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先天性巨结肠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5
/ 2

什么是先天性巨结肠病?

陈维佳

四川省雅安市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   625000

1什么是先天性巨结肠病?

先天性巨结肠是儿科常见先天性肠道畸形经,一般是由于结肠或者直肠的远端发生持续的痉挛情况,让粪便在患儿的近端结肠发生瘀滞,让肠出现肥厚与扩张情况。通常患儿会表现出营养不良发育迟缓,延迟患儿胎便排出,或者是顽固性便秘腹胀等情况。痉挛段的长度越长,就会让便秘症状出现的越早,并且病情越严重。部分患儿在新生儿时期会出现巨结肠伴发小肠结肠炎,让患儿的近端结肠出现继发肥厚扩张,引发小肠结节炎,是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让新生儿面临死亡风险。一般情况下,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之内会有胎便排出,最多也不会超过48小时。如果在48小时新生儿仍然没有出现排便情况,并且观察新生儿的腹部出现膨隆,伴随恶心或者呕吐等症状,则需要检查看是否是先天性巨结肠病。

2先天性巨结肠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从中医角度分析,认为先天性巨结肠病的发病原因为先天禀赋不足,认为孕妇在妊娠期间营养不良,导致胎儿胚胎发育不全,让胎儿出现先天性脏腑器官畸形或者缺陷。从现代病理研究中分析,认为发病原因与遗传因素存在相关性,同时也包括环境因素。研究分析,巨结肠的遗传因子可能与染色体异常有关,而环境因素一般是指胚胎在母体中出现缺氧或者缺血情况下,让毛细血管的循环出现重新分配情况。从胚胎学的角度分析,胚胎从第五周开始,神经节细胞会出现迁移情况,这个移行过程会持续到胚胎的第十二周才能完成。如果在12周前神经节细胞出现发育停顿,则会让神经节细胞肠段出现异常情况,让肠病变段逐步失去蠕动,并保持痉挛的状态,进而出现功能性肠梗阻情况。

3先天性巨结肠病如何可以有效诊断?

首先,根据患者的病史与体征进行判断,通常新生儿在出生48小时内,如果无胎便排出,并有腹胀情况出现,则需要通过灌肠或者是服用泻药的方式进行排便。一般腹部会出现高度膨胀情况,通过直肠指诊并不会触及到粪便。其次,可以通过X线检查,通过腹部立位进行检查时,一般远端的结肠不会有充气发生,但是在近端的小肠,则会出现充气扩张情况,同时还可以观察到部分有液气平面出现。如果有膈下游离气体出现,则要仔细判断是否为肠穿孔。最后,可以通过钡灌肠也可以对先天性巨结肠病进行诊断,通常在近端与狭窄段可以看到显示出扩张状态,一般在直肠与乙状结肠的远段会出现狭窄段。如果属于短段型先天性巨结肠病,通常狭窄段很难显示,直肠近端有比较显著的扩张情况。为了避免钡剂给患儿造成肠炎或者肠穿孔等并发症,有时候会选择水溶性比较好的造影剂进行替代。

4治疗方法有哪些?

4.1非手术性治疗

一般情况下,如果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如果不及时进行诊治,对患儿的生长发育以及生活质量都会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会对患儿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及时治疗显得非常重要。一般治疗中,需要给患儿提供良好的环境温度,做好保暖措施,同时需要对患儿的水电解质紊乱进行积极纠正,保持适当的营养支持,必要情况下,给患儿进行血容量的补充。针对呼吸困难的患儿,还需要进行化痰以及吸氧等治疗。药物治疗作为比较有效与便捷的治疗方法,可以根据患儿的实际病情,遵医嘱用药。可以服用一些缓泻剂以及润滑剂等,例如乳果糖、聚乙二醇等,并根据患儿的粪便性状调节药量。还可以使用开塞露或者是甘油栓塞肛对患儿进行塞肛治疗,保持每天一次,或者是隔天使用一次。另一种方法,就是灌肠,一般最有效的灌肠选择的是0.9%的盐水灌肠,保持每天一次。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对患儿保持禁食、减压或者是温盐水洗肠等基础治疗等,促进患儿逐步得到有效康复。

4.2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肠造瘘术与根治性手术两种。肠造瘘术的对象一般为保守治疗无效的患儿,或者是病情比较危急的患儿。根治性手术一般针对患儿的肠狭窄段,扩张较为明显的肠段,以及正常功能的近端结肠进行切除,让肠道可以保持合理的重建后,再次恢复正常的排便功能。通常医生会根据患儿的年龄、病变类型以及严重程度等多方面进行考量,再为患儿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法。传统的手术包括直肠粘膜剥除术、直肠后结肠拖出侧侧吻合术等多种类型,随着目前微创手术的广泛应用,让腹腔镜根治术也逐步应用于临床手术中。通过微创手术不仅可以减小患儿的手术创口,促进患儿的尽早恢复正常的进食,还可以将肠蠕动的恢复时间进行有效缩短,让患儿的切口更加美观,减少患儿的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有大量的研究数据证实,微创手术的患儿复发率更低,因此,可以作为比较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

5日常护理小常识

5.1常规护理

一般患儿在治疗后,需要进行营养补充,促进患儿早日恢复。如果患儿是通过手术治疗,则需要做好术后的相应护理。通常需要保持均衡的饮食,让患儿可以加强营养。针对伤口要也要做好预防感染的措施,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更换敷料,并观察切口是否有红肿等情况出现。如果是保守治疗患儿,在灌肠以及扩肛等治疗后,需要对患儿的体征变化进行密切观察,看是否有排便异常或者是发热等情况,如果有异常,需要立即告知医生进行对症处理,以免患儿发生危险。另一方面,由于患儿病情的缘故,家属容易产生负性情绪,护理人员应该适当宽慰家属,耐心回答家属提出的疑问,并有效的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心理压力。

5.2特殊护理

如果选择手术治疗,那么在术后需要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肺炎、肠穿孔以及小肠结节炎等,因此,需要加强对术后患儿的监测,如果有高热、呕吐以及带血稀便出现,患儿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出现脱水或者是酸中毒,有很高的死亡率。所以要做好预防措施,护理人员要保持高度警惕,补充好营养,做好术后护理,才能更好的保证治疗效果。在术后同样要做好定期复查,避免产生复查情况。

先天性巨结肠与基因突变存在紧密联系,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无有效的方法预防,并且在妊娠期检查中也无法及时的发现该病。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母亲在怀孕期间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并遵医嘱做好产前检查,进一步保证母婴健康,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可以针对先天性巨结肠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能够做好有效的预防疾病。让更多新生儿可以得到安全的守护,让更多患儿可以尽早得到治愈,减轻家庭与社会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