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促进河北省义务教育提质增效的思路与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14
/ 2

“双减”背景下促进河北省义务教育提质增效的思路与建议

王彦君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摘要: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对自主学习方式的认知度不够明确,无论是学习能力、方式、导向,还是学习过程管理和生活打理都需要培养。双减”政策的出台突出了河北省义务教育中的一些问题:教育经费投入不均衡、师资力量差距大、课后延时服务覆盖面不广泛、标准不统一实效性不强、培训市场资本化现象等。为了更好的促进河北省义务教育提质增效,提出以下建议:提升青年教师数量,提高教学能力、学校提质增效,彰显特色、家庭和社会改变教育观念,全力配合双减政策、拓宽社会上升渠道,消解人才和职业偏见。

一、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经费投入方面。截至2020年底,全省教育经费总投入为2128.28亿元,比上年增长6.83%。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为1779.37亿元,比上年增长8.47%。但是财政教育投入规模有限且经费没有统一的使用原则和标准,导致城乡间和区域间经费投入数量和方向不明确,使用率低下。此外,普通学校和重点学校收入差距较大。受地理位置和知名度等客观因素影响,重点学校通过收取借读、复课、补课等费用增加收入来源,而普通学校收入来源则比较单一,只能依靠财政的经费补贴开展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导致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下降。

在师资质量方面。从地域性而言,我省经济发达城市在财政投入、社会支持等方面待遇相对较好,大多教师倾向于选择到城市工作,导致经济欠发达地区教师队伍老龄化程度较高且教学理念相对陈旧导致出现学科结构严重失衡、教师队伍十分单一、一人身兼多职的情况出现。教师的教学工作更加繁重,多元化的课堂服务对于在音乐、体育、美术等特色课程上存在短板和盲区的教师来说形成新的挑战,增加心里负担、精神压力以及能力的考验。学生对优质资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家长为了子女未来发展选择去优秀的学校就读,导致欠发达地区的优质生源和优秀教师更加缺少,形成恶性循环。

在课后延时服务方面,课后服务覆盖面不广泛,当前课后服务坚持学生自愿报名、不搞强制执行,各地教学质量标准不统一,甚至有的乡村学校基本上没有开展课后服务,这些学生成为“被遗忘”的对象。课后服务的实效性不强。受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制约,一些地区和学校存在短视化、功利化思想,片面追求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在具体学校教育教学中唯分数的观念依然盛行,一切工作围绕学生考试成绩展开。很多家长担忧学校硬性“减负”过多会让孩子一度成为“放养式教育”的“递减实验者”,学生学得知识相对减少,玩的越来越嗨,加重家长对孩子成长的疑虑。

在校外培训班方面,大型培训班和个人培训班依然存在,出现培训班空间隐匿化现象,因为大多数家长普遍认为不管“双减”政策落实与否,最终都是以分数为主,虽然提倡发展艺术和体育,但也需要经过分数来评价学生的能力。目前,主流教育的评价制度以考试分数为主,致使家长发出 “最后不都是通过分数来比的吗”的现实性反问。于是各种学科类补习班改头换面,以“一对一家教”“精品课教学”“游击班”等新面目出现,其中“一对一”模式最为普遍。同时,课外教育资源涨价,只有经济基础殷实的家庭才能获取昂贵的校外教育资源,把经济基础薄弱的家庭从参与课外补习班“会员”中剔除,对校外教育资源的获取形成“二次筛选”。导致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家长的经济负担不降反增,使得“双减”在一定范围无法真正落地见效。

二、促进义务教育提质增效的对策建议

(一)提升青年教师数量,提高教学能力

增加特岗教师的招聘范围和数量,满足省内处于乡和市之间区域的学校普遍对青年教师的需求;根据学生多样化需求,增加学科招聘的丰富性。鼓励学校与地方师范高校签署合作协议,形成对口帮扶形式支持地方薄弱学校建设,增加青年教师数量,优化教师结构。鼓励高水平师范院校青年教师通过到帮扶地方学校支教、开展调研,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与地方学院校教师结对,开展教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更新学校教师教学相关理念。鼓励教师参与课外在线答疑和辅导等教学服务,打破已有教育供给和教师配备的时空界限,解决传统优质师资配置不均,丰富个性化教育供给。同时,开展面向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的培训,提升教师和校长的教学管理能力,为所在地培育一支扎根当地、服务当地基础教育教师发展的支撑力量。

(二) 学校提质增效,彰显特色

一方面,转变教育方式,提高课堂质量,运用多媒体教室的优势构建科学、开放、多维的课程体系和多样化的学生学习评估体系,让课堂更生活活跃更有吸引力。对于学生评估,把学生的思想品德、社会实践能力、特长发展、学业水平、艺术素养等方面纳入到教育评价中,引导教育利益共 同体对“五育并举”的重视,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数据采集、分析,实现精准教学和精准评价、反馈,通过分类教学满足不同水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真正从本质上提高教学效能和作业质量。同时切勿“一刀切”完全杜绝纸质化考试,毕竟纸质化考试对于衡量学生学习程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也方便老师快速掌握学生整体学习情况。另一方面,灵活使用社会资源,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在普遍开展文体活动、课外阅读、作业辅导等项目的基础上,通过与信息技术的深度整合,推进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学习,嵌入探究式、体验式、合作式课后延时服务。通过与区域内科学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合作实现现场教体验,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能力。还可以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吸纳校外优质的教师资源,特别是非学科类教师,有利于缓解学校与校外教师的困境。

(三) 家庭与社会转变观念,全力配合

一方面,优化家庭教育的推广工作,优化家校互联合作方式。构建家校教育合作共同体需要有一致的合作理念,通过双方自愿参与、共同承担责任,完成教育立德树人的任务。顺应新时代的要求,双方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结合信息化时代背景,培养家校合作的互联网思维。同时,丰富合作内容,在资源、场域、主体等方面做到优势互补。另一方面,做好社区配套服务工作。要积极探索社区在教育方面的服务功能,为社会各群体提供激发兴趣,培养能力的空间。还应加强与学校之间的合作,既可以为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场地与机会,又可以推荐能工巧匠、优秀高校学生、热心人士等进入学校开展义务服务,丰富片区学校的延时服务课程,密切社区与学校联系,形成社会的大教育圈。

(四)拓宽社会上升渠道,消解人才和职业偏见

进行教育改革和发展要充分认识到,尽管学校是学习压力和负担发生的主要场所,但社会上升流动和阶层跨越才是追逐升学率和分数的动力源,教育改革问题包括减轻学生负担、转变家长观念、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等都根本性地依赖于拓宽社会上升渠道。要构建平等的人才选拔制度,在各类人才选拔中,坚持以可操作性、科学性、适应性为主旨进行选拔。要构建平等的职业观念,让每一种职业包括传统意义上最底层的职业都得到最基本的尊重,让人人平等的价值观根植于人心。所以当前通过开展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劳动不分贵贱,还应该在大中小学形成一体化的职业(生涯)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每一种职业的价值和意义,并能够根据自身的需求特长选择职业,树立职业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