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疏肝安神汤联合揿针治疗缺血性卒中合并郁证的临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自拟疏肝安神汤联合揿针治疗缺血性卒中合并郁证的临床应用

王萌嘉 ,王丽哲 ,那超 ,刘延东 ,易志宏 ,王芳

哈尔滨工业大学附属黑龙江省医院   黑龙江省  150036         

【摘要】目的:分析自拟疏肝安神汤联合揿针治疗缺血性卒中合并郁证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40例缺血性卒中合并郁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计数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自拟疏肝安神汤联合揿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睡眠质量、郁证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PSQI、HAMD评分差异甚微(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SQI、HAMD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疏肝安神汤联合揿针治疗缺血性卒中合并郁证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自拟疏肝安神汤;揿针;缺血性卒中合并郁证;临床治疗效果

缺血性卒中合并郁证是指患者在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后,由于精神压力较大,躯体功能障碍等,导致患者出现抑郁情绪。据临床数据统计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发郁证的概率为25-33%,并且在患者卒中发生后3个月内患者发生郁证的风险最高。临床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常采用西医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且不良反应及药物依赖比较严重,而给予中医疗法,能明显降低患者不良反应,本文将对自拟疏肝安神汤联合揿针治疗缺血性卒中合并郁证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40例缺血性卒中合并郁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计数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年龄47~76岁,平均(62.34±1.33)岁;病程3~16个月,平均(9.54±1.29)个月;观察组:男11例,女9例,年龄46~77岁,平均(62.29±1.29)岁;病程3~15个月,平均(9.61±1.31)个月;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口服,早晨、中午各1片,连续服药8周。

观察组:给予自拟疏肝安神汤联合揿针治疗。自拟疏肝安神汤方剂组成:柴胡15g,川芎20g,当归20g,酸枣仁20g,莲子10g, 茯神15g,佛手15g,沉香10g,远志15g,甘草5g,汤剂由黑龙江省医院中药房代煎,水煎服,每日1剂,每剂煎煮汁300ml,分两次服,约150ml/次,早晚各1次,4周为一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

揿针埋贴,选择穴位:足三里、三阴交、内关、中脘、太阳、安眠、翳风。埋针方式:患者取仰卧位,在选定穴位处用 0.5% 碘伏消毒针刺部位皮肤后待干,揿针刺入穴位,留针期每日自行按压3~4次,每次按压时间在5~10min。2天更换1次,14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效果。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依据中医症状积分,采用尼莫地平计算法评判临床疗效,疗效指数=(治疗后得分-治疗前得分)/治疗前得分×100%。疗效指数≥50%为显效;25%≤疗效指数<50%为有效;疗效指数<25%为无效。

(2)观察患者睡眠质量及郁证情况,前者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分值0-21分,分值与患者睡眠质量呈负相关;后者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分值为0-96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郁证情况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计数资料行t检验、X2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临床疗效[n(%)]

分组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20

9(45.00)

4(20.00)

7(35.00)

13(65.00)

观察组

20

13(65.00)

6(30.00)

1(5.00)

19(95.00)

X2

-

-

-

-

3.906

P

-

-

-

-

0.048

2.2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及郁证情况

治疗前两组PSQI、HAMD评分差异甚微(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SQI、HAMD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降低(P<0.05)。见表2。

表2:睡眠质量及郁证情况(±s,分)

分组

例数

PSQI评分

HAMD评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20

14.48±2.33

9.37±1.56

31.54±4.47

21.45±3.37

观察组

20

14.52±2.29

7.54±1.27

31.62±4.51

15.43±2.26

t值

-

0.055

4.068

0.056

6.635

P

-

0.957

0.000

0.955

0.000

3 讨论

缺血性卒中合并郁证是指患者在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后,由于精神压力较大,躯体功能障碍等,导致患者出现抑郁情绪。据临床数据统计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发郁证的概率为25-33%,并且在患者卒中发生后3个月内患者发生郁证的风险最高。缺血性脑卒中是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一种,其发病率为86%,也是造成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缺血性卒中患者合并郁证后,其致残和致死率也非常高,因此该类患者要及时防治。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我院对该类患者给予自拟疏肝安神汤联合揿针治疗。

自拟疏肝安神汤方中柴胡可疏肝解郁,解表退热,升举阳气;当归具有补气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效;茯神具有宁心安神之功;酸枣仁可通利血脉,清虚热;莲子具有补脾止泻,养心安神、益肾涩精之功;川芎活血行气,开郁燥湿;佛手可疏肝理气;沉香具有降逆气、安心神的功效;远志有定心气、止惊悸、益精之功;甘草具有清热解毒,补脾益气,调和主要之功效,诸药合用具有疏肝解郁,定心止惊,开郁燥湿,益气安神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自拟疏肝安神汤方中药材科学配比,具有改善脑组织血液循环,增加血容量,抗血小板聚集等效果,也具有镇静安神,帮助睡眠的效果,同时还可增强患者免疫力,抗抑郁,抗炎等作用。

揿针是一种新型的皮内针,能够长时间对皮下神经及腧穴形成刺激,调节经络及脏腑的机能,是一种将静留针法转变为动留针法的方式,其目的是对腧穴进行持续性的刺激,帮助机体调和气血、平秘阴阳。揿针治疗是选取足三里穴能够起到健脾理气,调和气血之功效;中脘穴与足三里相互配合,可疏肝解郁、健脾安神;针刺三阴交可运气健脾,与足三里配合可升举脾之阳气,降逆胃之浊气;针刺内关穴可安神解郁;针刺翳风穴可祛风通络,通窍聪耳,调气降逆,苏厥醒神;太阳穴和安眠穴是经外奇穴,可调畅情志,安神宁心,镇静催眠。上述诸穴合用具有调节阴阳,安神解郁,疏通经络气血之效。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观察组患者PSQI、HAMD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将自拟疏肝安神汤与揿针治疗相结合,能同时达到抗血小板聚集,提高免疫力,镇定,安神的效果,可进一步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自拟疏肝安神汤联合揿针治疗缺血性卒中合并郁证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包天极,王莉.温胆汤加味辅治痰气互结型消渴合并郁证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7):20-22.

[2]陈丽兰,简小兵,李慧枝.补气养阴疏肝汤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郁证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19,35(1):28-30.

[3]郭学泉,高巍.解郁安神汤联合普通针刺治疗肝气郁结型郁证32例[J].中医研究,2019,32(7):19-20.

[4]莫换好,刘育清.疏肝安神汤配合针刺疗法治疗女性更年期失眠的疗效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3):50-51.

[5]张春霞,张望杰,杨秀双.疏肝安神汤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及对血清5-羟色胺多巴胺水平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10):1718-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