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仿真情景模拟案例库的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仿真情景模拟案例库的建设

于红虹¹,郝岚²(通讯作者),邱莉¹

1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福州,350122

2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0 医院福建福州350001

摘要:建设优质的仿真教学案例库是妇产科护理学改革的重要措施。本文对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案例库的构建方法进行了总结,旨在促进仿真情景模拟教学案例库的建设,并积极在实践教学中进行推广应用,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仿真情景模拟案例;妇产科护理学

护理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护理学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积极开展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的改革研究,培养学生具有初步运用评判性思维和临床决策的能力 [1]。《妇产科护理学》是护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非常重视对学生专科实践能力的培养。因为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内容的特殊性,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护理学发展的需求。案例教学法 [2]是指将临床中的切实存在的情景进行典型化处理,形成利于学生思考剖析和决断的教学案例,并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探求客观事实,以此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 。在《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建设仿真情景模拟教学案例库,并应用于教学可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培养临床思维以及团队协作。现将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仿真情景模拟案例库构建及应用介绍如下。

1 仿真情景模拟案例库的构建

1.1 成立与临床紧密协作的案例建设小组

   本课程注重理论结合实践,因此案例建设小组成员包括具有多年临床工作经验的妇产科护理专家、多年妇产科专科护理教学经验的专职教师,理论结合实践。案例建设小组中临床一线护理人员3人,均从事妇产科护理工作15年以上,具有本科以上学历 、副主任护师及以上职称;专职教师3人,博士1人,硕士2人,2人从事妇产科护理教学工作10年以上。

1.2  案例库建设

首先结合临床工作实际,结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集体讨论本次案例库建设的原则。要求必须情景仿真、专业信息真实、专科特色明确、体现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与情景可拓展等原则。

其次讨论案例库建设的范围。小组成员对妇产科护理临床工作岗位能力需求、课程教学大纲、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等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必须要在案例中体现的知识点、技能以及能力等范围。将需要学习并考核的专科护理技术设计到有情景的案例中,让学生体验临床护士的角色进行学习、接受考核,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以及与职业综合素质的目标。

第三讨论案例格式并进行初步建设。为规范案例建设,保证案例建设质量,讨论制定案例编写格式和内容标准。明确以案例为载体,参考临床实际营造仿真情景案例氛围。案例内容完整,紧扣教学目标,包含相关基本信息,让学生在临床仿真情境中进行分析与实践,体现整体护理以及相关人文关怀等内容。案例包括基本信息、教学目标(含情景目标、技术目标、其他目标)、情景进展概述、反思问题等部分。

问题设置结合临床实际情况,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在进行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发散思维,考虑多种可能。制定格式之后,按照1临床+1教学的模式进行人员分工,完成初稿编写及自查,之后进行交叉审核,对案例进行集体讨论修改之后,邀请专硕一年级研究生进行试用,对案例的科学性、代表性等进一步探讨,最终形成案例库雏形。

 第四讨论确定案例电子化建设以及教学实施方案、评价标准,以及对课程评价带来的改革。积极组织完成案例库的电子化建设,包括拍摄教学视频、进行虚拟仿真建设等。结合临床进展完善技能操作考核标准,完善形成性评价内容。考核要对体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如技能、人文、健康教育能力及理念、临场应变能力等。

2 仿真情景模拟案例库在本科生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2.1 对象

结合案例库建设周期,在妇产科护理学课程授课过程中,便利抽取2016级和2017级护理学专业学生分别为对照组251人和观察组253人。 2016级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完成实践教学,2017级学生为观察组,采用仿真情景模拟案例进行实践教学。两组在年龄、性别及平均成绩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2.2 实施方法

两组学生均在大三上学期进行《妇产科护理学》课程的学习,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学时、教学场地及教学设施等相同,对照组采用教师演示、学生练习,然后考核评价的方式。观察组则应用仿真情景案例库相关内容进行学习,具体如下:(1)指导学生提前进行分组以及明确分工。(2)通过网络平台分享可以学习的技能教学视频等。(3)提前一周给出案例,请学生按组完成以下任务——分析案例,找出问题,角色分配,实施操作来解决相关问题。(4)课堂上教师对护理技术操作进行演示讲解,学生练习,相关案例的小组成员演练,师生评价。(5)课后反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进一步完善相关互动,尤其是对演练小组的评价和听取学生的自我评价。(6)将形成性评价结果进行整理登记。

2.3 教学效果

通过以下方法和指标进行评价:(1)技能考核:对学生的相关技能结合评分标准进行客观评分。(2)教学反馈:获知学生对评教情况;组织学生代表进行小组访谈,让学生从各方面进行评价,包括引导主动学习、激发学习兴趣、锻炼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人文关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多方面。两组学生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无显著差异,两组学生对实践课教师评价均优秀,无显著差异,在质性访谈中观察组学生普遍认为仿真情景案例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在自主学习、团队协作、有助于建立临床思维。(3)教师反馈:实践课教师反馈观察组学生学习学习更主动,在实践过程中人文关怀体现的更好;小组成员能够及时补缺补漏,有较好的应变能力。

3 讨论

3.1 案例库建设注意事项 (1)案例内容难度应适宜,既不能过于复杂使学生产生挫败感,不利于学生深入思考,但是又要有一定思考空间才有利于学生锻炼临床思维。(2)案例应具有代表性,选择临床妇产科护理工作常见的典型案例,将专科护理技能溶于其中,既能评价学生的护理技能操作,又能综合评价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应变处理能力等素质。

3.2案例应用效果良好(1)两组学生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无显著差异,这可能跟学生实践练习的时间有限有关,之后可以通过开放实验室等方式进行进一步改进。(2)学生评教良好体现出课程组教师与临床教师紧密合作,在临床能力、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课堂设计、教学经验等方面进一步提高。(3)培养临床实践能力是护理人才培养的首要核心能力,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形成性评价可以及时反馈、更好的指导与促进学生学习[3]。仿真情景案例的应用使教与学的过程及时反馈,教师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护患沟通等多方面进行反馈,促进学生学习;学生自评和互评可以让教师更好的对全部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有助于下一阶段的教学工作开展。

参考文献

[1] 淮盼盼,王金玄, 金瑞华等,标准化案例库在护理本科生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20,34(9):1632-1634.

[2] 崔 娟 ,王杰敏,杨 科等 基于案例教学法建设的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高级护理实践导论》案例库的应用及探讨[J].中西医结合护理,2020,6(1):161-164.

[3] 李世博,付馨瑶.护理教育中形成性评价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才智.创新教育,2017,65.

作者简介:于红虹(1981-06-),女,土家族,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护理教育。

*课题来源:福建省教育厅“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本科高校教改专项课题(在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建设仿真情景模拟教学案例库的研究 );编号: FBJG2018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