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血流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及血压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提高血流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及血压影响

陈寿坤 ,李艳玲

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   650041

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的影响因素及证候特征。方法选取20211月-20221月于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80例,根据透析期间是否发生低血压分为观察组(有低血压者40例)和对照组(无低血压者40例)进行横断面研究。分析2组患者性别、年龄、BMI、是否合并糖尿病或冠心病、血流量、平均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率、超滤率、透析前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血尿素、PTH、肾素的差异性。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透析中低血压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提高血流量进行干预可改善患者的内瘘血流量,减少内瘘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关键词:血流量;维持性血液透析;血压影响

引言

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重要方法,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的重要血管通路,具有操作简单、维持时间长、损伤小等优点。但由于建立血管通路需频繁对患者进行穿刺,加之受护理人员穿刺操作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易导致患者出现多种严重的并发症,缩短血管通路的使用寿命,继而影响透析效果,因此,予以血液透析患者优质的护理干预非常必要。基于此,本研究探讨提高血流量对血液透析患者内瘘血流量、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可配合血压监测的80例患者。入选标准为(1)年:龄大于18岁,小于85岁。(2)维持性规律血液透析大于3月。(3)无急性感染。(4)无急性心功能不全。(5)透析前已行人体成分分析仪(BCM)检测。每次透析超滤量小于干体重5%,且小于BCM检测中的水剩余(OH)值。所有患者使用费森尤斯4008NG和5008S透析机及FX系列透析器接受规律血液透析或血液透析滤过治疗,2~3次/周,4h/次。透析中设定血流量200~300ml/min,透析液流量500ml/min,温度36.5℃,透析液钠离子138mmol/L,钙离子1.5mmol/L,钾离子2.0mmol/L,透析前均根据凝血情况以一定剂量的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抗凝。

1.2方法

护理人员向患者宣教动静脉内瘘穿刺护理的事项及注意要点,嘱患者自行规避风险,并向患者及家属宣教内瘘相关并发症,指导其正确触摸瘘管波动、震颤情况的方法,及时发现内瘘皮下血肿与低血压,并给予早期干预;进行内瘘穿刺前,护理人员应评估患者的瘘管状态,以熟练的操作技术进行穿刺,尽量减少盲目多次进针,穿刺结束后,在穿刺部位覆盖纱布,用中指与示指压迫穿刺部位,以穿刺部位不出血且能触及血管震颤为宜,透析结束后24h内,可用温热毛巾对瘘管进行热敷,需要注意的是,在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过程中,应观察其情绪状态,向其讲解成功康复的案例,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应用电磁波治疗仪(江苏亿家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L-I-9A型)进行干预:照射前,告知患者照射的目的、意义,嘱患者积极配合;照射时,打开治疗仪开关,调节治疗仪与瘘管的距离在20~30cm,调节照射温度,以患者感受温热能够耐受为宜,1次/d,40min/次。

1.3观察指标

每次透析时记录透析前后、透析开始时及透析中每1h血压、心率。根据设计的记录表录入患者的性别、年龄、BMI、是否合并糖尿病、冠心病等。同时登记试验研究期间6次透析的平均血流量、平均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率(IDWG)、超滤率等。同期抽血记录1次透析前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肾功能、PTH、肾素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本资料

观察组(有低血压患者)和对照组(无低血压患者)在性别、BMI、血流量、IDWG、超滤率、透析前血清白蛋白、血尿素、血肌酐、PTH、肾素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在年龄、合并糖尿病或冠心病、透析前Hb存在统计学差异(见表1)。

表1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基本资料([x±s),n(%)]

项目               BMI          超滤率          血流量         尿素          肌酐         肾素

观察组(n=40) 24.20±3.67   511.31±196.94   250.48±23.57  24.07±5.22   880.86±205.91   1.41±0.34

对照组(n=40) 22.20±3.87   552.53±238.17  262.08±27.81  23.34±5.70   896.00±225.88   1.52±0.52

P                0.991          0.320          0.308          0.612         0.970         0.093

项目          年龄(≥60)    性别(男)    糖尿病     冠心病    IDWG    Hb      白蛋白    PTH

观察组(n=40)  16(40%)      26(65%)      12(30%)   10 (25%)  6(15%)   14(35%)   10(25%)    20(50%)

对照组(n=40)   8(20%)       22(55%)      4(10%)     2(0.5%)   8(20%)    8(20%)   10(25%)   16(40%)

χ2                5.989        1.386         7.714     16.783   0.638      4.859    0.007     2.646

P                  0.014       0.239         0.005       0.00    0.425     0.028     0.935      0.104

2.2透析低血压独立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以IDH为因变量,以表1中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年龄、合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及透析前血红蛋白4项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冠心病、贫血是低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透析低血压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n=210)

B         Waldχ2         P         OR

年龄     0.793       4.148        O.O42      2.210

糖尿病   0.334        0.485       0.486      1.396

冠心病    2.009       10.898       0.001     7.456

血红蛋白  0.867       4.313        0.038      2.381

3讨论

当前,临床上常采用血液透析的方式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动静脉内瘘作为重要的血管通路,对其的日常维护要求较高;且内瘘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内瘘失功,影响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不利于患者预后。临床常规护理的内容单一,虽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内瘘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满足血液透析患者基础的护理需求,但该方法缺乏针对性,在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方面的效果不甚理想。在电磁波治疗仪对机体局部组织进行照射时,可利用其产生的热效应提高血液温度,促进血管扩张,松弛痉挛的血管平滑肌,从而加快血液流动速度,增加内瘘血流量,减少内瘘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电磁波治疗仪的治疗板是由富含多种人体所需元素的涂料涂制而成,其产生的生物反应可提高机体酶的活性,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促使炎性渗出物被快速吸收,进而利于减轻炎性水肿,缓解局部水肿,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加快伤口愈合。相关研究也提示,低白蛋白血症可降低患者应激反应能力,使患者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血液透析过程中,因溶质被快速清除,血浆晶体渗透压短时间内明显降低,造成血管内外渗透梯度差形成,更易造成血压降低。因此,对于营养不良的贫血患者应尽早纠正营养状态,以减少透析低血压发生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血液透析患者提高血流量进行干预可改善患者的内瘘血流量,减少内瘘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浦坚,林菊,张俊峰,沈炎,邱岭,刘晓斌.血泵流量和动静脉瘘血流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和心功能的影响[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9,19(12):912-916.

[2]李红梅,郭东花.提高血流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及血压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07):46-47.

[3]吴彬,曹国栋.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与感染的影响分析[J].人人健康,2018(24):282.

[4]赵立琳,赵文,李双飞.高血流量与高透析液流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及营养状况的影响[J].内科,2018,13(05):698-700.

[5]刘镭,刘力,许晓华,林庆陕,熊初琴,李姝娜,王双双,董振宇.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18,4(04):317-320+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