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5
/ 2

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研究

彭 ,婷

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  学工处,广西南宁  530001

摘要:治未病的主要含义包含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对于中医来说,为防止疾病发展,通过做好自然、阴阳调节、饮食有节。通过掌握其演变规律,并采用一定的措施以此来防止疾病的发展。治未病主要以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为主,在提早预防和发现大学生心理障碍整体意义较为重大。

关键词:治未病;心理危机干预;大学生;研究

    当前对于祖国医学来说,主要以防重于治为主,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预防的同时,在做好心理调适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等,在培养健全人格的同时从而为其奠定一定基础。

1.中医治未病

“治未病”的起源为《黄帝内经》,其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指出,其中圣人不治已治未病[1]。后来多数医学家也认识到“治未病”的重要性。《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指出,在治未病思想下,应把握疾病的规律,从而防止疾病出现恶化。治未病的主要思想,即为在疾病发生之前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从而未病先防、病愈防复等,在进行调和的同时做好保养,起到顺应自然的效果,在提升机体抗邪能力的同时从而做好及早发现、诊治等工作,防止疾病恶化,通过把握整体以及病变规律,做好防复工作,确保疾病治愈。如果调理不当,容易产生复发等不良情况。因此在医学中应注重后期调养、护理,从而更好的结合起来,以此来巩固疗效。中医治未病主要以早治疗、早诊断为主,相比较治疗来说中医治未病主要以预防为主,以此来防止疾病的恶化、发展。中医治未病中以“防”字为主,“防”字主要贯穿于疾病预防的过程。

2.大学心理健康状况

经当前世界卫生(WHO)健康定义指出,一般包含心理、社会、躯体范畴,心理健康主要以情绪稳定为主,同时要求能够适应社会。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指出,在全球范围内心理疾病目前占据2成左右。部分学者指出,心理障碍出现率在2成[2]。大学生心理障碍一般存在厌学、缺乏动力,除此还会产生抑郁、嫉妒心理,对于一些贫困、少数民族学生中较为常见。根据相关资料表明,大学新生入学时,人际关系中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相比较普通人群心理问题更多。一些民族文化意识较强的学生,由于文化之间的碰撞,因此在文化适应中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从而导致出现一定的心理疾患。

3.中医治未病思想在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

3.1做好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未病先防

在发生前应做好疾病的预防。在新生入学初期,作为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否能够适应大学生活具有明显关系。心理健康问题预防尤为重要,在有效缩短心理适应期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心态,在此基础上加大新生健康教育力度,并提升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心理调节能力。

3.2增强心理危机干预-及早防治

通过做好及早防治,并做好发展和变化。通过运用中、西医的心理学技能、语言做好传递,对于一部分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教育,以此来消除心理平衡。在保证正确认知的基础上促进身心潜能的发展,并保证健康、上进。在对学生心理咨询的过程中,一部分存在心理异常的学生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治疗。通过加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从而帮助一些具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并建立心理咨询,在利用教师资源的同时防止产生心理危机。

第一,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心理健康教育档案能够非常客观的体现出一个人的成长足迹,学生和老师都可以通过档案直接了解到个体的心理发展情况。而终身制的心理档案能够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更加真实全面的把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防止出现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促进个体心理都能够积极健康的发展。对于有心理健康状况的学生,终身制的心理档案也能够体现出其接受心理辅导的进程以及效果。

第二,知情同意权主要是指学生在构建心理档案之前,对心理档案建档的内容和用途以及管理方式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和赞同。所以建立终身制心理档案在这方面必须要重视,要确保学生的正当权益。

第三,基于未知理念做好倾听。站在当事人的角色了解并理解当事人,通过做好鼓励,在做好总结的同时做好赋能工作。通过发现当事人的资源和力量,进行预设性询问。在此同时做好建构。首先,应正向开场,通过营造咨询氛围建立和学生的和谐关系,并了解学生的相关信心。其次,进行问题描述。通过做好具体问题分析,积极倾听医学生的诉求,并探求可利用的资源。随后进行目标设定,通过在来访的学生中做好相关管理工作。通过假设问句引导学生想象远景,并形成具体的行动计划。通过运用例外引导学生,并协助学生进行思考并逐步解决具体问题。在分析和总结的同时,做好总结和反馈工作。通过做好反馈,并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促进学生不良情况的改变。做好后续会谈,通过做好学生探究,并在进一步探究中方法进步的方式[3]

通过调查高校生最主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比如学业拖延,对网络依赖、挫折的应对能力、贫困生的心理压力、自杀意念等等。当前的高校心理咨询的问题主要是情感、学业等问题,大学生具有强烈的交往需要,同时大学是高中生向往的目标,进入大学后出现明显的学业懈怠情况。一些学生还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例如精神萎靡等,因此学习上、心理上均出现障碍。以往的心理解决方法5A模式、正念训练、团体辅导心理、阅读疗法  心理弹性训练、w(微信信息传播)+3S(心理阅读室、放松减压室、个体咨询室)。通过采用以上的方式能够有效进行减压,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除此之外由于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还应给予不同的方式

[4]

3.3心理问题愈后保健

在近几年,受行为问题领域方面的影响,自杀、焦虑、赌博、抑郁以及家庭冲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群体、不同行为问题中采用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效果较好。经相关研究分析,通过使用焦点咨询能够显示短期治疗的优越性,在团体咨询中运用SF-BC能够有效显示明显的咨询结果。为解决高校医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模式,主要以问题作为导向,并以正向作为焦点进行思考。作为一种心理咨询技术,通过设定目标,并探索学生的具体情况,在进行开场、问题描述以及目标设定的过程中,探究学生的问题。通过在高校医学生心理健康的解决过程中,采用焦点解决模式减轻医学生在学习及生活中出现的不良心理问题,改善不良情况。在这个过程中,要尊重医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并充分调动学生的优势,并灌输给学生心理调节的技巧,并利用学生自身的优势从而更好的解决问题[5]

4.结束语

祖国医学中《内经》中提供了较为健康的医学模式,中医治未病主要以人类保健为主,同时进行疾病防治。当前中医理论主要以预防为主,在广泛运用中以预防保健为主,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文.浅析中医“治未病”思想对医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构建[J].国际公关,2020(03):203.DOI:10.16645/j.cnki.cn11-5281/c.2020.03.162.

[2]李俊芝.治未病理论指导下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04):293-295.

[3]赖海雄,张虹.基于“治未病”思想的医校协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J].思想理论教育,2017(06):104-107.DOI:10.16075/j.cnki.cn31-1220/g4.2017.06.019.

[4]刘晓艳,李玲秀.谈如何运用中医“治未病”思想构建预防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J].才智,2015(23):198-199.

[5]陈翔.论“治未病”思想在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防御体系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03):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