生态建筑观点和设计方法

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在对城乡规划进行设计的时候,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就比如说在设计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当地的交通状况如何,环境问题怎么样,所以在具体施工的时候为了避免这些因素的影响,我们必须要结合生态环境的实际状况,有合理的调整设计方案,让设计方案能够和当地的生态环境充分地吻合在一起。设计工作人员的生态建筑核心原则就必须要充分地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理念,不管是材料的购买还是到工程的施工等等,都必须要以这一理念为核心。

3.8增强生态建筑的调节能力

生态建筑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它可以很好地将居民和周围环境融合在一起,我们必须要更好的加强生态建筑的调节功能,这样才能够让它和周围的环境更好的融合。但是我们也不能只考虑外部的融合,也需要让建筑内部的设计变得更加合理,就比如说生态建筑内部的采光问题或者是绿色植被的放置,室内的空气和湿度如何等等,只有优化内部的环境,这样才能够带给人们更好的居住环境,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

结语

综上,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仍然需要引发人们的高度重视。实际工作中要注重生态合理规划,完善环保管理体系,在科技、经济和效果等方面当面综合考量,并根据各种环境情况可分别选择不同的处理手段,多管齐下,以避免环境污染,推进污染物处理的市场化进程,以推动人类健康与环保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范薇,尚改珍,黄尚东.——生态思想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运用探析[C].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2020(01)∶10-11.

[2]王刚,王亮——城市规划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探析[J]. 房地产导刊,2019(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