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中西医结合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痔疮中西医结合治疗

勾成敏

盐亭县人民医院    四川绵阳    621600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痔疮疾病十分常见,该病在临床中被纳入肛肠疾病范畴,且在肛门疾病中排名第一位,具有较高发生率,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其中青壮年更甚,对患者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等多个方面均可产生程度不一的影响,必须积极对症治疗。

一、痔疮疾病分类

痔疮以痔核脱出、出血等为主要的临床表现。痔疮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确切,但目前普遍认为,该病是因为肛垫下移、病理性肥大增生,静脉丛的病理性扩张、血栓形成所致。依据不同的发生部位,可将该病分为不同类型,即外痔、内痔以及混合痔。其中内痔发生于齿状线以上,肛垫的静脉丛、支持结构与动静脉吻合支出现移位或病理性增生,在临床最为常见。外痔发生于齿状线以下,痔外静脉丛血栓形成或病理性扩张,肛缘皱襞皮肤发炎、肥大、结缔组织增生或血栓瘀滞而形成的肿块。而混合痔具体是指内痔经丰富的静脉丛吻合支与相应部位外痔互相融合。

二、中医与痔疮

1、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痔疮主要的病因病机为患者饮食不节、久病、便秘、脏腑虚弱、过度劳累以及外邪入侵而引发,此外情志不畅、遗传以及妊娠、房事过度、月经不调等因素也可作为该病的重要诱因。

2、中医常用治疗方案

(1)中药内治法。该法主要通过辨证施治将疾病分为不同证型,分别为湿热下注型、脾虚气陷型以及风伤肠络型。①湿热下注型:该型病患主要以口干不欲饮,口苦,小便黄,便量多、血色鲜,痔核嵌顿脱出,疼痛、肿胀、坏死、糜烂,脉滑数,苔黄腻为主要表现。治疗时应以利湿、清热、止血为主要原则,推荐止痛如神汤加减方,药方组成包括:防风、苍术、血竭、黄芩、槟榔、生蒲黄、泽泻、黄连、当归尾、皂角刺、秦艽、桃仁、黄柏。 ②脾虚气陷型:该型主要表现为面色少华,乏力,神疲,大便色淡红或鲜红、带血,痔核脱出,肛门坠胀,脉弱、苔白、舌淡。治疗时应以温中、益气、健脾为主,可选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方,组成:党参、陈皮、生地黄、甘草、大蓟、白术、槐角、炙黄芪、炙升麻、地榆、炒柴胡、当归。 ③风伤肠络型:此型主要表现为大便滴血、带血,秘结,可喷射而出,血色鲜红,口干,苔黄,舌红,脉数。治疗主要原则为凉血、清热、祛风,可采用凉血地黄汤加减方,以枳壳、黄芩、生甘草、炒槐花、炒荆芥穗、当归、生地黄、地榆炭、天花粉、金银花、赤芍组成。(2)中药外治法。该法包含众多方案,在痔疮领域中的治疗优势比较独特。①针灸法:中医针灸治疗具有可靠,安全,操作简单,以及可以快速起效,不会使患者产生明显痛苦等优势。在采用该法治疗痔疮时,大体上又可分为四种方法,包括针刺、挑刺、火针以及电针。一般情况下,以针灸治病时常选择大肠腧、承山以及长强等阳经局部穴位,很少涉及经络辨证。②塞药法:可采用麝香痔疮栓纳肛为病患治疗。研究表明,应用麝香痔疮栓纳肛能够使痔静脉回流加速,将痔疮症状减轻,同时有效防止并发症。 ③敷药法:可采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外敷,该药具有燥湿、活血、清热、消肿等作用,仅需在患处直接涂抹药膏即可使痔疮症状缓解,将患者痛苦减轻。④熏洗法:痔疮熏洗液可发挥为患者镇痛、抗菌、抗炎、止血的效果,有利于较好的控制和改善临床症状。另外,还可以将赤石脂、石榴皮、五倍子、荆芥、乌梅、明矾等中药水煮后坐浴熏洗。不同证型患者也可在医生指导下辨证开方,比如脾虚气陷型,可以用陈皮、白术、党参、黄芪、当归、柴胡、升麻、炙甘草等中药材开具补中益气汤熏洗,有利于为其升提、益气、补中、固脱;湿热下注型,可采用柴胡、木通、龙胆、栀子、地黄、当归、黄芩、炙甘草、车前子等中药材开具龙胆泻肝汤熏洗;脾虚气陷型,可通过将熟地、白术、白芍、人参、炙甘草、川芎、茯苓、当归等中药材水煮后制成八珍汤坐浴熏洗。一定要注意,为了防止由于用药不当而引发过敏等反应,患者万不可私自购买相关中药自行煎水后坐浴熏洗治疗,同时建议日常生活中清淡饮食,均衡膳食,多食用新鲜的蔬果,避免便秘。

三、西医与痔疮

1、西医病因病机

目前临床还未完全阐明西医对痔疮的病因病机,主要以肛垫下移学说、静脉曲张学说以及细菌便秘学说等为主。然而,大多数学者认为,门静脉高压、直立体位、感染、肿瘤、生理缺陷、便秘、遗传以及妊娠分娩等因素均与痔疮疾病存在一定关联。

2、西医常用治疗方案

(1)保守疗法:该法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如果患者既往未表现出相关症状,或是轻微症状,一般无需特殊治疗;若患者症状级别为Ⅰ级、Ⅱ级,可借助相关药物使症状消除或减轻,其中地奥司明应用率较高,有利于加速患者淋巴回流,使其静脉张力提高,并有效抑制炎症,收获较好效果。(2)手术疗法:该法常应用于Ⅲ级、Ⅳ级中重度痔疮病例中,也是西医治疗痔疮的主要手段。血栓外痔剥离术、痔单纯切除术以及吻合器固定术等均为目前临床常用的手术术式,其中以最后一项疗效更为理想,且应用率更高,该法又可细分为若干个手术术式,包括RPH(自动痔疮套扎术)、PPH(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以及SPH(吻合器痔上黏膜固定术)等。研究证实,在为Ⅲ级、Ⅳ级内痔病患治疗时,PPH治疗可取得显著效果,且不会出现明显并发症。除了上述疗法外,西医治疗痔疮还可以采取其他前沿方案,比如电脑治疗仪、冷冻治疗、激光治疗以及红外线治疗等,但受到技术操作不佳、并发症多、疗效差、潜在风险未知等多种因素限制,在临床中并不常见。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疮

中西医结合治疗主要是联合应用中医、西医治疗手段,不仅可以使治疗方法更加的多样化,还可以取得更为明显的应用效果,使两种疗法的优势均充分发挥出来。有学者分别将中药熏洗+痔疮套扎术应用于痔疮病例中,结果发现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无论在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治疗总有效率或是创面愈合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证实了该法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还有研究先为170痔疮患者采用西医手术治疗,然后采用消肿活血定痛汤并辨证加减治疗,结果显示治愈率为98.23%(共167例治愈),且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肛门狭窄、畸形或失禁等严重并发症,仅有伤口肉芽增生1例、水肿3例、尿潴留7例,患者住院平均时间为(9.43±4.62)d,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中西医结合疗法的疗效与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