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发光免疫法在肿瘤标志物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6
/ 2

化学发光免疫法在肿瘤标志物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张锐

黑龙江省绥化市人民医院  152000

摘要目的 分析肿瘤标志物检验过程中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的价值。方法 将2021年4月—2022年4月本院收治的肿瘤患者资料抽取37例设为研究组,另选同时期健康体检人员37例设为研究组,采取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两组相应指标,观察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链抗原199等各项指标检测结果更高,对比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 肿瘤标志物检验过程中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能够准确对指标数据进行显示,提示肿瘤的发生,为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判断提供依据,适合应用。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临床检验;化学发光免疫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value of 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in the detection of tumor markers. Methods 37 tumor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21 to April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group, and 37 healthy physical examiners in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group. The corresponding index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detected by 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and the detection result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results of alpha fetoprotein,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and carbohydrate antigen 199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in the detection of tumor markers can accurately display the index data, prompt the occurrence of tumor, and provide a basis for doctors to judge the patient's condition, which is suitable for application.

[Key words] tumor markers; Clinical examination; 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恶性肿瘤是危及人类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之一,尽早接受治疗,能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年限进行提高,部分患者能够达到痊愈的效果,但肿瘤早期通常缺少典型的临床症状,或与肿瘤器官其他疾病症状相似,极易混淆,出现漏诊误诊的情况,延误患者的治疗,导致其预后效果下降【1】。要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必须加强对患者的早期筛查、诊断和评估。免疫测定法和化学发光法都是临床检验的常用方法,而将这两种方式进行结合,所得到的化学发光免疫法,在临床应用上则显示出了更强的高效性【2】。化学发光免疫法的应用,对于患者的检验有更高的灵敏度,且检测过程简单易行,无放射性因素,安全性更高。鉴于此,本次研究即分析肿瘤标志物检验过程中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的价值,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21年4月—2022年4月本院收治的肿瘤患者资料抽取37例设为研究组,另选同时期健康体检人员37例设为研究组。参照组患者70岁为最高年龄,39岁为最低年龄,年龄均值(54.74±15.74)岁;14例女性患者,23例男性患者。研究组患者71岁为最高年龄,40岁为最低年龄,年龄均值(55.44±15.44)岁;15例女性患者,22例男性患者。基线资料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对比。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清晨于患者空腹状态下抽取其静脉血液3毫升,使用生化管盛装样本,并进行离心处理,离心速度为每分钟3000转,离心半径为15厘米,分离血清后对患者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链抗原199等指标进行测量。

1.3观察指标

测量并记录患者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链抗原199等指标,甲胎蛋白指标在8.1ng/mL以上、癌胚抗原在5ng/mL以上、糖链抗原199在19U/mL以上,满足其一则判定为阳性。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计算分析过程使用SPSS21.0软件完成,t和x²进行检验,(±s)作为计量资料,率作为计数资料,对比有显著差异时(P<0.05)。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检测结果

研究组各项指标检测结果更高,对比有统计差异(P<0.05)。数据见下表1。

表1  两组检测结果对比

组别

例数

甲胎蛋白(ng/mL)

癌胚抗原(ng/mL)

糖链抗原199(U/mL)

参照组

37

7.63±0.36

10.03±6.11

1.73±1.08

研究组

37

325.11±100.35

200.38±106.62

55.31±30.09

t

-

19.244

10.842

10.824

P

-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恶性肿瘤疾病对于人类的身心健康有着严重的不良影响,肿瘤早期部分患者治疗预后较好,但在此阶段,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或不典型,因此常常会被忽略,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预后效果不佳【3】。近年来,肿瘤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由此致死的患者数量也有所提高,因此,要提升恶性肿瘤疾病的治疗效果,减少致残致病的患者数量,必须加强对恶性肿瘤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尽早明确患者病情。在肿瘤疾病诊断的过程中,肿瘤标志物是主要的检测指标,通过对指标数据的变化,能够对肿瘤的性质进行辨别,为医生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指导【4】。而在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的过程中,免疫分析法和化学发光法都是以往的常用检测手段,前者是通过直接在抗体或抗原上标记化学发光物,使其出现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进行分析,而后者则是将酶或氧化剂等发光底物在免疫反应结束后加入,对发光强度进行测量,根据其强弱与发光标记物的关系对其含量水平进行计算的方法,而将两种方式进行结合形成的化学发光免疫法,在当前的肿瘤诊断中有更广泛的应用,本次研究即分析其对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效果【5-6】。

化学发光免疫法的应用有着明显的优势,能够准确的测定耦合反应和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其检测的敏感性和选择性较高,且无辐射情况,标记效果的持续时间较长,而作为肿瘤检测的主要项目,肿瘤标志物在整个癌变过程中均有出现,这种物质通常不会出现在正常组织或者良性疾病中,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链抗原199等都是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对上述指标能够对肿瘤的病变部位、大小、分期等进行鉴别,为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同时,治疗期间进行持续监测,也能够对治疗效果起到监测作用。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链抗原199等各项指标检测结果更高,对比有统计差异(P<0.05)。

综上所述,肿瘤标志物检验过程中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能够准确对指标数据进行显示,提示肿瘤的发生,为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判断提供依据,适合应用。

参考文献

[1]宋瑞卿.观察化学发光免疫法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的运用效果[J].中外医疗.2018,(17).17-19.

[2]郑素娟.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法的应用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4).93-94.

[3]黄永攀.化学发光免疫法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8,(2).271-272.

[4]吴永兵.化学发光免疫法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的应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6).220-221.

[5]赵继学,王静岩.观察化学发光免疫法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的运用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1).66-67.

[6]何继宏.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法的应用价值[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9).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