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脂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及合理用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3

降血脂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及合理用药分析

郑萌

西安翻译学院 71000

高血脂作为循环系统病变、心肌疾病、血管病变的高危因素,而高血脂一般都会包括到胆固醇偏高、TG偏高、复合偏高型三种。关于降低胆固醇的评定标准,在临床上一般为血浆中TCTGLDL-C水平,但降低胆固醇用药一般能够有效减少血浆中一个或多个指标,即TCTGLDL-C,以作用机制的不同为基础可把降低胆固醇用药分为很多种形式,如促进LDL分解药、复合调节剂、TC吸入剂/TC综合抑制药、促进TG水解药等[1]。临床中,降胆甾醇药属于常规药剂一种,可以使血浆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减少,对胆固醇转换有作用,而且对细胞膜上的LDL受体表现也有作用,因而可以使脂蛋白代谢酶活化,对甘油三酯产生水解过程,因而起到了减低高脂的目的[2]

降血脂药分为许多类型,但怎样选用合理且安全的药品成为人们关心的重点。虽然临床上存在许多降血脂药物,但由于个体差异,也有很多患者由高脂血症引发的疾病并没有得到非常好的治疗与控制[3]。在此背景下,本文将对降低胆固醇药物药物的临床使用状况和合理用药情况加以分析,并试图通过剖析降低胆固醇药物临床使用状况,以促进降低胆固醇药物的合理应用,为当前临床应用的药物和防止不良反应发生率提供了依据。

血脂蛋白血症,俗称为高血脂症(Hyperlipoidemia,HLP)是指因脂类新陈代谢或运作反常致使血清脂蛋白(下列俗称"血脂")水准偏高,从而引起一连串的如冠心病,脑中风以至心肌梗塞等的重大结果[4]。同样,高血脂症还会引起高血糖、脂肪肝和肝硬化等慢性病。

降血脂药物指能明显降低人体血浆中TC、TG水平的药品,其多以树脂工艺类药物、烟酸类、贝特类药物、他汀类等西药和中药的复方居多[11]。现代科学研究已经表明从药用植物中提取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在人体慢性病预防与治疗上具有很大意义。文献资料中指出,在近些年,人们通过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已经证实了天然药物提取物的保健品和功能性食物,在调节血脂方面所具有的潜在功效。

他汀类药物是HMG-CoA还原酶抑制药,通过抑制细胞内合成胆固醇来达到降血脂的作用,是指南推荐的首选降脂药物。他汀类药物是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效果最好的药物,能够显著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

烟酸类降脂药只要作用在于抑制脂肪水解,降低游离脂肪酸浓度,进而减少VLDL生成,导致LDL水平下降,HDL水平升高。烟酸类药物如:阿昔莫西等[13]。

贝特类药物也称贝丁酸类,也就是苯氧芳酸类降脂药。其作用原理为通过增强LPL活性,使脂蛋白加速分解,抑制肝脏中脂蛋白合成,达到降血脂目的。这类药表现为TG水平显著降低,但是对LDL-C水平无明显作用,如:非诺贝特、氯贝特等。

临床应用情况及合理用药分析

2.1研究对象

本课题选择了2020年1月-2021年6月在某院的病区药房处方,笔者对所在医院的药房HIS系统查询2020年1月-2021年6月的1500 张降血脂药物的处方进行了统计与分析,通过统计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使用降血脂药物的名称、规格、日用药剂量、用药总量,并且还计算了药物的日用金额和总金额。使用统计学方法,分析降血脂药物的使用情况和药物使用的经济性。使用 SPSS20.0 分析数据,利用(%)表示计数资料,若 P < 0.05,则说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2一般情况分析

2.2.1性别比例分析

表2-1性别比例分析

性别

人数

占比

609 

40.6%

891

59.4%

在本次调查的1500张降血脂药物的处方中,其中女性患者891人,占样本总数的59.4%,男性患者有609人,占比40.6%。

2.2.2年龄分布

2-2年龄情况分析

年龄分布表

人数

占比(%)

≤35岁

35

2.33%

36岁~45岁

178

11.9%

46岁~55岁

225

15%

56岁~65岁

306

20.4%

66岁~75岁

388

25.87%

≥76岁

368

24.53%

在本次调查的1500张降血脂药物的处方中,76岁以上的有368人,占比24.53%,66岁-75岁的人数有388人,占样本总数的25.87%,56-65岁的人有306人,占比20.4%。另外有46-55岁人群225人,占比15%,36-45岁178人,占比11.9%。本次调查的1500张降血脂药物中要有35岁人群之下有35人,占比2.33%。根据以上信息不难发现,血脂异常逐渐在向年轻化发展。

2.2.3病况分析

表2-3病况分析

病况

人数

占比

高血脂数

756

50.4%

高血压数

647

43.13%

患冠心病数

97

7.93%

在本次调查的高血脂异常人数有756人,其数量超过了总病例的 1/2,占比50.4%,高血压人数有625人,占比43.13%,另外还有罹患冠心病人数97人,占比7.93%。

2.2.4 患者用药前后血生化检查

表2-4患者用药前后血生化检查分析

病况

TCHO

LDL

TG

HDL

参考值

<5.7mmol/L

>3.37mmol/L

<1.7mmol/L

>1.04mmol/L

用药患者检查均值

9.49mmol/L

5.7mmol/L

5.30mmol/L

0.65mmol/L

服用降血脂药物1月后患者检查均值

5.49mmol/L

4.05mmol/L

6.13mmol/L

1.08mmol/L

通过调查发现,患者在服用降血脂药物前,血脂均值明显偏高,其中TCHO9.49mmol/L; LDL : 5.7mmol/LTG 5.30mmol/L; HDL0.65mmol/L,服用降血脂药物一个月后复查血生化检查示:TCHO5.49mmol/L; LDL:4.05mmol/LTG6.13mmol/L; HDL1.08mmol/L,高血脂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2.2使用情况分析

各种降脂药物的DDDs构成比:他汀类药物是最重要的降胆固醇药,占全部类别药物频谱总数的94.43%,其次应用频谱最高的为贝特类药物[15],占全部类别药物频谱总数的5.28%,胆固醇再吸收抑制剂类药物和烟酸类、以及其他类药物的应用频次则较少,见表2-4。

对各种降脂药物的DDC值的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DDC值是每天8.99元,西贝特类药物DDC值是每天6.65元,胆固醇同化抑制剂类药物的DDC值是每天8.71元,而烟酸类药物及其他类DDC值一般较高,但临床应用频率也低,见下表2-5。

表2-4各类降脂药物的DDDs构成比

药物种类

DDDs

DDDs构成比(%)

他汀类

110005

94.43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类

157

0.13

贝特类

6145

5.28

烟酸类

102

0.08

其他

82

0.07

合计

116491

100

表2-5各类降脂药物的DDC值

药物种类

药物总花费

DDDs

DDC

他汀类

988944.95

110005

8.99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类

1367

157

8.71

贝特类

34721

6145

6.65

烟酸类

1617

102

15.85

其他

1574

82

19.20

使用了各种药品的每日药物费用数据,并说明了各种降脂药物的DUI值小于一,从而表示所用的降脂药物的使用药量和限定每日用量一致。本研究中,他汀类药物是最重要的降血脂治疗药品,占所有类型药物使用频率总和的百分之九十四点四三,其次应用频率最高的为贝特类新药,占所有类型新药频率总和的百分之五点二八,而胆固醇再吸收控制剂类新药和烟酸类、以及其他类新药的应用频率相对较少,表明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使用中最普遍,这首先是因为他汀类药物的临床研究与治疗成效显著。

讨论

3.1降血脂药物不良反应

降血脂药物引起最多的不良反应他汀类药物最主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腹痛、腹泻、头痛、头晕、失眠、肌肉疼痛和肝酶升高等。在这些不良反应中他汀引起的肝功能异常和肌痛为代表肌肉相关损伤值得重视。在本次选择的1500份处方中有部分发生ADR ,他汀类ADR主要是胃肠道、肝损伤等,统计数据显示肝脏损伤工发生15次,消化道反应共计25次,在降血脂药物尤其是他汀类药物使用过程中定期监测相关血液指标,例如肝功能和肌酸激酶等十分重要。

表3-1 常见降血脂药物不良反应类型统计

药物类型

处方数

肝脏损伤

消化道反应

多尿

血小板减少

他汀类

1327

15

25

13

30

贝特类

157

4

10

5

10

TC吸收抑制剂

16

1

3

1

1

3.2他汀类药物的临床使用及用药指导

阿托伐他汀是他汀类药品的代表,阿托伐他汀为高脂调节药品,可以减少总胆固醇,一般用来预防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和慢性冠心病。有关科学研究表明,他汀类药品可以用来预防高血脂症、高血压等,能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心绞痛、心脏梗死等的患病率,从而降低病逝率和致残率,并改善了病患的生活品质[16]。不过也有相关科学研究指出,这类药物的大量应用都存在着肝毒性,应用后极少数病例会发生肝功能损害,而在停用后症状也会自行消失,但仍会使高血糖病患的血糖水平上升,从而造成病患发生新陈代谢障碍的现象,不提议对遗传性高胆固醇血症、低密度脂蛋白血症病患应用。

他汀类降胆固醇用药的合理用药指南:临床应用医师必须针对病人的实际状况,选用合理、安全的降胆固醇用药,同时必须按照用药说明书,正确给予安全、合理的应用药品剂量,防止因用药量过大而产生对身体不利的肝毒。此外还必须严密了解病人的适应证,对遗传性高胆固醇血症、低密度脂蛋白血症病人必须配合胆酸螯合剂等用药,以增加降血脂的疗效[17]。

3.3贝特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及用药指导

临床上主要运用在治疗复合型类脂代谢失常、甘油三酯过高的病人中。主要使用药品是非诺贝特、氯贝丁酯,临床应用报告表明服用贝特类降血脂药,能明显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水准,从而改善类脂代谢。此外,贝特类药物还含有抗凝、抗慢性动脉粥样硬化、溶栓的功效,用以防治心脑血管患者发病等[18]。但有科学研究证实,长时间大剂量的应用贝特类药物会形成肝脏中毒,并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准,从而大大提高了胆石症的发生率。

贝特类降胆固醇药的合理药物指导:在临床使用时需以安全、合理为基础,并给与病人科学合理的用法剂量及引导方法,可与依折麦布共同用药,以增强降血脂的疗效,并避免与疗效相当、作用机理相似的药品共同应用。

3.4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及用药指导

主要的代表药品为依折麦布,但由于胆固醇同化抑制剂类药品作用机理上存在较强特殊性,因此临床上单独用药疗效不佳,用作临床辅助用药。有关实验结果表明,单纯使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类药物能使病人血浆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水平减少百分之十五~百分之二十五,但如果使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类联合他汀类药物,则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吸收率的减少程度明显增加。但目前还缺乏有关动物实验报道,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类存在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显著效果[19]。

选择的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类药物通常用他汀类药物共同应用,只是在选用用药种类时需要以用药配伍的科学研究结论和临床使用数据为基础,而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类药物应用剂量也不能任意改变,因此需要依据病人的实际状况和医嘱改变使用剂量以提高用药的稳定性。

3.5烟酸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及用药指导

烟酸类药物的作用机理:烟酸类药物属B族维生素制剂,大量的烟酸类药物就能形成显著降血脂效果。临床常用制剂为阿昔莫司,阿昔莫司能减少总胆固醇水平,并明显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准。不过在服药后会形成某些不良副作用,如消化不良、头痛、皮肤发痒等,但对肝毒性较低[20]。

合理药物指导原则:和根据用药的配伍方式选择与其他降血脂药品共同应用,并按照医嘱给皮下用药,以增强用药的疗效。高血脂症病人必须长时间口服降胆固醇药品,提高了病人的经济负担,也大大降低了病人的生存水平。而药品使用指数则是评估药品用量合理程度的重要指数,药品用量合理程度不但具有积极的诊断意义,而且还会减少由于用量不恰当造成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论

本研究中,他汀类药物临床使用频率最高,DDC值为每天8.99元,位居临床使用频率第二的贝特类药物DDC值为每天6.65元,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类药物的DDC值为每天8.71元,烟酸类及其他类DDC值较高,临床使用频率也低;通过各类药物的日均用药费用数据,表明各类降脂药物的DUI值等于1,从而表示所用的降脂药物的用药剂量和限定每日用量一致,从而表明为防治高血脂症在选择最合理的用药治疗方法之外,还必须给与病人适当的用药剂量,在保障了病人用药安全的同时,也增加了药品使用指数。综上所述,临床使用降胆固醇类药品时需要兼顾医疗效率、不良反应情况和经济性,针对病人的实际状况,选择最合理、高效的方式用药,并予以适当的用药剂量、药物配伍可改善或降低胆固醇水平,从而减少了不良反应情况的产生,他汀类药物使用频率和药物使用指数都较高,可成为高血脂症的治疗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