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在城乡规划中合理利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30
/ 2

土地资源在城乡规划中合理利用

岳蒙  校楠

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710016

摘要:开展城乡规划建设土地管理工作能够突破以往问题,大大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对国家以及城市经济的发展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在具体管理环节要想能够将其效用得以更好发挥就应当要正确认识到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并采取有效地应对策略,以切实推动城乡建设的快速、和谐发展。

关键词:土地资源;城乡规划;合理利用;

1土地资源及主要类型

土地资源指人类目前已经使用或是在未来可被利用的一切土地,包括自然范畴内的一切自然属性,经济也属于土地的社会属性,如人类的劳动对象和生产资料等都可纳入土地资源范畴,如农、林、牧业等土地。土地资源利用具有一定的时空性,根据不同地区和历史情况,内容有所不同,如大面积沼泽会存在渍水问题,不适用于农业利用,无法纳入农业土地资源中。将过去的非农业土地资源置于现代社会,可依靠现代高新治理手段,将其转化为农业土地资源。

依据土地资源地形和利用情况可分为不同类型:按照地形划分,可分为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等,这表现出土地自身的自然基础,能更好地展示地形特点。其中山地由于地形特殊,更适合发展林牧业,而平原和盆地则更适合农耕作业。

依据土地资源利用情况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可利用的林地、草地和耕地。二是适合开发利用的土地,即荒地、沼泽滩涂水域等。三是暂时难以利用的土地,主要有高寒山地、沙漠和戈壁等。根据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对土地进行社会经济效益分析,可有效对土地资源生产潜力、数量、质量等进行研究。

从土地资源利用组合情况来看,我国东南部和西北部地区差异明显,东南部地区主要以耕地、林业及各类淡水湖泊为主,土地垦殖指数很高。西北部地区土地大多是牧业用地,多用于种植草地来喂养家畜,其草地大多属于半干旱和干旱类型,垦殖指数较低,改造难度极高。

2城乡规划

城乡规划中的土地资源利用方式主要有两种,即农村土地征用和招拍挂土地转让。一是最主要的征用方式,它是农村土地向城市土地转化的合理方式,通过一定渠道和方法,将农村土地合理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一般需要整合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三方面,才能将其转化为现代城市用地,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和方向,以农村土地作为城市用地补充,可避免因过度发展而出现土地需求急剧增长情况。二是依靠招拍挂形式转让土地,这种情况需要政府相关部门许可,将这类土地以拍卖、挂牌、招标等方式进行城市内部建设开发和利用,政府多以拍卖形式将土地出售给房地产开发商,再以招标方式对其进行开发和建设,扩大土地资源利用率。

3城乡规划中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城乡规划实际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即土地本身征用问题、土地规划不协调、土地招标拍卖虚高等。土地价值和征用价值两者之间存在差异,这会进一步加大两者反差,使得土地不规范,加剧土地征用引发的一系列矛盾问题。土地规划不协调,是因为其在城乡规划中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前提,可能无法顾及每个人的利益。土地招标拍卖虚高,土地招标拍卖面向私人企业,竞拍价格较高,很多房地产商为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在得到土地开发权之后,对土地进行多种设施开发,导致房屋价格虚高。

1324681299

4.基于城乡规划建设的土地资源管理策略

4.1 高效利用土地资源

对土地资源管理最重要的内容便是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为了做好这一重要工作,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需要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严格审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文件,严格审查城乡规划中的各类用地,严格禁止对没有纳入规划的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及时制止不符合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相关规定的行为,确保土地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为了缓解如今土地资源用地紧张的状况,解决土地供需的矛盾,减少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资源的浪费情况,必须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4.2 明确土地使用标准

在实际的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土地资源管理制度,明确土地使用标准。在制定和完善土地资源管理制度时,要综合考察建设项目当地的地理环境、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和土地环境,工作人员要对考察结果进行深度分析,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当地特点的土地资源管理制度。同时,针对不同地区城乡规划建设的发展需求来不断健全和完善土地资源管理制度,规范建设用地,科学合理地划分土地资源,尽量减小各方面的利益冲突,从而减少对于土地资源的浪费,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土地资源的使用标准要在土地资源管理制度中明确体现,要保证项目实际建设时基于使用标准进行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土地使用标准要规范化、专业化,明确不同类型的土地运用哪种方式进行开发利用,土地开发后用来进行怎样的建设等内容,保证土地资源利用的方向性,明确土地资源利用目标,使土地的开发利用更加具有计划性和针对性。

4.3 提高管理团队专业水平

建设一支具有高专业水平和工作素质的土地资源管理团队是确保土地资源管理工作能够高效开展和完成的重要条件。针对目前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人员责任意识不强、对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的情况,需要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要多多开展业务能力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让工作人员在提高专业技能水平的同时,意识到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使他们能够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更好地完成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能力和工作意识的考核,让其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提高水平,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确保工作的顺利展开。

4.4 健全城乡规划建设体系

为了保证城乡规划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需要努力完善城乡规划建设制度,形成和健全城乡规划建设体系,促进各个城乡建设部门与土地管理部门的工作协调。在完善城乡规划建设体系的过程中,项目的管理人员要对土地、水利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避免出现资源分配不合理导致的资源浪费状况。要处理好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努力达成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建设项目开始后要保证城乡规划的合理性和稳定性,避免规划的随意更改,发挥城乡规划建设制度的指导作用。要提升规划的全面性,不断完善城乡规划建设体系,使规划的方案得到良好的贯彻落实。

4.5 加强监督

合理有效的监督可以起到规避问题、提供正确指导的作用,在城乡规划建设的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需要对项目管理和实施进行监督。首先,要针对不同项目、不同部门和不同的区域特点来进行实时的监督分析,在实际监督时可以采取驻地监督与巡逻监督两种监督方式结合的监督方法,减少内部隐瞒现象的发生。

5.总结

城乡规划中,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着很多问题。为提升城乡规划土地资源利用率,促进城乡规划发展,使土地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分配,要根据实际规划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利用对策,完善土地合理利用制度,对土地进行社会经济效益分析,开展良好的协调管理,注重统一规划管理,切实解决城乡规划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实现城乡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汪宗彦.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6,(21):17-18.

[2]许迎春,刘琦,文贯中.我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城市发展研究,2015,(07):37-38.

[3]向路,贾海波.浅析小城镇建设土地合理利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11):70-71.

[4]贾莉.土地资源利用调整在配合小城镇建设方面的研究[J].华北国土资源,2012,(02):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