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检验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3
/ 2

食品添加剂检验技术研究

李小丹

广西福赛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  广西  南宁  530000

摘要:当前,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我国社会对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关注。在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食物添加剂不但可以提高食物的风味,而且可以使食物的色泽变得鲜艳,促进食物的保鲜。但是,食品添加剂对人类的健康也有不利的作用。本文首先对食品添加剂常用检测技术进行简单分析,对食品添加剂分析方法特点展开论述,针对目前食品添加剂常用检测方法的具体应用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添加剂检验;检验技术

1食品添加剂检验技术的作用

苏丹红、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凸显了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检测,强化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能够推动我国食品安全[1]。目前,检测食品添加剂的用量、含量,是当前食品添加剂检测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合成食品添加剂普遍存在着一定的毒性,有些甚至会引起食物过敏[2]。因此,必须加大对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技术研究,对其使用剂量进行严格控制,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

2食品添加剂常用检测技术

2.1甜味剂的检测技术

目前常用的测定方法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3]。HPLC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它能对大多数的甜味剂进行检测和分析。比如,食品中的糖精钠,可以用HPLC方法对其进行检测。

2.2着色剂检测技术

在食品中,色素以柠檬黄、苋菜红、黄靛蓝、胭脂红、日落黄等为主。目前,国内对食品中的色素的测定主要采用HPLC法,如:诱惑红、亮蓝、酸性红、日落黄的检测主要是利用HPLC法对糖果和饮料中的人造着色剂进行聚酰胺吸附,过滤后用RP-HPLC法进行分离和测定。

2.3护色剂检测技术

食品中的护色剂以硝酸盐、亚硝酸盐等为主要成分,不法商人在肉类产品中加入护色剂,以改善肉质的颜色。目前,人们对食品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测定,主要是通过离子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来测定。

2.4防腐剂检测技术

苯甲酸、苯甲酸盐、山梨酸、山梨酸盐是目前食品中最常见的防腐剂。目前,我国食品中的防腐剂含量主要通过 HPLC、GC等方法来检测。以食品中的山梨酸为例,HPLC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

2.5漂白剂检测技术

亚硫酸盐是国内常见的食品漂白剂,它的检测可以采用离子色谱技术进行分析,样品经水萃取后,通过反相柱纯化,用氢氧化钾作为淋洗液,用阴离子柱进行分离,用离子色谱和外标法进行定量测量。

3食品添加剂分析方法特点

3.1基质成分复杂

尽管食品添加剂的基质食品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但其蛋白质、糖类、脂肪含量较高,只是比例上的差别,使得某一具体食品添加剂在不同食品中的检测法会有很大不同。

3.2组成剂化学结构复杂

一般情况下,化学试剂的质量标准都是以试剂的纯度为重点,而食品添加剂的特殊之处就是必须和食物一同进入人体。因此,食品添加剂并不能等同于化学药剂。由于其关系到人类的身体健康与安全,所以其关键问题不只是产品的纯度,更重要的是其含量和食品安全性。食品添加剂既有天然的物质,也有人工合成的物质。但往往由于其成分复杂,对其进行检测有一定的难度。

3.3检测的准确性要求高

食品添加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食品的品质,但有些食品添加剂是有毒的,应该避免或减少使用。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中存在着过量、滥用、违法使用等问题,而使用不当会造成食品的质量问题。为了保障食品的安全,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需要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监测。因此,要对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的含量进行定量、精确地分析测量。

3.4分析费用高

由于食品添加剂的特殊性,它的分析方法要比常规的食物组成更加复杂。由于食品添加剂的检测通常需要高精度检测仪器,所以需要对样品进行精密的预处理。通常情况下,食品添加剂的分析主要分为样品前处理、试样准备、萃取等复杂的预处理,并利用离子色谱、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检测。这些技术方法需要高灵敏度、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仪器,加上操作流程繁琐,仪器费用高昂,使得检测食品添加剂的费用大幅增加。

4食品添加剂常用检测方法的应用

4.1电化学分析法

电化学分析法是一种以溶液电化学为基础的分析技术。它是通过化学能和电能转化时,材料的化学成分和电物理量(电压、电流、电荷或电导率的定量关系),确定物质的组成和含量。电化学分析法的优点是仪器操作方便,分析速度快,但是使用仍然受限。这是由于电化学分析法的检测类型仅限于一些阳离子为主的离子。此外,试验条件对电极、电势的重复性有较大的影响,其稳定性远低于分光光度法。尽管目前的电化学分析技术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但是其在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比如,测定食品中的酸酯,一般采用伏安法测定,用微分脉冲伏安法检测食物中的亚硝酸盐。

4.2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作为国家食品添加剂标准中的一种测定方法,也是一种新的测定方法。它是一种以物质的选择性吸收为基础的光谱法,它具有简便、仪器实用等优点,在食品添加剂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没食子酸丙酯在油脂中的测定,护色剂中的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该方法还用于测定蔬菜、水果中的总抗坏血酸的含量。

4.3色谱分析法

色谱法是一种通过将固定相和流动相间的成分分布系数差别进行分离和分析的方法。色谱分析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色谱技术有:气相色谱(GC)、液相色谱(HPLC)、毛细管电泳(CE)等,可以同时测定一种食物中所含有的各种添加剂,并具有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特点。

(1)气相色谱法的具体应用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的食品添加剂,必须在色谱柱所能接受的温度范围之内,或经衍生物转化而使其气化。例如,山梨酸、脱氧乙酸和苯甲酸的含量可以用毛细管电泳内标法进行测定;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乙酯、丁酯等食品防腐剂,其检出限为1.0 mg/L、1.5 mg/L、1.0 mg/L、2.0 mg/L、2.0 mg/L。另外,利用毛细管电泳技术,可以迅速测定油脂和加工食品中的叔丁基羟基亚甲基醚、叔丁基对苯二酚的含量,并在10~500 ug/mL之间进行线性测定,相关性系数大于0.999,最低检测浓度在0.5μ g/mL以下。

(2)液相色谱法的具体应用

液相色谱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分析手段,尤其是对维生素、其它外来物质的分析有着显著的优势。现有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食品添加剂的分析中的应用,主要是对防腐剂、甜味剂和着色剂的检测,并且可以同时对食品中的多种添加剂进行检测。可以将乙酸甲醇酸缓冲液用作萃取溶剂,对羟甲基酯、对羟基丙基酯、苯甲酸、山梨酸等进行HPLC的同时测定。此外,还采用了二极管阵列探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合成柠檬黄、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进行分析。通过对各成分的峰序列分析,确定了各成分的最优探测波长。该方法不仅灵敏度高,还能有效地克服基线漂移和降低共存干扰。

(3)毛细管电泳法的具体应用

毛细管电泳技术是20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分离分析技术。在高压下,用毛细管将被测试的试样,按不同的成分分布因子进行分离和鉴别。CE可以用来测定食物中的色素,一般是对冰淇淋、糖果、果冻等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剂进行测量,还可用于测量某些食物中的糖精含量。利用该方法,还能精确地确定防腐剂苯甲酸、山梨酸和脱氢乙酸的含量。

5结束语

由于食品添加剂种类繁多,而且其成分、特性也不尽相同。所以,在同一食物中,往往要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来测定食品添加剂的含量。随着食品添加剂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将有更多的方法可以用于食品添加剂的测量。因此,在食品添加剂检测中,必须依据试验结果的需要,选用适当的检测手段。

参考文献

[1]赵伟.食品中的化学添加剂及检测技术的应用[J].中国食品,2022(07):117-119.

[2]顾苗苗.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添加剂检测中的使用[J].中国食品,2021(19):112-113.

[3]管廷龙,李丽.食品中化学添加剂的种类及检测技术现状[J].中国食品,2021(19):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