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胃炎的实际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5
/ 2

分析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胃炎的实际价值

邱小清 ,通讯作者 ,张金金

厦门市中医院  福建  厦门  361009

摘要目的:分析讨论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胃炎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之间我院消化科接收的慢性胃炎患者76例,按照不同的护理干预方式随机将患者分为不同组别,对照组包含38例,将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包含38例,将接受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最终比较不同组别患者临床护理效果以及中医证候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与中医证候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在慢性胃炎患者的护理期间采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整体治疗效果,相比常规护理更具优势,值得广泛应用与推荐。

关键词:中医特色护理慢性胃炎实际价值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

慢性胃炎是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的炎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而慢性胃炎的发生多与饮食、情志等因素有关[1]。如果进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吸烟、酗酒、服用导致胃黏膜损伤的药物,都可引起慢性胃炎[2]。为了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应积极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基于此,本文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之间我院消化科接收的慢性胃炎患者76例,按照不同的护理干预方式随机将患者分为不同组别,对照组包含38例,将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包含38例,将接受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其中对照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24~66岁,平均年龄值(43.65±3.76)岁;观察组男19例,女19例,年龄26~65岁,平均年龄值(41.49±3.20)岁,不同组别患者资料经过统计学软件比对后,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包含38例,将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内容包括指导患者用药、饮食指导、心理护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等;观察组包含38例,将接受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实施内容为:①中医辨证施护: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建议胃阴不足患者日常以偏凉饮食为主要,如蜂蜜、雪梨等等,注意适量食用有生津润燥之效的食物,忌饮浓茶或浓咖啡等刺激性饮食。定时饮用温水,预防发生便秘症状。建议脾胃虚寒患者注意休息和保持充分睡眠,早晚适当添加衣物,注意日常保暖,预防风寒,日常以温补类饮食为主要,如大枣、莲子、山药等等。建议肝气犯胃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心情愉悦,可适量食用有行气解郁之效的食物,如橘子、海带、萝卜等等,并注意预防便秘;②中医特色护理:结合症侯对患者实施按摩或艾灸等方法改善其临床症状。腹部穴位按摩:患者持平卧位,充分显露按摩部位,并注意保暖,取天枢、中脘、关元等穴位实施按摩。艾灸:取中脘穴为主穴,根据患者表现适当增加穴位,若有胃脘疼痛表现者可增加足三里穴、关元穴、气海穴等。有胃脘胀满表现者可增加神阙穴、天枢穴等。有反酸嗳气表现者可增加神阙穴、胃俞穴、足三里穴等,每穴艾灸时间为10~15min,每日1次;③情志护理:患有慢性胃炎者因病程较长,易出现消极、焦虑等不良情绪,严重会让病情加重。所以需对其实施中医情志干预,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况,消除或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促进其病情恢复。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不同组别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效果评估标准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胃镜检查结果显示已恢复正常;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胃镜检查结果显示已得到好转;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以及胃镜检查结果均无改善;护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②比较不同组别患者干预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总分24分,分数越高说明症状越严重。

1.4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根据SPSS 22.0软件进行分析数据结果。计量资料表述方式为“±s”,行t检验检测数据结果;“%”代表计数资料,用卡方对数据结果进行检验检测,数据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表示为P<0.05。

2.结果

2.1临床护理效果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7.37%),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76.32%),观察组效果更佳,数据结果有可比性,具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临床护理效果比较[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38

20(52.63)

17(44.74)

1(2.63)

37(97.37)

对照组

38

15(39.47)

14(36.84)

9(23.68)

29(76.32)

X2

-

-

-

-

7.370

P

-

-

-

-

0.007

2.2中医证候评分

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结果有可比性,具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中医证候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38

20.47±2.13

6.33±0.54

对照组

38

20.39±2.22

12.23±1.36

t

-

0.160

24.855

P

-

0.873

<0.001

3.讨论

慢性胃炎是临床中常见疾病,慢性的胃黏膜炎性病变[3]。慢性胃炎最大的特点是消化不良,胃炎患者的胃痛以隐痛和钝痛为主,尤其在进餐时或饱餐后,只有少数严重者才会剧烈绞痛,同时会因为消化能力下降,胃排空速度减慢,也会感觉腹胀、反酸,并造成食欲减退。由于该疾病病程长,患者会有消极、焦虑的不良情绪出现,容易影响治疗效果[4]。因此,对其实施护理干预极为重要,可缓解患者症状。常规护理方法较为单一,无法满足患者需求,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引下为患者提供的一系列中医特色的护理服务,中医特色护理通过饮食、按摩、艾灸、情志护理等多方面的养生保健方法和手段来维系人体的阴阳平衡、调养正气,提高机体内在的防病、抗病能力,以达到疾病预防目的,同时维护患者的健康状态[5]。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7.37%),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76.32%),观察组效果更佳,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结果有可比性,具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说明中医特色护理的应用价值,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中医特色护理干预于慢性胃炎患者中能够缓解其临床症状,有助于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应用。

参考文献

[1]许珊珊,戴新娟,黎军,张俊,杨华花,陈晨. 香芍方穴位贴敷对慢性胃炎气滞证患者中医症候积分的影响[J]. 护理学报,2018,25(23):63-67.

[2]杭嘉敏. 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护理方案对脾胃虚寒证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31):145-147.

[3]刘继荣. 运用中医护理方案系统护理干预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的效果分析[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13):156+159.

[4]盛晓萍. 中医护理方案系统护理干预慢性胃炎、胃溃疡的价值探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18):160-161.

[5]钟烨丽,王晓珊. 中医护理联合自拟温胃散在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J]. 慢性病学杂志,2018,19(06):733-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