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园林设计中的空间艺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景观园林设计中的空间艺术

陈宇宏

深圳市光明区城市管理与综合执法局

摘要:景观园林设计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在前期充分、细致的调查活动中,能够对现场的主客观环境进行及时的规划和调整,运用设计方法对场景内容进行有效的选择,科学设计空间,有机组合景观元素。注重对空间艺术的研究和探讨,在当代城市景观园林设计中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文化价值。在空间艺术的研究中,要注意总结已有的经验,并结合典型的个案进行分析,这样才能使设计的思想更为开阔。在景观园林设计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生态保护理念,并按照美学和艺术的标准,创造出符合现代发展要求的景观空间。

关键词:景观园林设计;空间艺术;应用

引言

作为推动景观园林设计的重要环节,空间艺术在整个景观效果的营造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空间艺术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的理解,可以使整个环境的空间使用效率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从而丰富其现实的体验功能。

1.景观园林空间艺术的设计原理

1.1.体现人文需求关怀

景观园林设计将植物、建筑、地形、水体有机结合,营造出充满生命气息的居住空间,也是人们心灵上的一次飞跃。城市中往往存在着不同的街道,不同的风景,不同的人群密度,不同的人的组成,不同的情绪反应。作为建筑、城市和景观的创造者,设计师应该能挖掘出隐藏的、错综复杂的构造,欣赏周围的美丽,把挖掘出来的东西都能有效地展现在图纸上。把这一差别体现在地图上,展现出对都市空间的新认识。比如,把吸引你的都市景观融入到地点分析中。可以从这些元素中抽取有用的成分,在精神层次上给绘图注入情感,从而为以后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舒适而又精巧的户外咖啡座,坐落在天然的咖啡屋中,以人为中心,体现出城市的精神,并建立起对地方的归属感。所以,建筑空间艺术的建筑既要考虑建筑的行为功能,又要注意人在空间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的引导作用。

1.2.融合审美情趣体验

景观园林的规划布置往往反映不同的空间环境面貌和风格。景观设计中的空间是若隐若现的,因为主要体现的是自然美,所以空间设计要十分注意空间的主次关系以及空间形式的营造手法,既要有围合感,又要有艺术美感。人对空间的感知通过运动获得,在前进或者转弯中完成对景观的欣赏。例如苏州园林,讲究峰回路转,曲折迂回;凡尔赛宫,讲究平面几何形状。景观设计需要时刻谨记人眼的动态范围非常大,小空间内的视线引导多数都是纸上谈兵。常见于公园、湿地、道路等项目中,路径的延伸处即对景的背后实际是超大尺度的辽阔空间。这类空间的路径端头往往强调视觉的延伸,常会故意留空一块草地后再结合环境布置片林,或远处局部用孤植树、建筑等进行点缀。

1.3.维护生态环境健康

城市的景观规划与园林设计方案首先要从生态健康出发,考虑城市园林绿地的生态平衡的维持与养护。因此,无论是公共场所的景观规划,还是住宅等民用设施的设计管理,都需要切实做好实践调研,了解原生态环境组成后再进行适当改造处理。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在满足植物多样性的基础上,优先考虑生物体系的完整性与适配性,尽可能多地选用乡土植物。既能保证植物的成活率,也能促进良性循环生态系统的构建。植物的环境效益是景观空间搭建需要格外注意的地方,这对设计人员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虑原有的地理环境和土壤条件引进搭配植物,尽量减少对良好环境生态的干扰。对原生环境比较恶劣的地方,更应该借助植物的环境效益展开搭配,通过人工构建生态环境,推动污染环境的整治,促进城市环境的美化,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2.空间艺术的应用目的

2.1.丰富群众的审美体验感

视觉是一种最直接的审美表现形式,也是景观园林设计中最重要的因素。从景观园林设计与人的视觉表现之间的关系来看,在表现空间艺术时,必须掌握人的视觉特点,以及习惯的构图中的植物、建筑等要素。人在特定的场景中,所能看到的景色,都是由设计师按照图像的原理和分割规律来进行的。设计团队在进行设计时,一定要从这一点出发,充分考虑到观测点的位置、节点距离、节奏等因素,从而达到最舒适的空间视觉效果。在进行景观规划建设之后,虽然视觉上的感受是一种本能,但同时也要注意到其它感官的感受,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人的情感,这样才能为提高空间的艺术水准提供更多的空间设计方法。比如,如果声音使用的好,还能给人一种不同的美感,风、水、鸟叫、乐,都能融入到画面中。

2.2.增强空间景观的艺术性

景观介于自然植被与人为建筑之间,所担负的是一种人与自然联系的相互关系。景观园林设计的目的在于建设出可供人们按需求使用的固定空间。空间艺术的价值在于通过各种元素的使用增加审美趣味与人文关怀。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人们的使用行为与活动习惯,还要考虑人们精神状态的需求以及审美认知方向的追求。不仅设计一个可使用的空间,还要创造一个可感知的情境。通过打造多维舞台,真正让空间艺术的价值在景观设计中体现。蒙特利尔艺术博物馆前的大道中“舞动的地板”的设计概念值得借鉴,不仅要创造工具,还要传承文化。蒙特利尔艺术馆区域的新活力便是源于这种艺术认知下的人类活动。文化是灵魂,设计是器官和骨架,相辅相成。优秀的景观园林设计能够给人以独特的情绪与精神体验,可以引发人们情感共鸣的艺术空间。

3.3增强空间环境的服务效能

景观园林设计的基础品性是其多元化的服务功能。景观空间服务效能的优化,需要按照场地功能区域的设定进行艺术化升级。借助空间艺术的表达形式,协调城市环境与景观园林设计元素的关系,有机组合各功能区,构建整体的主题风格,优化景观设计的总部局。古典园林景观服务于特权阶级,主要功能是休闲游憩和观赏;现代的公园场所景观设计侧重于功能性结构的优化。比如把人群进行分离,降低密度感,以方便给市民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景观节点恰如其分,座椅和廊架实用、舒适,空间层次分明,有收有放,配合种植的变化与律动拿捏到位,尺度亲切宜人,细节充足却不过量,施工精致。同时现代空间景观还担负着协调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关系的任务,比如调节城市环境和气候,给动物保留或营造生存栖息地,净化污染环境等。

3.设计方式

3.1.时令植物的有效规划

景观源于自然,其设计的灵感来自于对自然的模拟与加工,园林植物是一种特殊的造景要素,对于外部空间的组织与营造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营造空间艺术是用植物规划设计体现景观设计的空间感。就我国气候条件与地形多样性来看,可供选择的植被种类多样,且搭配多变。因此,景观设计应根植于所在区域,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选择不同的植物栽种并科学规划,根据植物配置的环境效益展开景观空间的艺术组织。颜色、形状、光线等都会对艺术的呈现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景观设计时需要多加考虑植物的色块规划,在生态习性搭配基础上考虑植物的颜色、造型等。比如大型草坪,要选择带状、波浪形的造型;在近乎方形的绿地中,经常使用弧形、扇形的造型;在宽阔的道路两端和大型美化广场上,经常使用椭圆形和放射状的造型。结合场地功能区划选择植物进行组合完成景观设计,是空间艺术氛围建设必不可少的一环,植物的装点可以使空间更富有生机活力,是自然艺术的生命力表现,也是景观园林设计的灵魂。如图1绿化草坪设计。

如图1绿化草坪设计

3.2.充分利用地形优势

地形是风景园林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与整个园林的建筑效果有很大的关系。目前国内的园林设计师在进行空间规划时,往往要寻求一种参照,而这种参照物往往是以地势为基准的。设计人员必须对其所处的地形进行细致的调查,使其在空间艺术设计中充分发挥其优势。按照地貌特征设计的园林空间布局,不但能保证生态环境,而且符合生态发展的规律,在不影响原有的景观格局的前提下,还能与地形相结合,增加建筑的艺术感。借助地势的优势,将其与空间艺术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助于设计师在景观设计中更具创意和可持续发展。

比如,在地势平缓的地区,可以把它作为一个草坪,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给人们一个放松的空间,缓解工作和生活的压力。

3.3.合理利用水体元素

在景观园林建筑的空间艺术设计中,水要素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景观空间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园林建筑的自然条件,合理地运用水体要素,提高景观设计的活动性和观赏性,保证景观设计的质量。运用水体来划分园林的布局,是设计中运用水要素的一种重要手段,相对于通过建筑、植物等因素强行划分景观的方法,水体要素其实是一种软性的划分,对设计者的技术要求更高。因此,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充分把握水元素在园林中的表现形式,并借助其在园林中的流动,使其具有更强的视觉效果。如图2景观园林设计融入水元素。

如图2景观园林设计融入水元素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景观园林是城市环境的一部分,是人们休闲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际的城市建设中,要真正地考虑到园林的基本品质和人民的发展需求,将艺术内容融入到景观空间中,使其更好地发挥其实用性。通过空间设计来丰富城市景观园林的设计功能,提高其环境质量,不仅能够贴合城市的规划设计规范,而且能够满足人们的居住和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陶涛.景观园林设计中的空间艺术布局分析[J].现代农业研究,2022,28(02):91-93.

[2]孙菲菲.景观园林设计中的空间艺术布局探究[J].现代园艺,2021,44(20):85-86.

[3]孙明.景观园林设计中的空间艺术研究[J].城市建筑,2021,18(11):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