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会计实践教学中问题的解决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9
/ 2

中职会计实践教学中问题的解决策略

李媛媛

河南省驻马店财经学校 463000

摘要:针对中职会计专业来说,有着十分显著的实践性、专业性特点,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构建更为系统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要充分把握教育教学体制不断深化改革的要求。在实践教学体系方面需要不断的改革,营造出真实的职场氛围,切实做好相对应的实践训练,这样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为社会培养更高质量的财会类专业人员。结合这种情况,本文重点分析中职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等相关内容。

关键词: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

前言:

近些年中职学校在我国发展势头强劲,尤其是随着国家对中职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政策、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加之我国市场经济规模不断壮大,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与此同时社会对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会计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用人单位的需要,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会计人才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高职院校需要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加强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成为当务之急。

1.中职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师资力量欠缺

会计实践教学是中职学校培养会计人才的重要环节,但在实际走访调研过程中发现,我国中职学校在会计实践教学的师资资源配置上存在明显的短板。当前各中职学校配备的会计实践教学教师一方面是数量严重不足,一名实践教学老师面对的是全校不同年级的会计专业学生,教师在完成日常的实践教学任务就已经占据了较大的工作时间和精力,很难集中精力去深入研究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有的中职学校甚至没有专门的实践教学老师,一般是由理论教学老师兼任,教学质量差强人意;另一方面,会计实践教学老师的专业能力参差不齐,中职学校通常选聘专业教学水平高的教师担任理论教学教师,业务能力差的教师担任实践教学老师,这就造成会计实践教学的质量得不到明显提高,会计专业学生存在理论知识丰富而实践能力欠缺的普遍问题。

1.2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中职会计实践教学开展时,仍以会计理论为主,尚缺乏明确的实践能力培养目标,在会计学习上,教师不能准确定位学生的学习目标,仅仅要求考试合格即可,这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十分不利。在实践教学中,指导的科学性不足,导致学生对自身的学习计划无法合理安排。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期间,教师指导并未统一于学校的方针政策,导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学计划的实施。

1.3缺乏针对性

中职学校培养会计专业人才时,培养实用性人才为其主要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完成会计知识内容的讲解,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理论知识,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对于中职学校来说,构建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是会计专业的内在要求,只有开展实践教学,才能将具有较强操作能力的会计人才培养出来。不过,从目前会计教学情况来看,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存在于大多数中职学校中,受此影响,多数学生缺乏充足的实践能力,日后就业时,难以快速适应岗位需求。教师讲解会计实践课时,课堂枯燥无味,学生兴致缺乏,部分学生想要认真学习,但指导性较差,且实践操作步骤都是教材中的内容,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征,缺乏针对性,限制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挥,最终形成被动接受的学习局面,影响学习效果[1]

2.中职会计实践教学中问题解决的建议

2.1增强师资力量

坚实的师资力量是中职学校会计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针对目前中职学校存在的突出问题,中职学校在师资力量方面要加强建设力度,一方面扩充专业教师队伍,保证有足够的会计实践教学教师数量,解决目前专业教师数量紧缺的现状;另一方面加强教师业务培训,尤其是会计实践教学方面的技能培训,聘请会计专业的教学专家对教师进行系统化的教学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各种校外教学交流活动,提高会计实践教学教师的业务水平,从而不断提升会计实践教学的质量。

2.2改善实践实训条件

通常,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有着数量众多的学生,难以实现校外实训,学校可在校内积极建设实训室,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对于现有实训基地或实训室,因有着极高的设备使用率,排查、维护工作要定期开展,及时报废老旧设备,添置新设备。也要及时更新实训软件,确保所使用的资料是最新的,以能与当前需求相适应。积极建设综合仿真实训室,让手工结合电算化,促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手工做账能力同步提高。选择或编写实训教材时,一方面要以实训内容为依据,合理布置实训室,尽量相似于工作场景,增强学生的真实体验感;另一方面,正常业务、非常规业务都要包含在教材内,同时还要交叉运用多个学科,增强教材的深度和广度。此外,教材中所选取的案例要是企业真实发生的,并尽可能选择多个类型企业的实际案例。在实训室构建过程中,中职学校也可与企业之间通力合作,双方各取所需,实现共同发展。

2.3完善会计实践课程

企业的人才需求决定了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与方向,如果学生所学知识或培养的能力无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那么教育目标并未实现。因此,中职学校要紧密地结合企业,互相沟通,清楚地掌握企业发展状态及模式,二者要密切互动,以能准确地了解双方的需求,实现会计实践课程完全满足企业岗位需求,增强实践教育的实用性。学生在中职学校学习期间,不仅要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而检验学生是否具备职业能力的一个方法就是职业技能证书。尽管暂时取消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但学生可积极准备初级会计师或注册会计师的考试,即使没有机会参与考试,经过准备也会使掌握、应用会计知识的程度加深。此外,多数中职学校会设置晚自习,然而真正学习的学生只有少数,同时,仅在学期末安排实践练习,当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时,学生对实践的兴趣会大打折扣。因此,可在晚自习时间段开设实践课程,让学生亲自完成各项实训任务,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巩固所掌握的会计理论知识。

2.4完善实践教学考核机制

完善的实践教学考核机制是推进会计实践教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方面,将会计实践教学纳入会计专业教学的考核内容,可以有效地提高广大师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提高广大师生参与会计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从而保证会计实践教学的质量;另一方面,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可以有效促进教学改革和进步,通过采取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评价方式,可以及早地发现会计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改善措施,不断提高会计实践教学的质量[2]

结束语:

中职学校的会计人才培养工作不仅要重视理论教学,还要注重学生会计实践能力的培养,要不断加强师资力量队伍建设,改善实践实训条件,完善会计实践课程,完善实践教学考核机制,以企业需求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人才培养导向,找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需求的会计人才培养新思路。

参考文献:

[1]邹剑珍. 中职学校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探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02):252-254.

[2]陈宪翠. 中职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探究[J]. 现代经济信息,2016(19):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