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管理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9
/ 2

小儿急性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管理效果分析

杨玲兰  

德江县妇幼保健院    565200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急性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及护理管理效果分析 方法:选用2018年5月到2019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急性高热惊厥患儿40名,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名,实验组采用优质的护理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高热时间和平均出院时间,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有效率。结果:实验组的平均退热时间为(30.2±2.9),平均出院时间为(3.2±0.8)。对照组的平均退热时间为(65.3±1.4),平均出院时间为(7.2±1.5)。实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满意度为85%,对照组的满意度为50%,实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有效率度为9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55%,实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年龄,遗传,免疫力低下,高热等因素是小儿多发高热惊厥的原因,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告诉小儿家属注意事项,尽量做到少复发。并且做到根据实际情况出发,对症下药。由此有利于提高患者家属对医院的满意度,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小儿急性高热惊厥 危险因素 护理管理

高热惊厥是小儿常见惊厥之一,发病年龄多在6个月至6岁之间,6岁后由于大脑发育完善而惊厥缓解。本病一般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初期,体温上升过程中大于38.5℃以上出现惊厥,排除颅内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异常,就可以诊断高热惊厥。本院就2018年5月到2019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急性高热惊厥的小儿患者40名作为观察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选用2018年5月到2019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急性高热惊厥患儿40名,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名。实验组的女患者有12名,男患者有8名,对照组女患者有10名,男患者有10名。实验组的患者年龄在2-5岁,平均年龄为(3.5(1±0.5)岁,对照组的患者年龄在1-6岁,平均年龄为(3.5(1±0.3)岁。两组工作人员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进行比较,数据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主要包括为患者家属讲述疾病发生的原因,告知患者家属患者在患病时的症状及治疗措施。告知患者家属一些预防措施。为患者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多多和患者家属沟通。

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体温监测。当患者处于低热状态时,可以采用物理降温或者药物降温的方式。如用35%酒精擦拭患者的腋窝,肘窝等。或者拿冰袋湿敷患者的头部。当患者温度达到38.5C时,可以用美林外加退热贴。当患者处于高热状态出现惊厥时,可以采用穿刺人中的方式禁止患者抽搐。第二:惊厥护理:患者发生惊厥时,需要调整患者体位,调整为平卧位,并且将头部侧向一边,以便保证呼吸畅通,以便有异物出现时可以及时清理。患者发生惊厥时还需将患者四肢进行限制,以免被磕磕碰碰。最后在患者口腔垫上牙垫,以免咬伤舌头。第三:心理干预。患者出现高热惊厥时难免出现吵闹,患者家属可以转移患者注意力。如患者家属可以拿玩具转移注意力。第四:健康宣教。为患者家属讲解相关的知识,进行高热惊厥模拟训练,让患者在发生高热惊厥时家长不慌乱。并且家庭常备退热药,退热贴,体温计,酒精等医疗物资。第五,饮食护理。患者应该饮食清淡,多吃水果蔬菜。

1.3观察指标

将患者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将患者有效率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对比患者的有效率。对比两组患者出院时间和退热时间。时间越短则表示护理效果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满意度,有效率以(%)表示,行X2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均退热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以(X±s)表示,行t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验组的平均退热时间为(30.2±2.9),平均出院时间为(3.2±0.8)。对照组的平均退热时间为(65.3±1.4),平均出院时间为(7.2±1.5)。实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详情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平均退热时间、平均出院时间情况分布

组别

例数

退热时间(min)

出院时间(天)

实验组

20

30.2±2.9

3.2±0.8

对照组

20

65.3±1.4

7.2±1.5

X2/t

48.7

10.5

p

<0.05

<0.05

2.2实验组的满意度为85%,对照组的满意度为50%,实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详情如表2所示:

表2:两组满意度分布情况(%)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率

实验组

20

5(25.0)

12(60)

3(15.0)

17(85.0)

对照组

20

2(10.0)

8(40.0)

10(50.0)

10(50.0)

X2

5.5

p

<0.05

2.3实验组的有效率度为9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55%,实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详情如表3所示:

表3: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布情况(%)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实验组

20

5(25.0)

13(65.0)

2(10.0)

18(90.0)

对照组

20

3(15.0)

8(40.0)

9(45.0)

11(55.0)

X2

6.1

p

<0.05

3.结论

高热惊厥患者典型的症状就是口吐白沫,肌肉抽搐,意识障碍。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采用温度监测,惊厥护理,心理干预,健康宣教及饮食护理能有效保障患者生命安全,能更好更全面的为患者服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受年龄,遗传,免疫力低下,高热等因素是小儿多发高热惊厥的原因。因此优质的护理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平均退热时间,平均出院时间,满意度,有效率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因此采用专业的护理管理模式在治疗小儿急性高热惊厥可以在临床多多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吴小银,林文霞. 小儿急性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管理研究[J]. 健康必读,2018(34):14-15.

[2]黄壁君. 小儿急性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探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24):189-191.

[3]尤晓燕. 综合护理对小儿急性高热惊厥的作用[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6):118-120.

[4]马巧. 小儿急性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管理研究[J]. 中国卫生产业,2019,16(7):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