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电脑前如何保护眼睛 中医教你这样做全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久坐电脑前如何保护眼睛 中医教你这样做全科

杨超

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卫生院   四川成都 610000

对于现代人来说,使用手机、电脑来办公、娱乐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特别是都市白领,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长期依赖于电脑办公,每日至少有5小时坐在办公室电脑桌前。眼睛在短时间内一直盯着电脑屏幕,长此以往,容易发生用眼疲劳,使得眼睛胀痛、眼眶压痛、视物模糊、干涩畏光等症状出现。

对于长期久坐于电脑前的人群来说,用眼过度始终是待解决的一大健康问题。一方面,工作对电脑的需要要求人们长期高强度用眼;另一方面,每日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使得久坐人群对于眼部护理投入的时间经历有限。

现代医学针对用眼疲劳,主要采取的是一种对症支持治疗。临床医生会建议患者改正不良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期使用电脑、手机。同时,针对眼睛胀痛的情况,可以使用山崀菪碱等调节眼部平滑肌,调节平滑肌的痉挛;针对眼睛的干涩、疲劳,临床上可以部分使用人工泪液来润滑、湿润眼球,缓解干涩症状。而针对近视、斜视等原发病引起的眼睛不适、疲劳,则需要患者及时前往医院眼科就诊,配合眼科医生的治疗,必要时可通过手术的方式治疗眼部的原发病。

中医中药是我国传统优秀医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医治疗各类疾病临床经验丰富。除却上述的治疗方法,中医针对长期久坐于电脑桌前的人群护眼,有什么特色的方法吗?其具体效果到底如何呢?接下来我们将一一揭晓。

中医护眼方法多种多样,体验过的患者反馈其疗效显著。中医保护眼睛的特色方法包括传统中医护眼操、中药汤方、中医食疗等。

  1. 中医护眼操

我们从小学起便习惯在课间练习眼保健操来护眼。事实上,眼保健操根源于中医传统七大护眼操。中医护眼操以中医的经络学为理论基础,通过手部刺激眼周及与眼相关的经络上的穴位,达到护眼和保健的功效。其具体内容包括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穴、揉风池穴、按精明穴、点按光明穴和养老穴。

中医上以眼睛之上的额称为“天门”,那么“开天门”就是用两手拇指的指腹,从人的眉心慢慢呈垂直线推到发际线之前。“推坎宫”则是施术者使用两手拇指的内侧面,从中间眉心呈水平面均匀、缓慢地拉动至眉梢。一般来说,“开天门”和“推坎宫”要联合使用效果更佳。每日练习2次,每次推动50遍,可以达到醒神明目的功效。

太阳穴位于人体的头部侧面,眉梢往后大概一个厘米左右可以摸到一个凹陷处,那就是太阳穴。而风池穴在人体的后颈部,我们顺着头向下摸,可以在头和颈部的连线两侧摸到一个凹陷,那就是风池穴。睛明穴则在人眼眶内部,顾名思义,是让人眼睛清澈明亮的一个穴位。它在靠近鼻根上方,眼内角上方的一个凹陷。光明和养老则分别在人体的小腿和前臂上,对于不具备中医知识的人群来说取穴稍微难度大一些。传统中医认为,这些穴位都与人体的眼睛密切相关,我们可以通过每日有规律、有节奏的按摩,每日一到两次,每次五十遍左右,可以达到明目、抗疲劳、缓解眼干眼涩的功效。注意的是,在按摩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手部的清洁,用力要轻柔、和缓,不可突然施加蛮力。

  1. 中医中药护眼

服用中药是临床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中医的特色所在。现代研究发现,如野菊花、决明子等草本中药都有促进眼部液体分泌、缓解眼周肌肉痉挛的功效。中医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体质特点,讲究辨证论治;针对不同证型,可以使用不同的中药汤方。举例来说,当你出现眼睛疲劳、干涩,同时你还有脾气暴躁、口干、口苦,舌头看起来比较红,或伴有大便干、小便黄少的症状,中医可认为“肝经火热”所引起的症状。中医师或会建议你喝一些夏枯草、决明子、野菊花等草药泡水,可以清肝泻火明目。又或是你发现最近自己一直打不起精神来,眼睛干涩、畏光流泪,或者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或伴有便溏、尿多等症状,中医则认为此时的你是一个“虚证”,而且是以肾气虚为主的症状。这个时候,你可服用枸杞、桑葚子、女贞子等煎汤泡水服用。

  1. 中医食疗

于单纯服用中药不同,中医食疗或许更为人所接受。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型和体质特征,即在每日的饮食中添入中药,制作中医特色的药膳。中医讲究药食同源,枸杞、菊花、党参等在我们生活中并不少见,人们习惯将他们加入汤中,制作成药膳,同样可以达到治疗的作用,且与单纯服用中药相比,其风味更佳、药力更缓和,也更容易为人民所接受。

如天麻鱼头汤,在鱼头汤中加入10克天麻、红枣、枸杞,1片生姜,煎汤后服用,风味甚佳,可以治疗女性肝血不足引起的头晕眼花、眼睛过度等。诸如此类,可入食谱的中药甚多,人们可以咨询中医医师,在确定无明显禁忌症后烹调。但切忌盲目、大量服用,日常还是要注意饮食的均衡营养;同时,中医食疗亦不可完全替代药物治疗。

  1. 中医理念调养生息

中医认为,眼睛的功能正常运行离不开气、血、津液的推动和营养。而每日不佳的生活习惯将耗伤人体内的气血,导致人体阴阳失衡、气血失调。故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极为重要。每日切忌情绪过激,要保持心态平和。同时按时作息,劳逸有度。在注意时常闭目养神,提前预防用眼过度、用眼疲劳。

综上,中医护眼的方法多种多样,且简单有效。对于久坐人群来说,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