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健门诊中应用对护理工作效率及儿童治疗顺从性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儿童保健门诊中应用对护理工作效率及儿童治疗顺从性的影响

胡开萍 ,文秋然(通讯作者)

永川区妇幼保健院  402160

【摘要】目的:探析儿童保健门诊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护理工作效率及儿童治疗顺从性的影响。方法:收治100例我院保健门诊的儿童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是对照组,一组是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比两组儿童的护理工作效率、儿童治疗顺从性。结果:观察组儿童治疗顺从性与护理工作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情绪评分在干预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保健门诊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不仅可以提升护理工作效率,也可以促进儿童治疗顺从性的提高,改善儿童的不良情绪,值得推荐。

【关键词】儿童保健门诊;人文关怀护理模式;护理工作效率;儿童治疗顺从性

导语

随着时代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儿童疾病发生率有明显提升,儿童健康体检工作也变得愈加重要。儿童保健门诊是儿童疾病治疗及体检的关键场所,其对儿童身体健康有较大支持作用。但是保健工作开展过程中,经常发现儿童有不配合以及焦虑情绪等,影响保健门诊工作的顺利开展。人文关怀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且优质护理模式,其在较多疾病中均获得看良好应用效果。本次将收治的100例儿童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常规护理以及人文关怀护理模式,探究儿童保健门诊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护理工作效率及儿童治疗顺从性的影响,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治2019年10月到2021年3月100例我院保健门诊的儿童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是对照组,一组是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20例、女30例;年龄2岁~12岁,平均(7.00±2.94)岁;观察组男21例、女29例;年龄2~13岁,平均(7.50±2.88)岁;将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常规资料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可参与比较。纳入标准:对本研究实施意义、方法及实施中的义务和权利,均有明确了解,且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沟通能力正常。排除标准:精神疾病病史儿童。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

常规护理需要对儿童或是家属实施必要口头指导,使其掌握保健知识,并观测儿童的临床症状以及各项生命体征,将其存在的异常及时解决。

观察组:人文关怀护理模式。

首先需要为儿童创建良好护理氛围,主要是通过护理人员对家属、儿童态度的了解,掌握护理情况,并保证护理语言简洁、态度温和,让儿童与家属熟悉门诊环境,减轻其对环境的陌生感。还应在健康检查前做好充足的准备,从儿童进入门诊确认健康体检开始,护理人员需要积极提供帮助。针对紧张或是注意力不集中儿童,需要用儿童玩具以及动漫等让儿童注意力集中,改善其不良情绪,保证体检与智力测评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检查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儿做好各项检查的细节,给予其关怀,增加肢体抚慰,使其愿意主动配合保健工作。在检查之后,护理人员针对儿童可能存在疾病实施必要的健康指导,提醒其应纠正不良饮食与生活习惯,并对处于不同阶段的儿童实施评估,制定保健计划,促进儿童各个方面均衡发展。

1.3 检查指标

(1)两组护理工作效率与儿童治疗顺从性。

儿童治疗顺从性分为完全顺从、部分顺从以及不顺从。顺从性是前两者占比率之和。

(2)两组不良情绪。

不良情绪评估以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为主,评分越高,焦虑与抑郁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计数资料行t检验、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两组护理工作效率以及儿童治疗顺从性

观察组的护理工作效率以及儿童治疗顺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两组护理工作效率与儿童治疗顺从性(n,%)

组别

例数

工作效率

儿童治疗顺从性

完全顺从

一般顺从

不顺从

顺从性

观察组

50

49(98.00%)

36(72.00%)

12(24.00%)

2(4.00%)

48(96.00%)

对照组

50

36(72.00%)

9(18.00%)

26(52.00%)

15(30.00%)

35(70.00%)

X2

13.255

11.977

p

0.001

0.001

2.2两组保健门诊的儿童的不良情绪

观察组的不良情绪评分在护理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不良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2.

表2两组保健门诊的儿童不良情绪评分(±s,分)

组别

例数

干预前焦虑

干预后焦虑

干预前抑郁

干预后抑郁

观察组

50

70.96±10.62

35.62±5.88

70.96±10.52

39.62±10.25

对照组

50

70.69±11.56

60.52±10.33

70.35±10.32

59.85±13.11

t

0.122

14.813

0.293

8.596

p

0.903

0.001

0.770

0.001

3 讨论

儿童保健门诊工作的开展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专业技能,且提升儿童配合度,这对保健工作安全且顺利开展有一定意义。应在工作开展的同时,结合有效护理,常规护理在儿童保健门诊部门的应用,对护理工作效率提升有较大作用,但是作用有限。人文关怀护理模式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其通过有效护理迅速创建良好护患关系,增加儿童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提升护患质量,促进儿童治疗顺从性以及护理工作效率提升。通过转移注意力方式改善儿童的紧张情绪以及恐惧情绪,减少儿童对自身健康过度关注,降低其逆反心理,促进保健工作的安全进行。

综上所述,儿童保健门诊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不仅可以提升护理工作效率,也可以促进儿童治疗顺从性的提高,改善儿童的不良情绪,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李杰,唐省三,潘胜茂,温李滔. 人文关怀在流动儿童保健中的实践与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3):19-20.

[2]龙薇. 流动儿童保健服务利用效果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20,18(10):96-97.

[3]曹慧中. 在医院做产前检查:生育文化变迁的人类学研究[D].南京大学,2019,16(10):59-61.

[4]陈曦. 儿童医院门诊部室内公共空间的设计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9,18(10):85-87.

[5]万伟伟. 基于成分分析构建北京市社区中医师服务能力评价指标模型[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18(14):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