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探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研究

倪春

绍兴综合保税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摘要:国有企业,作为生产组织形式,除具有企业盈利性之外,还有一定公益性,承担着国家主导和促进某一产业的作用。在这个阶段,想要把国有企业做强,标准化的管理是不可或缺的,与此同时,企业还需要兼具创新力才能永葆生机。对标准化管理来说,财务管理制度在内控制度中占据着最重要的版块。因此,本文针对当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构建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构建和优化制度展开分析,以促进财务管理制度合理构建,有效执行和正确考评。 

关键字: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在当代越来越发达的经济环境之下,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业内控制度的一部分,其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过程当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企业怎样更好地制定和优化与自己相适应的财务管理制度是摆在现代企业尤其是现代国有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1.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每个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存在差异性

财务管理制度之于企业犹如运动服之于运动员,适当舒适的运动服能使运动员较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并取得较好的效果,过于宽大或者过于小巧的运动服则会捆住运动员的手和脚,从而影响到运动员的表现。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每一个企业都会面临着政治,经济和行业的大环境,同时企业所处的时代背景也各不相同,那么财务管理制度也就无法拥有一个统一标准的版本,同时一些企业对其他企业制度的简单复制也就显得不合时宜了。

2)制度建设人员在制度中发挥着更大作用

财务管理制度做为一种规章制度贯穿于企业经营行为的全过程,对财务行为起着指导和调节作用。 做为建章建制下的制度建设人员来说,若是缺乏对于企业宏观战略的认识,对于国家政策的熟悉程度,对于内控制度认识的缺乏,对于企业面临环境的生疏程度以及对于财务管理制度制定的专业度较低,就有可能使构建的制度轻则束缚住企业的手脚,制约其发展,使其丧失创新和活力,重则使其产生资产流失,投资错误等严重后果,损害国家利益,同时也有可能孳生贪污,腐败以及其他一些廉洁问题使蛀虫钻营制度。

3)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没有控制在重点和难点的工作中

财务工作既烦琐又重要,财务管理制度的内容也是这样,制度建设中抓住重点难点,能够加大重点难点的高效运转,也能降低企业管理成本。 但是在实践中,存在着所构建的财务管理制度对于重点和难点工作没有进行规范和落实,同时对于某些灵活性的工作机制制约过多等问题,造成了如下几个问题:首先是重点难点工作没有得到重视和保证,其次是由于没有经过必要的程序加大了企业管理成本,严重制约了企业创新能力。 所有这一切,都将使处于这一激烈竞争市场上的企业无法跟上其发展脚步。

4)财务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管理失控等

有制度没有落实,就相当于没有制度。 一是管理层不了解制度,或个人主义色彩浓厚,致使财务管理制度在实践中犹如虚设。 制度执行不力,造成内部牵制原则的破除和内控制度管理的失灵。 此外,财务管理制度规定宏观化而没有沉到最底层,使员工在进行工作中望而生畏,无法有效地落实制度。 例如在国有企业内,财务管理制度将管理权限下放到管理人员手中,但对超出权限的事项却没有明确的处理办法,那么在执行人员遇有超权事项时就会因为审核部门审核不到位,领导部门不敢承担责任而得不到解决,从而造成执行部门的工作效率不高。

5)财务管理制度考,考核缺失

企业“向前冲”,是迅速发展的重要精神,“回头看”却又是一种重要工作机制。 只有持续地进行考核评价才能使管理层和执行层都关注该体系,并从该体系中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但很多企业都是“往前冲”,这里面藏着很多如贪污,贪腐之类的东西,管理层豪情万丈,谁也没有意识到,外在看造就了一头象,内在看不过是一个空架子而已,国家利益受到严重伤害。 此外,国有企业还有一项重要的功能就是公益性功能。 从企业自身利益出发,抛弃国家赋予企业的公益性职能,亦属不妥。 但是很多企业在考核评价中只进行企业利润考评而封闭公益性职能,这也很大程度上影响执行层实施力度和积极性。

2.健全企业财务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1)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均需量身定制

财务管理制度是贯穿于企业内控制度始终的一个环节,它和企业的经营,人事,行政以及其他管理制度紧密相连。 从一个企业的建立,发展直至结束,财务行为都贯穿于始终。 故而在构建财务管理制度之前,首先要全面了解企业面对国家宏观政策,行业规定,市场环境和公司内部构架。 只有把企业底部弄清楚了,才有可能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财务管理体系。 尤其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它的第一大股东就是国家,一方面管理层必须抓住如何使企业保值增值和不损害国家利益这一首要制度确立原则,而另一方面它又以国家意志来主导产业和规范市场这一公益性行为又不等同于其他私营企业对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

2)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的主体选择

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是企业内控制度建设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一是需要主要建设人员具备很专业的财务管理制度知识,二是需要内控意识很强,了解各版块内控制度,能够搭建财务管理内控框架,三是需要全面了解政策法规,深入研究企业所处环境,熟悉企业生产,经营流程,全面掌握组织架构,部门职能,四是需要明确企业整体战略目标,全面掌握企业各环节主要职能职责,五是需要沟通协调能力,六是需要和其他部门通力合作,全面掌握当前工作细节重点和难点,才能使财务管理制度真正落实到各项财务行为行为准则上。 此外,有些企业在构建内控制度时会选择专门的内控机构,则更加需要有一个对企业宏观和微观有深刻认识的衔接者,这样才能使构建机构对企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实现所建立的内控制度更加符合企业战略规划和日常管理。

3)财务管理制度构建的重点和构建的原则

①与企业整体发展的总体目标相一致

“企业发展是硬道理”,构建财务管理制度必须以企业总体规划和施工重点难点工作作为标杆,构建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财务管理制度。

②内部牵制原则

财务管理作为一种规范的财务行为,它的重要性是可以想象得到的。 一切财务行为均应具有内部牵制和内部多层审批等机制,使其与财务行为的真实性,准确性,重要性和必要性等工作原理相一致。 尤其是国有企业作为国家资本管理人更应该承担起国有资产责任,以财务管理制度的优质构建,以内部牵制来降低和控制钻漏洞现象。

4)贯彻执行财务管理制度

首先,财务管理制度能否得到落实和落实程度的高低与管理层内控意识密切相关。 管理部门只有控制好宏观意识和严格的制度执行才能对执行层进行有效的调控,执行层也会更加主动地落实制度。 二是全部财务行为归口财务管理部门管理,财务管理部门对与制度规定不符的财务行为进行及时发现和反馈,使问题得到及时化解,对制度进行及时查漏补缺。 要经常培训财务管理制度,使其深入人心,成为规范财务行为。 尤其是企业新入职的员工,要对他们进行培养,适时树立内控意识,关注内控行为。

5)财务管理制度的经常性考核和评估

考核是落实制度的有力武器,而评价则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作为大型国有企业内部都将成立审计部门,这个部门结合企业的实际状况来制定系统的考核标准并定期评估其实施和管理情况,这将有助于公司发现在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为以后的修订打下基础。 通过评估和考核更增强管理层和执行层工作积极性。

五,结论

总之作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构建是十分必要的。 从企业所处的环境来看,施工中掌握原则和挑选主要施工人员是构建财务管理制度的重点。 同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是财务管理制度得以落实并及时进行修订的强有力保证。 与企业相适应的财务管理制度更利于企业提升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在通过体系的持续优化推动国有企业良性生态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论国有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措施[J]. 易鹏.  时代金融. 2018(30)

[2]国有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探析[J]. 李燕.  商业故事. 2018(05)

[3]国有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措施研究[J]. 孟祥.  财经界. 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