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体质人群平衡火罐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5
/ 2

湿热体质人群平衡火罐的应用研究

齐亚星

甘肃省庆城县岐伯中医医院   甘肃庆城 745100

摘要:目的:研究湿热体质人群通过平衡火罐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院内一年内收治的100例湿热体质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照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热体质人群通过平衡火罐治疗,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改善其疲劳程度,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湿热体质;平衡火罐;应用效果

根据有关预测表示[1]:湿热体质会逐渐成为新世纪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的主要问题。随着近些年来湿热体质的发生率越来越过,给人类以及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临床中对于湿热体质的预防以及治疗越来越重视。近些年来,国内相关学者越来越重视湿热体质的防治,中医药治疗湿热体质人群的研究力度也随之提升,平衡火罐疗法的基础为阴阳学说,将神经传导学说作为治疗途径,将自身平衡作为中心,将自我修复、自我调节、自我完善作为治疗目的,属于特殊的非药物的自然性疗法,能够使阴阳平衡,疏经通络,调节脏腑,清湿祛热等效果。从而使患者的肌肉协调性调节,进而改善患者的机体疲劳,降低疼痛,诸症皆可得到有效消除。本次研究,作者以院内一年内收治的100例湿热体质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照研究,分析平衡火罐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院内一年内收治的100例湿热体质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照研究,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比较,P>0.05,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情况(±s)[n(%)]

组别

例数

男性患者

女性患者

年龄段(岁)

平均年龄(岁)

病程范围(月)

平均病程(月)

观察组

50

28

22

20-39

34.46±5.28

4-32

18.26±4.65

对照组

50

27

23

21-43

34.56±5.37

4-31

18.13±4.61

X2/t

-

0.040

0.088

0.140

P

-

0.841

0.930

0.889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针刺治疗,主穴包括:百会穴、印堂穴、三阴交穴、阴陵泉穴、足三里穴;随证配穴:失眠患者需要加安眠穴、内关穴、申脉穴、照海穴;心悸患者需要加内关穴;心俞穴;头晕患者加四神聪穴、悬钟穴。

患者采用仰卧位,对针刺穴位进行消毒,首先针刺主穴,然后在针刺配血,百会穴需要向后平刺0.5-1.0寸,印堂穴需要向下平刺0.5-1.0寸,其他穴位需要常规针刺,即直刺0.8-1.0寸,在得气之后,通过提插捻转泻法进行针刺,然后留针30min,每周5次,即周一到周五,针刺四周后观察疗效。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平衡火罐疗法治疗:患者保持俯卧位,将患者的背部充分暴露出来,闪罐:在患者的背部两次闪罐3个月来回,一个从上到下,一个从下到上。走罐:在患者的背部涂抹少量的润滑油,留罐疲劳穴3-5min,沿督脉以及膀胱经走向推罐3个来回,在患者的背部两侧摇罐、抖罐三次,然后再次走罐,对督脉、膀胱颈进行梳理。留罐:在走罐以后,沿着患者的两侧膀胱经留罐,留罐时间为5-10min,在治疗以后,食用热毛巾对患者的背部进行擦拭,帮助患者穿好衣服,每周一次,四周后观察疗效。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②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③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对数据处理,使用X2/t校检;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情况

观察组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情况[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50

36

13

1

49(98.0)

对照组

50

31

9

10

40(80.0)

X2

-

-

-

-

8.274

P

-

-

-

-

0.004

2.2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躯体功能

健康状况

社会功能

情绪角色

观察组

50

95.35±2.16

93.79±2.85

94.65±2.68

95.79±2.23

对照组

50

80.16±5.32

81.37±5.36

81.97±5.12

80.37±5.26

t

-

18.707

14.467

15.515

19.085

P

-

0.000

0.000

0.000

0.000

2.3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情况

观察组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情况(±s)(分)

组别

例数

焦虑评分

抑郁评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50

58.67±5.19

41.03±3.65

61.25±5.67

43.67±3.82

对照组

50

58.97±5.21

49.62±3.79

61.21±5.69

51.24±4.16

t

-

0.288

11.544

0.035

9.478

P

-

0.774

0.000

0.972

0.000

    1. 讨论

    体质指的是人类个体的生命发展期间,因为先天性遗传以及后天因素,共同决定了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以及心理活动方面的稳定型。从生理上来看,患者会表现为机能、代谢、外界刺激等个体化差异,从病例上来看,因为部分病因以及疾病的易感性,导致患者的病变类型、疾病转变、疾病转归具有一定的倾向性。从中医角度来看,体质是通过中医理论、方法归纳、分类以上体制特性,湿热体质就是其中的一种。

    湿热体质的特征包括形体特征、心理特征、发病倾向、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以及常见表型。形体特征包括:形体偏旁或者瘦弱;心理特征包括:性格易噪、易怒;发病倾向包括:容易患疮疖、黄疸以及火热等临床病症;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包括:对于湿环境或者气温偏高的患者来说,难以适应;常见的表象包括[2]:素面表现为面垢油光,容易生痤疮以及粉刺,舌质偏红,苔黄腻,容易发生口苦以及口干情况,副项为:体型偏胖或者消瘦,心烦懈怠,眼睛红赤,大便燥结,男性人群容易发生阴囊潮湿,女性人群攘夷出现带下增多,卖相多见滑数。

    平衡火罐疗法是从传统的拔罐法转变为闪罐、揉罐、走罐、抖罐、留罐等手法,主要以腰背部膀胱经为主,利用牵拉、弹拨、挤压等方法,对患者产生良性刺激,从而有效疏通瘀阻,激发经气,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松弛肌肉痉挛,促进气血恢复,进而导致气血正常运行,可以有效缓解疼痛等不良反应[3],除此以外,平衡火罐疗法和阴阳平衡以及自我调节具有密切联系,在治疗之后,能够使机体实现自我平衡,并且缓解病症。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湿热体质患者通过平衡火罐疗法进行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吴柯敏. 平衡火罐与中药塌渍在神经根型颈椎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1, 53(1):122-123.

    [2]黄冬梅, 董丽, 王键. 平衡火罐联合针刺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 养生保健指南, 2019, 000(040):263.

    [3]邹生燕, 李春红. 平衡火罐联合中药泥灸在寒湿痹阻型腰痛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 2020, 34(2):35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