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危险废物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试论危险废物管理

林汉桥

云浮市深环科技有限公司  527500

1 危险废物的概念

联合国环境署(UNEP)在1985年12月举行的危险废物环境管理专家会议上统一的定义为:危险废物是指除放射性以外的那些废物(固体、污泥、液体和利用容器的气体),由于它的化学反应性、毒性、易爆性、腐蚀性和其他特性引起或可能引起对人体健康或环境的危害。不管它是单独的或与其他废物混在一起,不管是产生的或是被处置的或正在运输中的,在法律上都称危险废物。从学术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危险废物简单定义为:具有毒性、易燃性、爆炸性、腐蚀性、化学反应性或传染性,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危害的废物。

2 危险废物管理的具体措施和流程

2.1 危险废物的管理要求

对危险废物进行管理工作时,必须要遵守国家的法律体系,这些法律包括以下三点:

1)国家法律在危险废物管理中,涉及的一般法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民法通则等。这些法律中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到有关废物和危险废物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行政性法规、规范性文件

2)目前中国有关危险废物的专门性行政法规包括《关于开展资源综合利用若干问题的暂行性规定的通知》、《关于坚决控制境外废物向中国转移的紧急通知》、《危险废物经营许可管理办法》、专门针对医疗废物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

3)很多部门规章和文件都涉及到了危险废物的管理。如《防止多氯联苯有毒有害物质污染问题的通知》、《关于严格控制进口捐赠废旧轮胎的通知》、《尾矿库安全管理规定》等20多个。

4)环境政策、标准和技术导则以及一些地方性法规、国际公约等。

2.2 危险废物收集过程

危险废物分类收集的原则是:危险废物与一般废物分开;工业废物与生活垃圾分开;液态与固态分开;泥态与固态分开;性质不相容的分开;处理处置方法不同的分开。将危险废物混入非危险废物中是严格禁止的。将危险废物混入非危险废物中贮存,实质上是采取稀释的方式贮存危险废物,其结果非但未减少或减轻危险废物的危险性质、数量、体积,反倒会使非危险废物转化为危险废物,从而增加了危险废物的数量、扩大了其体积,使污染防治更为复杂和困难。

危险废物可以定期收集,也可以随时收集。定期收集是指按固定的周期收集,适合于产生废物量较大的企业。定期收集可以将不合理的暂存危险降到最小,能有效地利用资源;运输者可有计划地使用车辆;处理、处置者有计划地安排工作;促使生产者努力减少废物的产量。随时收集是指根据废物产生者的要求随时收集废物。适合于废物产生量较小的,产生量无规律的企业。

2.3 危险废弃物贮存的要求

2.3.1 贮存的一般要求

所有危险废物产生者和危险废物经营者必须按有关标准要求建造专用的危险废物贮存设施,也可以利用原有构筑物按有关标准要求改建成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在常温常压下易燃、爆炸及排出有毒气体的危险废物必须进行预处理,使之稳定后贮存,否则按易燃、爆炸危险品贮存。 在常温常压下不水解、不挥发的固体危险废物可以在贮存设施内分别堆放。危险废物必须按有关标准要求装入容器内,禁止将不相容(相互反应)的危险废物在同一容器内混装。无法装入常用容器的危险废物可以用防漏胶袋等盛装。装载液体、半固体危险废物的容器内留足够空间,容器顶部与液体表面之间保留100mm以上的空间。常温下贮存期不得超过1天,在5℃以下冷藏的,不得超过7天。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上必须粘贴符合有关标准的标签。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和场地施工前要做环境影响评价。

2.3.2 贮存的容器要求和贮存设施设计

贮存容器应该满足如下要求:要使用符合标准的容器盛装危险废物。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材质要满足相应的强度要求。 装载危险废物的容器必须完好无损。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材质和衬里要与危险废物相容。 液体危险废物可注入易于清空的开口直径不超过70mm并有放气孔的桶中。

地面与裙脚要用坚固、防渗的材料建造。建筑材料必须与危险废物相容。必须有渗漏液体收集装置、气体导出口及气体净化装置。设施内要有安全照明设施和观察窗口。用以存放装载液体、半固体危险废物容器的地方,必须有耐腐蚀防渗的硬化地面,且表面无裂缝。应设计堵截泄露的裙脚,地面至裙脚高所围建的容积不低于堵截最大容器的最大贮量或总贮量的1/5。不相容的危险废物必须分开存放,并有隔离间隔断。

2.4 危险废物的运输过程

危险废物的运输是指将已包装好的危险废物从存放场所运送至填埋场、焚烧厂、资源利用工厂或集中贮存场的过程。通常情况下危险废物的收集和运输是一体化完成的,没有明显的区分和界限。危险废物的运输是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的主要环节之一。在运输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当或未采取污染防治和安全防护措施,则极易造成污染。中国每年都发生危险废物运输事故,并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危害。因此,必须对危险废物的运输加以控制和管理。

在危险废物转移过程中,主要要遵循以下五点原则:

1)使用专用车辆运输,车辆应符合环保部门和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的管理要求;运输车辆应有单位名称、电话号码及区别危险废物特性的标志;运输车辆必须有明显的标志或适当的危险符号,以引起关注;运输车辆车况良好,符合运输危险废物的安全要求;运输车辆应上应配有在危险废物泄露情况下的紧急应急方法说明书,配备灭火器、工具、急救药品等紧急应急处理器材和防护用品。

2)运输危险废物前要到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办理危险货物运输手续;运输特殊危险废物(如爆炸品、剧毒品、易燃品、感染品等),还需到公安、消防、交管、卫生防疫等部门办理相关许可手续;运输危险废物的单位应认真填写市环保部门核发的《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并按程序移交其他单位;运输危险废物时,要根据危险废物的种类、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车辆运输,特殊危险废物(如感染性、爆炸性废物等)要用专用车辆运输;运输前要作出周密的运输计划和行驶路线,尽量避免经过城镇、居民区、商业区、交通要道以及环境敏感地区,避开交通高峰时间;

3)性质相抵触的危险废物不能同车运输,危险废物不能和其他物品特别是食品、食品添加剂和其他性质相抵触的物品混运;禁止将危险废物与旅客在同一运输工具上载运。

4)运输危险废物的车辆、船只或其他运输工具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危险废物飞散、溅落、溢漏、恶臭扩散、爆炸、起火等污染环境或危害人体健康的事情发生;发生泄露时,运输单位应立即采取紧急应变措施,并通知相关主管机关,根据泄漏具体情况承担清理和善后责任;运输途中要经常对危险废物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停车时要有专人看守;

5)装卸危险废物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轻拿轻放,严禁扔、摔、撞等野蛮作业,防止包装破损、危险废物撒漏以致发生其他危险。作业人员要注意劳动保护,穿带好手套、工作服、围裙、防护眼镜等防护用具;驾驶员、押运员、装卸人员上岗前,应进行危险废物专业知识培训,掌握危险废物的特性,以及运输、装卸注意事项和处理应急事故的方法。运输过危险废物的车辆、容器要及时进行清洗、消毒,盛装过危险废物的容器不能盛装其他物品。

3 结语

本文主要论述了企业危险废物的定义以及危险废物在收集、贮存和转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从经济角度和环境污染的角度来综合考虑,结合废铅蓄电池和废机油的贮存条件,集中贮存比分散贮存更加合适,有利于降低环境污染和节省经济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