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护理干预在急性胆囊炎术后疼痛护理中的效果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疼痛护理干预在急性胆囊炎术后疼痛护理中的效果探究

范凌玲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康安医院(157000)

【摘要】目的:分析在改善急性胆囊炎术后疼痛中,术后疼痛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9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即对照组46例,观察组46例,其中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疼痛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效果、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疼痛护理在改善急性胆囊炎术后疼痛中,效果显著,既能减轻患者疼痛,又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疼痛护理;护理满意度

急性胆囊炎是临床常见的急性病,主要和胆囊管梗阻、细菌感染等因素相关,患者在患病后,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恶心、厌食、呕吐、发热等。由于该病严重时可诱发胆囊化脓、坏疽、穿孔等,所以需要及时医治[1-2]。目前手术治疗是急性胆囊炎常见的治疗方式,多数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可缓解,但由于手术是一种有创治疗,所以患者术后多会出现疼痛等症状,从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疼痛护理[3]。对此,本文将分析疼痛护理在改善急性胆囊炎术后疼痛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7月-2021年8月收治的9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即对照组46例,观察组46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21例,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50.52±8.76)岁;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22例,年龄30-72岁,平均年龄(50.76±8.82)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在患者术后,给予患者病情监测、生活护理、药物护理、健康宣教等。

观察组:给予疼痛护理,具体如下:

(1)成立护理小组,组长为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担任,负责小组疼痛护理培训、疾病知识讲解、心理护理技巧等,每次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成绩优异者参与临床疼痛护理;定期对疼痛护理进行评估,了解其在急性胆囊炎中的可行性,并对其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术前疼痛护理宣教:术前告知患者急性胆囊炎的相关知识、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疼痛等知识,使患者提前了解相关知识,并积极面对疾病,从而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的恐惧感;告知患者缓解疼痛的技巧,并指导其进行练习。

(3)术中疼痛护理:术中安排舒适体位,以减轻患者不适感,并提前将患者输液的液体进行保温处理,以防输入液体温度过低引起应激反应;调节合理的温湿度,减少手术器械碰撞噪音及心电监护等设备噪音。

(4)术后疼痛护理:①术后多巡视患者,了解患者是否存在疼痛、疼痛程度、耐受度等,对于轻度疼痛者,多和患者交流,引导患者表达疼痛,并告知患者疼痛缓解方法,如看书、和他人交流、听音乐等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对于中度疼痛且转移注意力不能缓解者的患者,遵医嘱给予药物止痛,并告知患者药物使用方法、剂量及不良反应,以防引起药瘾性;对于疼痛剧烈者,可给予三级阶梯镇痛法,给药时,注意药物的给药时间、剂量等,并定时观察患者药物止痛效果。②患者病情稳定后,给予穴位按摩、针灸、热敷等措施,以缓解患者疼痛。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量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分数0-10分,分数越高,患者疼痛越剧烈。

(2)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量表:自制护理满意度量表,分数100分。分为非常满意(85-100分)、满意(65-84分)、不满意(0-64分)。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IMG_256±s)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n实施Χ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疼痛程度

观察组术后12h、24h、48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疼痛程度对比(IMG_257±s)

组别

术后12h

术后24h

术后48h

对照组(n=46)

6.12±1.72

4.36±0.98

2.67±0.75

观察组(n=46)

5.18±1.48

3.28±0.76

1.55±0.33

t

2.810

5.906

9.271

P

0.003

0.000

0.000

2.2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n(%)]

对照组

46

20

18

8

38(82.61)

观察组

46

24

21

1

45(97.83)

Χ2

4.424

P

0.035

3讨论

急性胆囊炎在临床较为常见,患者常表现为右上腹绞痛,常伴有胃肠道不适、发热等症状,若患者出现寒战高热时,则提示病情严重,可并发胆囊化脓、坏死、穿孔等。目前临床中急性胆囊炎的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多数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可缓解,但术后患者会伴有疼痛,所以需要对患者进行疼痛护理[4-5]。

本文中主要通过对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疼痛护理等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其中,术前护理主要对患者进行疾病和疼痛宣教,使患者树立正确认知,术中通过对患者进行液体复温等来促进患者舒适;术后观察患者疼痛程度,指导患者疼痛技巧等缓解患者疼痛,来提高患者预后。

本文研究得知,观察组术后12h、24h、48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疼痛护理可缓解患者疼痛,促进患者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显示疼痛护理可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矛盾。

综上所述,在改善急性胆囊炎术后疼痛中,采用疼痛护理可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所以临床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李永利,马麦旦.疼痛护理在急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31):183-185.

[2]戈双凤.多学科协作模式下的护理干预对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住院时长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0,27(8):70-72.

[3]朱玲群,黄杰杰.循证护理干预对胆囊结石腹腔镜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3):4774-4776.

[4]刘朝丽,惠锦情.术后疼痛护理在急性胆囊炎术后疼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33):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