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项目管理中协同管理的运用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建筑项目管理中协同管理的运用探究

陈淋

深圳湾区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中国建筑业蓬勃发展,建设工程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其中包含了各类建设项目、相关技术的更新,以及越来越多的相关方参加建设项目。合作经营模式的提出,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运用协同管理,能有效地协调工程内外关系,保证工程顺利进行,提高工程质量。

关键词:建筑项目管理;协同管理;运用探究

引言:

所有的建设工程都有很多的管理上的问题。施工建设是一项很有系统性、很复杂的工程。施工单位要对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管理,包括进度、质量、安全、文明、环境、材料、设备、人员等。总体上,以最少的资源利用率为特征的建筑管理。协同管理本质上是打破人力资源、物资设备、内外部关系等多种障碍,将企业经营目标与地方力量相统一,实现“1+1>2”的作用。

1、协同管理的重要性

协同管理是施工企业整体经营思想的具体体现,它能使全公司的员工齐心协力,从而达到更高的经济效益。在建筑企业内部供应链中,通过科学、高效的协同管理,可以使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更加紧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企业的供应链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如何在供应链中进行有效的协调,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就企业自身而言,为了降低顾客需求所带来的实际成本,必须从更广阔的视角审视整个供应链[[1]]。协同管理能使企业的经营管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使整个公司的协作与协作,为公司的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供应链协同管理对于企业在发挥自身优势、增强整体实力、实现资源合理分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协调管理可以使系统的时间、空间和分支得到最优化,从而使系统具有协调、统一、协作、竞争等特点。多个系统协同管理。充分发挥各部门的长处,均衡各部门的长处,以达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增强公司的综合竞争能力。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制度不完善

只有建立健全施工管理体系,才能使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但在中国,有关建设项目管理的理论仍处在起步阶段。尽管在施工项目管理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但目前普遍采用的管理方法还不完善,难以形成可靠、完整的管理制度。

2.2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建筑工程以土木工程为主,而建筑工程中缺乏工程技术人员,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确保项目的施工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只有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控与安全管理,才能预防各类质量问题。要改善工程质量,必须从质量、成本、时间、信誉等四个层面进行管理,把管理的内容细化到建筑工人,让他们明白具体的管理程序,并根据他们的工作程序来完成工作。由于难以准确地评估施工项目的安全性,从而增加了施工项目的危险性,从而导致了大量的工程事故。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一些工程建设仍处在建设的初期,工程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的关注不够,表面上注重工程管理。这将导致项目的管理效率无法保证,导致项目的经济损失,进而影响项目的工期。

2.3节能环保问题

建筑行业在建设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空气污染和废弃物。在当前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情况下,我们应该尊重并遵守大自然规则。所以,建筑行业要走绿色发展之路。但是,由于传统的建筑管理方式过于粗放,很多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建筑工程建设中也出现了大量的资源浪费现象。

3、协同管理用于建筑项目管理的策略

3.1协同管理建筑项目的内部关系

3.1.1协调内部的人际关系

从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运用科学的管理理念,对建筑企业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充分挖掘其潜力,创造一种积极的工作氛围,使其充分利用自己的潜力,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项目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项目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才能有效地完成项目的各个环节,并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从而使工程的顺利进行。其次,要加强沟通,经常或不定期地沟通,以实现工程项目的目标。最后,要主动了解职工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及早澄清和化解,使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为项目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3]]

3.1.2协调内部组织关系

首先,已经设立了若干部门和职位,以便在没有人员短缺或没有重复的情况下完成项目。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均能独立完成各自的工作。同时,要做到以人为本,深入了解员工的需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另外,公司还需要制定长期的发展战略,提升员工的建筑技术、信息技术技能,以满足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同时,通过建立日常的学习与培训,为员工提供交流的机会,搭建技术与经验共享的平台,为项目成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其次,要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强化部门之间的正式和非正式信息的交流,以增强信息的效力。最后,在施工中应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以防止矛盾激化,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3.1.3协调内部的供求关系

建设工程建设周期长,所以协同管理工作的压力很大。要顺利地完成工程,就需要采取统一的管理方法,以协调企业的内部供给与需求。总体而言,可以采取下列方法:第一在计划进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各个部门的不同需要,合理、可行的配置建筑资源,严格按照资源的供求规划,及时为各个部门提供必要的物资,防止资源配置不合理;第二关于资源配置的相关性问题。为了保证工程施工各环节的高效协同,以及各工序、工种的无缝衔接,需要加强对资源的统筹安排,以保证施工项目的顺利完成。比如,管道,彩色颗粒,瓷砖等的陶瓷材料被用在了诸如供水和排水、道路、房屋和花园等的建筑工程中。按照它们的品质来划分这些陶瓷材料,有陶瓷,半陶瓷,精细陶瓷,粗制陶瓷等。按其成核程度,也可分为:无釉、有釉、致密、多孔。这些陶瓷制品的特点是:耐老化、抗冻、耐碱、耐酸、防火、防潮、使用寿命长、不褪色、不易变质、易于清洗等。所以,在将陶瓷建筑工程的参与管理运用到工程所需的陶瓷原料的调配上,就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对工程的物料进行合理的调配,并制订相应的前期准备方案,确保工程中的陶瓷资源能够顺畅地流转,从而为工程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4]]。与其他陶瓷材料相同,它的重量轻、绝缘、耐腐蚀性,但是它的隔音、隔声和阻燃性能都要更好,所以很好地应用在建筑工程中。

3.2协调项目外部的关系

3.2.1协调业主和项目部门的关系

最紧密的关系是项目部门与业主之间的关系。他们一起努力,协同合作,才能顺利地把施工工程做好。第一,项目部要在项目开工之前就参加合同的编制,了解施工项目的具体问题和要点,以保证合同各方的责任和权利,并积极准备施工材料、机械设备、施工人员,与业主共同确定施工计划,参与业主的核查活动,确保全面实施 ;第二,对施工过程的所有方面进行管理,包括管理合同关系、监督施工进度、控制施工质量、移交和管理机器设备、处理计划的变更、管理已完工的工程的支付等。第三,在工程监理工程竣工验收的过程中,不能以业主的视角对工程验收的内容进行全面的梳理,并在验收结束后将有关的资料交给业主。建筑项目协同管理流程图见图1。

图1 建筑项目协同管理流程图

3.3协同管理和项目招投标

    在工程投标中引入协同管理,会给工程投标带来很多益处。比如,可以利用数学分析来计算时间和其他因素,从而制定出一个科学而精确的计划时间表。要保证整个项目的顺利进行招投标,就必须对各个环节进行协调,以保证整个项目的顺利进行。把施工投标流程看作一个系统和复杂的活动,这也是实现全流程目标最重要的能力是组织实施。所以,为了保证招投标程序的正常运行,必须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实施体系[[5]]。同时,对管理机制的组织与协调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工程招标的组织与联合管理关系到工程各方的利益。必须建立一个信息交换平台,以便对信息进行反馈和处理,并鼓励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合作与合作,从而达到最大的目的。在联合投标过程中,信息管理信息分为完全公开信息、有限公开信息、内部信息和一般信息。在信息分享方面,由于长时间的交流,牵涉到的主体太多,若不能进行有效的协调,将会导致投标失败。所以,在项目前期就应该设立一个协同管理的信息平台,并且要在前期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结束语

一般而言,建筑工程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其建设周期、规模、技术复杂,因此,其管理和施工的复杂性也较高,因此,采取协同管理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协调各方面的工作,使其能够顺利、正确地进行,从而达到高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金周,肖游和朔,郭彪,等.基于智慧建造的质量安全协同管理技术研究[J].施工技术,2019,48(1):9-12.

[2]陆荣欣.建设工程BIM协同管理影响因素及分析模型研究[J].建筑经济,2018,39(4):55-58.

[3]洪文霞,韩燕,钱瑾玉,等.基于BIM的建筑工程项目集成管理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11):16-18.

[4]李建福.建筑项目管理中协同管理的运用实践微探[J].居舍,2017(10):107.

[5]盖涛.建筑项目管理中协同管理的应用探究[J].科技风,2015(8):182-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