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品抽样工作中存在风险及关键控制点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水产品抽样工作中存在风险及关键控制点研究

马地九

中山宝利食品有限公司  广东 中山 528400

摘要:本文主要目的是探讨水产品抽样工作中存在风险及关键控制点。为了确保水产品抽检结果的真实性,文章首先从水产品抽样工作原则入手,具体分析水产品抽样工作要素;在此基础上,结合水产品抽样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风险问题,从而提出相对应的关键控制方案,旨在帮助水产养殖产业获得最大化的经济利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基于此,通过对上述内容进行简单的分析,希望能给其他抽样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水产品;抽样工作;存在风险;关键控制点

前言

作为水产品监督管理工作的第一步,合理的抽样是影响监测数据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检测结果真实、有效的基本前提。水产品质量安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之间建立密切联系,水产品抽样工作是水产品质量检测的首要步骤,抽样检测是否合理直接决定最后的检测结果。所以,相关抽检工作人员要加大对水产品抽样工作的重视,结合实际水产品抽样工作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抽检方案,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提高抽样工作水平。

1. 水产品抽样工作原则

水产品抽样的工作原则是要随机抽取一部分样品,并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抽检。随机原则是指对水产品随机选择应该坚守的准则。在抽样调查期间,按照随机原则行事。这是因为:其一,坚持随机原则,确保抽样调查以概率论为前提,过滤掉其中存在的主观因素等非随机因素,确保抽样结果的准确性[1]。其二,坚持随机原则,便于样本分布和总体分布基本一致,通过样本反映总体,确保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其三,坚持随机原则,减少其中存在的偏差,并将其控制在最低范围内,为相关养殖人员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2. 水产品抽样工作要素分析

如下图一:是水产品抽样工作要素。

图一  水产品抽样工作要素

2.1法

法是法律法规。水产品抽样工作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水产养殖行业标准,比如:《GB/T 30891-2014 水产品抽检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管理办法》、《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等来具体执行的。

2.2人

人是和抽样相关人员,比如:抽样人员、被抽检单位人员、执法人员等。而这其中,抽样人员必须要在专业培训后,才能正式上岗。

2.3物

物是抽样工具和相关物资设备,比如:抛网、网兜、捞网等捕捞工具,以及GPS定位器、抽样文件、化验单、送样单、付费单、封条、印章等。

2.4抽

抽是抽样,相关工作人员到鱼塘打捞各种水产品,并借助多元化的捕捞工具进行打捞,结合水产养殖行业标准,随机抽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水产品。

2.5表

表是填写的表格,包括:《抽样单》、《不留样表明》、《付费单》、《样品标签》、《产地检查记录表》等,如果遇到拒接抽检的问题,还需要填写《拒绝抽样认定表》,尽可能地按照相关工作流程实施。

2.6制

制是制样,抽取的水产品到现场进行制样。结合水产养殖行业标准要求,将制好的样品分成“检样”、“留样”、“封样”三种,用于复检。

2.7封

封是封样。将制好的样品放在不同样品袋中,贴上标签、封条,原封不动地送到实验机构。

2.8储

储是对储存,也就是保存制好的样品,在没有进行检测之前确保样品完好无损。

2.9运

运是运输。样品通过轿车、客车等交通工具,运输到实验室。

2.10交

交是交接,将完好无损的样品交给实验机构,完成水产品抽检。

3. 水产品抽样工作期间产生的风险分析

3.1沟通联系和现场起捕的风险

目前,水产品抽样工作是以当地渔业主管部门为核心,检测部门提供技术帮助,起到辅助作用,沟通联系的主体是当地渔业主管部门,其相关任务、指令通过信息市、县、乡镇依次传递给养殖人员,在此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现场样品品种和数量达不到上级要求的问题。

在水产品抽样过程中,最常见的方法是拉网捕捞,这种手段最简捷,但是因为一般鱼塘都是多混养养殖、特种养殖,起捕对水面产生不小影响,从而产生鱼伤问题,或者鱼受惊而不进食。目前,最认可的一种形式——垂钓,但是垂钓不太好实施 [2]。尤其是受到降水、日照、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影响抽检结果的准确性。在水产品抽检过程中,样品全部采用垂钓手段,因为降雨期间,温度很低,1天之内只能采到3个样品,抽样任务比较繁琐,很难保证最后的抽检效率。

3.2抽样现场起捕问题

现如今,对于鱼塘来说,大部分养殖人员采用垂钓的手段,力求将整个损失控制在最低范围之内。但是,垂钓存在起捕鱼类种类和规格要求不匹配、起捕时间不短、受到气候因素等影响,实际上,大多数鱼塘的鱼苗都是混养的,多种水产鱼类或者动物并存,在垂钓过程中,不能垂钓起的鱼是指定鱼[3]。另外一方面,垂钓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其时间不能确定,也不能有效控制其数量、种类。于是,大部分养殖人员开始采用另外一种手段——旋网,其作业面积不太宽泛,使用十分便利,深受有关部门以及养殖人员的好评。但是也有少数人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旋网作业更容易引起鱼类受惊、鱼类食欲较差等问题。对于抽检工作来说,因为水面较大,捕捞指定的鱼类具有较大的难度,需要和当地渔业主管部门进行交流,获得双方一致意见后,才进行检测。

3.3样品储存带来的风险

目前,很多样品都是通过泡沫箱加冰的形式储存的。一般来讲,外出采样时间比较长,基本上维持在2—3天。具体来说:白天正常取样品;晚上使用冰箱储存样。但是冰箱冷冻也会有一定弊端,冰箱一直处于开关状态下,冷冻效果较差。再加上一般冰箱都是为了方便做饭而使用的,在缺少及时交流的状态下,一旦样品丢失,第一时间不知道找谁负责。除此之外,对于第二天样品的取用,是由不同部门管理的,他们会优先考虑自身的休息时间,很容易耽误二次采样工作。

4. 水产品抽样工作的关键控制点分析

4.1建立完善的沟通联系机制

在对水产品进行抽样的时候,一旦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在第一时间向当地渔业主管部门报告,制定切实可行的沟通联系制度,加深彼此之间的交流、沟通,在水产品抽样之前,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提前确定抽检信息,提早确定指定鱼类的品种和数量,对于抽样期间存在的主要问题要及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对策,提前做好起捕和暂养工作,节省大量的时间、精力,增强水产品抽样工作效率。

4.2规范样品移交和管理

封袋后的样品最好放在超低温或者冷冻地方保存,确保样品在送到实验室之前不会出现腐烂、变质等问题,在必要情况下,多和接收人员进行样品的交接。当然,如果不能亲自送到检测部门时,将样品装在泡沫箱里,由抽样人员填写样品移交记录并进行签字,确保其不会出现问题后,再将其转移给检测机构。

接收人员要按照《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水产品抽样规范》等标准,重点检查抽样信息是否填写正确、样品种类是否满足其指定要求、样品签封流程是否完善等,如果样品和抽样清单中不满足国家规定的标准,都应该将其退回[4]。建议在样品移交过程中,抽样人员签字、盖章,完善整个检测流程。

在样品流转过程中,还应该保留详尽的记录,方便日后进行精准的检查。在此过程中,还应该保留唯一性标识。样品最好储存冷冻柜中,用于测试前样品以及留样样品的存放,二者需要分区放置,防止发生混淆问题。存放样品的冰柜要保持低温状态,即使在停电状态下,也能更好地保存样品;但是,如果停电时间过长,要马上将样品转移。

4.3加强抽样人员业务培训

抽样人员培训手段多样,包括集中授课、远程电话、视频指导、现场传授等手段。培训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抽样前的准备工作。结合抽样任务,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确定抽样方法、地点、数量、时间、人员以及样品编号、制备要求、运输和交接等细则,并对抽样人员进行明确分工,并制定妥善的抽样方案。第二,准备抽样用品和工具。包括任务下达通知单、抽样单、封样单、样品抽取和制备的各种工具。第三,抽样要求。严格按照《水产品抽样规范》(GB/T 30891-2014)、《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工作暂行规定》(农办渔[2009]18号)等相关要求进行抽样。第四,样品管理和运输要求。水产品样品要求冷藏或者冷冻防腐,准备合适的运输工具和冷冻设备,谨防所抽取的样品在运输途中腐烂、变质。

5.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推动水产养殖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完善水产品质量监管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并制定完善的质量监管计划。水产品抽样工作作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有效措施,在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水产品抽样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为了保证检测结果更精准,必须要准备齐全配套工具、设备,才能提高水产品抽样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玲, 李云, 刘天密,等. 探析抽检分离后水产品抽样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J]. 现代食品, 2021,000(15):333-334.

[2] 徐倩云, 艾舜豪, 高祥云,等. 鄱阳湖流域水体和水产品中苯酚的暴露特征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估[J]. 环境科学, 2021, 42(23):147-1478.

[3] 张维, 聂民娜, 刘旭阳,等. 保定市市售水产品中15种元素污染状况及健康风险评价[J]. 职业与健康, 2021, 37(17):104-105.

[4] 王胜, 孙言凤, 肖永华,等. 2011—2020年W市市售水产品中4种违禁渔药污染状况及暴露风险评估[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1, 12(24):27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