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存在的风险及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外科护理存在的风险及对策分析

朱雪梅 ,潘李林

淮南阳光新康医院,安徽淮南 232001

摘要:护理风险是指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切风险。在外科护理过程中,由于患者自身状态,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相关制度的落实情况等因素影响,可能导致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如果不加以有效管控,不仅影响患者治疗和康复,甚至还可能引起纠纷,降低医院服务质量。为转变这种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外科护理风险管理是必要的。文章主要分析了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外科护理;护理风险;对策;管理

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较多,如果不加以管控,可能会给外科患者带来不利影响。而加强外科护理风险管理有利于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的概念,提高患者满意度,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此外,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外科护理风险管理。

1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

  1.1医护人员风险意识淡薄
  在外科护理过程中,因为针对外科方面的药物的品种较为繁多,而且十分复杂,临床实际用药时要进行更为频繁的更换,加上外科患者的数量多,工作量大,所以在针对临床护理操作如输血、输液以及发放口服药,尤其是配药以及相应的更换液体方面都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外科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会存在一些疏漏,例如:用药错误、操作失误等,这些细微疏忽的发生可能导致外科护理潜在风险的发生。在外科护理中,由于一些护理人员法制观念淡薄,不注重对患者死人信息的保护,就会造成医院和患者之间的矛盾。此外,一些护士在告知方面做得不到位,而护士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针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及告知病情,但在实际的临床外科护理工作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护士在告知病情及相关信息方面做得不到位,为患者的及时就诊盒治疗埋下隐患。
  1.2护理人员不能准确判断病情

  外科护理的工作繁琐复杂,患者人数多,病情又处于变化状态,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使得护理人员的工作任务更加沉重。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护理人员会因为能力不足而导致对病情判断不充分,使得患者未得到及时医治,诱发了医患矛盾,甚至法律纠纷。

  1.3不规范护理记录

  护理人员只有做好护理记录,保证其准确、规范,才能维护护理工作的质量,并为外科护理法律纠纷提供最有利的证据。但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因工作繁忙,往往忽视护理记录或寥草写上几笔,导致护理记录不完整、书写不规范。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

  1.4医护人员专业水平不高
  大多数外科患者都需要留置导管医治,如果没有做好护理工作则有可能会发生导管脱落或堵塞情况,造成护理风险事件。其次大多数外科患者需要长时间的静脉输液医治,如果医护人员没有及时地巡视输液情况或是出现护理失误,则很有可能造成输液渗漏等护理风险。如果医护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时没有执行无菌操作,则有可能会造成患者发生感染等不良症状。

2 应对措施

2.1加强护理人员防范风险的意识

  首先护理人员除了了解疾病的具体情况外,也要注意患者的心理变化,避免患者心理恶化而出现抵制情绪。其次,外科护理程序复杂、护理过程艰苦,使得患者更加希望着身体得到恢复,想知道自己的病情。护理人员应该满足患者的知情权,用患者可以接受的语句对其进行阐述,使其在了解自己病情的同时,避免心理伤害。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及其他私隐问题要保密,避免患者的`基本信息外传。最后,外科护理人员应多学习法律知识,善于将护理工作与法律知识相结合,了解护理风险,避免"踩到雷区"。学会利用法律知识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承担自己应负担的责任,减少医疗纠纷发生次数。

2.2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通过开展宣传和培训活动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法律责任肚其明确在护理过程中自己应该做什么、应该注意什么、应该怎样去做。

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定期聘请资历较深的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培训,介绍工作经验、护理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护理工作中的注意事项、护理技巧等并在课后开展交流讨论会提高科室的整体护理水平。

2.3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
  医院要定期组织外科护理人员学习相关法律常识,在从事护理工作的同时增强护理风险防范意识。通过学习,更深入的认识到工作认真负责的重要性,同时医院通过定期组织护理安全操作讲课,来不断提高护理人员对新设备、新技术的熟练程度,避免因为护士服务不当而导致的危险因素发生,要使外科护士明确的了解护患双方的权利、责任,避免在进行外科护理操作中,因为护理人员个人的行为造成对患者的伤害和医院的重大损失。同时,不仅要教育护理人员懂法、守法,尊重患者的权益和隐私,还要教育护理人员善于利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4制定规范的护理管理制度

外科护理工作的复杂性使得外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比一般护理人员多,也因此,更容易发生医疗事故。所以,建立规范的护理管理制度不仅可以规范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还可让护理人员自觉遵守,提高其工作效率。

2.5对护理工作流程进行完善
   护理风险小组成员要检查和监督医护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时有无遵循“三查七对”原则,避免出现用药错误、漏用药等情况。如果患者正在进行某一项治疗或者是在输液时,医护人员应当多关注患者的治疗或输液情况,观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无出现不良反应等。在外科配药首先需要注意的是认真核对医嘱,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来执行,液体只有在使用的时候才配制,以此避免药物出现污染和变质情况;医护人员需掌握各种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在对患者实施药敏试验时,医护人员事先了解患者有无过敏史。医护人员将安全信息提示板放置在护理工作站中,在安全信息提示板上记录患者所需要的特殊药物以及使用特殊药物的时间,医护人员在换班时要将注意事项交接清楚,避免出现遗漏。科室安排固定的人来对药品进行管理,并安排固定的人对药品的质量进行定期检查,及时清理掉变质和过期的药品。

2.6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

在任何情况下,沟通都是一剂良药。很多医患纠纷的引起主要原因就是医生与病人及家属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如果患者能够不讳疾忌医,医生能够尽心尽力,将患者的一切情况给予告知,站在家属及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就会有效地避免护理潜在威胁的发生。

3 结束语

经过本文的分析,明确了在外科护理工作当中容易出现的潜在风险因素,且在知晓风险因素时,应当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可以通过这些措施,培养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与心理素质,并通过培训和实践,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以此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护理人员还应注意与患者和患者家属之间实现良好沟通,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平.外科护理潜在风险及应对措施探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8(35):116-117.
    [2]杨惠娟.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和对策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3):249-250.
    [3]龙正一.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及应对措施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8(21):126-127.
    [4]王芳.探讨外科护理潜在风险及制定应对措施[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