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的科技创新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建筑施工企业的科技创新管理研究

董鑫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北方分公司

摘要:企业的生产技术能力直接决定着行业的未来发展,所以对施工企业经济成长至关重要的环节便是技术创新,为增强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筑行业中的综合竞争力,本章重点阐述了施工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工作问题,根据施工企业在技术创新管理工作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分析并提出了可采用的技术创新管理工作方法,并说明了在项目实施阶段中技术创新管理工作的主要表现形式,做好了施工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工作。

关键字:建筑与施工行业;技术创新;项目管理方法;

引言

技术革新是施工行业持续发展的源泉,是建筑施工公司在建筑行业中增强自身竞争力的有力措施,可以保障施工公司的快速发展,所以,通过技术革新可以更加有效地提升公司在施工领域内的竞争力。

一、建筑施工公司科技创新管理的现状

目前,中国建筑施工公司在科技创新管理主要面临的如下问题:1)技术创新的服务范围单一。在施工企业中,基本上全是进行了科技的技术革新,而对其他行业方面的技术革新基本没有。以笔者所在企业为例,近五年来,企业的职能部门以及各类非生产单位,完成了技术革新立项的项目均为零。2)科技企业管理体系没有建立系统化。在施工企业中,由于大多数科技成果都是对施工企业的重要成果,因此技术的管理也只是局限于对科技成果的管理上,并不能建立一个从过程到结果的全方位管理系统。3)缺乏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结构失衡,高层次科技人才匮乏。绝大多数的施工单位并未设置专业的技术机构,技术创新项目都是技术人员兼管,而施工专业技术人员比例的严重失衡,高层次的技术人员尤其是高层次技术人员比例明显不够。而中国高级技能人员只占技能人员的3.5%,大大不及发达国家的40%。4)技术能力欠缺,R&D投资比例过低。全国大中型施工单位的费用成本占公司收入的比重不到2%,但全球五百强公司一般在5%~10%之间,医疗、通信、IT等领域更是超过20%,但重型建筑设备、新材料、新的施工方法仍未能建立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科技结构。5)科研发展机制不健全。在建筑施工行业中,最主要的鼓励措施都是规模生产,而对技术创新的鼓励措施则极少,甚至没有。

二、科技创新的保障措施

2.1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建设单位要构建并健全以公司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以企业负责人为重要主管,以企业总工程人员为直接负责人的科技决策层和领导人,以各级科技管理部门为科技研究成果实现的机构层与管理者、以项目为科技课题实现的执行层的三个创新型组织机构体系。同时坚持对重大技术规划课题采取主管部门预审和专家委员会评议的二级审查机制,以防止较低水平的重复研发,进一步强化政府对重大技术开发项目的社会责任与合同制管理模式,进一步明晰课题组负责人和承办单位的职能与权利,强化对重大技术开发项目的资金引导与全过程监督管理,以实现重大技术开发课题高水平、高效益。

2.2建立健全科技保障制度

要形成符合市场竞争、具备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科学发展方针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在技术开发、工艺攻关、装备改造、成果推广、国际技术交流、人才、技术投资、政府激励和待遇、专利保护等领域的政策措施,逐步健全科学政策体系,在重大科学研究的立项、课题申请、项目下达、资金控制、质量监管、研究评价、结果登记、科技奖的评审与表彰、专利申请保护和专利保护、科学技术推广应用、科技成果转让管理等各个方面,建立一整套较完善的科学措施与管理体系。

2.3坚持以人为本,保持创业活力

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创新理念,着力造就一批爱岗敬业精神、敢于开拓创新、综合素质良好的综合型人才,始终保持中国技术创新事业的生命力。把发掘、培育、利用、凝聚高级科技人才当作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目标,通过自主培养、对外吸引和企业内部协作等不同途径聚贤揽才,建立并完善健全了一系列促进培养和利用人才的机制,以促使科技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崭露头角。并充分发挥总工程师在推动产业科技进步、完善技术创新管理体系、发展科学技术指挥系统、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效益方面的重要功能。

2.4加强技术投入,以确保发展关键科技重大突破

将科学技术投资当作战略性投入,以实现在核心技术和关键性领域的重大突破,要以我为主体,面向社会,积极思考多渠道、全方位地筹措科学技术投资,着重支持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项目和产业。同时,还要研究构建起健全的科研投入保障制度。为了解决带有共性和前瞻性的重大技术问题,进一步提升公司总体水平和技术实力,并减轻和防止重复立项、重复研究等的弊端,公司将统一规划并负责重要课题的研究开展。

2.5加强技术交流与协作

加强了与其他单位间的沟通和合作,积极聘请了国外专家、教授到企业内部或现场作专题研究汇报或咨询讲课,施工过程中对存在的重大技术难题,及时组织并开展了专题讲座或现场论证会,以破解重大技术难题,优化施工技术方法,提升工程技术人员的水平。

三、施工中的科技创新管理表现

1)在实施项目前期对整体科技创新管理的规划。在实施阶段,是整个施工项目科技创新管理工作中最为关键的阶段,整体科技创新管理在实施前期、施工中以及在实施后各个不同时期的技术阶段都存在着不相同的技术特点,并且在各个时期的整体科技管理的侧重点也是不相同的。在实施项目开始阶段,项目课题的有关质量控制单位首先要根据项目实施方案和施工图纸进行沟通探讨后,对整体的科技创新管理进行了规划,并确定项目研究的总体工作思路和项目研究的主要承担人。首先,要确定项目工作的目标定位、重点任务、总体工作思路,并研究了各个时期应该着重关注的技术问题。然后预测此次实施的工作量及其难点,预测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具体的、可实施的解决办法。其次,必须清楚研究课题团队的划分,防止由于分工不清楚而阻碍实施的进程。2)施工活动中的监控管理。实施技术的监控管理施工技术是建筑施工的技术工作中较为关键的一个组成部分,企业要重视对有技术措施的工程实施全方位的监督、管理工作。针对比较关键的工程项目要由技术人员进行阶段性的考核抽查,对其他的工程项目则可能在一个季度甚至相隔零点五年的试验时期内进行考察。工程实施过程中,还需注重采集、录入试验环境中的资料、样品,对实验报告以及工程实施方面的重要信息都要收集管理好,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注意兼顾对实际施工的现场应用状况的监视与检查。3)科学检验后的研究效果总结和评价。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验收结果后,并不等于课题就开始直接进行科学研究,还需要有关组织对已完成的科技研发工作加以总结检验,并按照课题的具体科学发展情况编制成有关的科学综合分析会计报表。还需要科学技术发展总结中要介绍该科学技术发展工作的整体过程,包含了该科学的一般特征,科技实践情况以及与国内相对类似的科学技术对比、新科学技术的目标和科学度、创新的发展方向、科学技术是否业已成熟等方面的内容。另外,还要体现对该科技新方法的严谨性,以发展新科学技术、提升该方法的科技含量以及创新的水平为宗旨,对当前实施技术中的核心技术和新方法加以有效的归纳总结,同时也要介绍该科技的实际应用情况。

结语

技术革新工作一直贯穿于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唯有加强工程科学管理,动员广大技术人员立足工程,积极投身于技术革新活动,努力冲破工程施工中的技术难关,提高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才能真正提高企业创新与自主发展的综合实力,将科学技术成果转变为生产力,从而获得更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齐旭燕.建筑施工企业科技创新管理[J].建筑技术,2012,43(04):349-350.

[2]钦甜.项目管理在建筑施工企业科技创新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5(20):26-28.

[3]陈秀萍.建筑施工企业的科技创新管理研究[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8(06):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