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苏区合作社经济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15
/ 2

中央苏区合作社经济研究

张树德[1]

上海浦东新区区委党校

【摘要】本文探讨了中央苏区合作经济,中央苏区合作经济得益于列宁领导的合作经济理论实践,是列宁经济金融思想的创新。合作经济符合中国国情,合作经济导入中国后迅速找到革命定位。合作经济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金融实践,银行和消费合作经济成为早期中国革命的标准配置。

【关键词】中央苏区 经济 合作社

一、合作社经济产生背景

1、列宁合作社经济思想

十月革命前列宁也是否定合作经济。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取得世界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工人阶级开始掌握了国家机器,国家经济实践就开始了,列宁对合作经济的态度发生了改变,列宁修改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恢复金融在社会经济中的功能,允许采用金融手段推动更大规模的生产和流通,辅助商品生产与流通,改进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尊重市场规律、利用市场经济规律。列宁肯定了合作经济,认为合作经济可以团结工人进行经济斗争和军事斗争,合作经济用国家强制力量减少对工人农民的剥削,改善农民工人的生活条件。工人阶级在运营合作社经济中获得经验非常重要。1903年列宁在《告贫苦农民》一文中对合作经济给与充分阐述,旧的地主与富人通过合作社拉拢贫苦农民。无产阶级的合作社是真正为农民办事社会团体。最终汇集到《论合作社》中得到升华。

合作经济从苏俄引入中国,与中国的国情吻合,迅速成为革命标配。安源路矿的消费合作社大获成功,成为消费合作社与革命斗争结合的完美典范。工人加入消费合作社得到很多物质好处。首先是生活日用品价格便宜,合作社聚集社员资金到上游批发价采购商品,以低于市场价格拿到货源,平价卖给社员,减轻了社员的家庭开支,工人加入合作社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一些外面的商业机构也希望到合作社采购,买入廉价的商品。但是合作社坚持只对社员优惠。合作社举办讲座。其次利用经营利润兴办各种活动,提高工人的文化水平,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提高工人觉悟,组织工人参加罢工,培养工人运动领袖。合作社用利润进行扩大经营,更大地支持了工人运动的发展,合作经济成为工人运动亮点。

2、险恶的金融环境

苏区金融是长期处于险恶的金融环境下产生的,红军处于被包围之中,战争成为中央苏区的主旋律,长期遭受分割和包围、经济基础落后、战事频繁、经济落后,战争消耗了根据地的经济资源,谷物遭到了破坏,耕牛等重要生产资料被屠杀,战争导致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减少,根据地金融就是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中诞生的,并得以生存与发展,取得了伟大成就。中国苏区是党局部执政的起点,中央苏区在发展金融中积累了可贵的成果,为后来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培养了红色金融人才,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金融支持军事斗争系统,中央苏区金融源头有多个。一是毛泽民领导的井冈山金融实践,从1928年4月工字银元开始,后因井冈山被围剿导致工厂被捣毁而结束。二是东固的李文林金融实践,黄启绶为负责人,1928年10月由农民协会出面集资,红二军团资助4000元为基金,以消费合作社为举出的东固平民银行成立。1930年2月东固银行调集了2台石印机,后来打下吉安后又调集了10台石印机,汇集到石印机印刷所。1930年3月因为成立赣西南苏维埃政府,所以东固平民银行改名为赣西南工农银行,10月再改名为东固银行。1930年7月到11月,东固银行扩充为赣西南银行和江西工农银行。江西工农银行的纸币有1000文,10枚,纸币用多种颜色印制,主要是条件差,油墨短缺乏。1933年2月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成立,当时注册资金为20万大洋,但是几天后因为战争需要经费又被划走,4月份漳州大捷获得一百万元的资本金注入。三是闽西工农银行,闽西工农银行是1930年11月7日成立,行长为阮山,下设会计、出纳、营业三个部门,颁布《闽西工农银行大纲》,闽西工农银行在早期银行实践中非常成功,资金来源于社会募集,群众口碑很好,积极参股,每股一元。业务上发行纸币,实行低息借贷,其创办的粮食调剂贷款业务模式在根据地推广。

二、中央苏区合作社社经济实践

1、合作社经济相关文件

1927年2月,共产党人赖经邦在吉安县东固洞东书院成立第一个党小组开展革命,1927年2月,中共东龙区委成立,东固苏区范围包括吉安、吉水、永丰、泰和、兴国五县,毛泽东对东固称其为“李文林式根据地”,陈毅也称为“东井冈”的红色割据区域。1927年12月,在上杭蛟洋乡党支部领导下,蛟洋农民银行成立并发行流通券,从此开创了福建闽西根据地金融事业。

1930年9月,《闽西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决议案--反富农斗争决议案》指出“调节金融、保存现金、发展经济、争取社会主义胜利的唯一办法是设立闽西工农银行”,同年11月,在红四军前委和中共闽西特委的大力支持下,闽西工农银行在龙岩下井巷宣告成立,同时颁布了苏区最早的银行组织纲要《闽西工农银行章程》,闽西工农银行主要履行发行纸币。

发布国债条例。1933年7月22日,苏维埃政府发布《中央执行委员会关于发行经济建设公债的决议》指出:政府公债用于调剂粮食、发展对外贸易、改善人民生活。同时发布《发行经济建设公债条例》,规定国债三分之二用于发展工农业生产,三分之一用于军事斗争。

在规范信用经济方面,闽西特委做了很多贡献,1930年2月28日,闽西特委颁布《合作社讲授大纲》,该提纲认为合作经济是经济团体,按照市场经济运营,不承担救济功能,合作经济不是政府举办救济单位,没有救济职能。即使有盈利原则上也返还给社员。

2、合作经济管理

合作经济开始是自我管理为主,政府不太愿意干预其中,但是需要向政府备案登记。社员以贫农居多,增补社员需要社员大会批准才能通过。管理上最高决策机构是社员代表大会,每三个月召开一次会议,出席的社员达到三分之二才有效。社员代表大会权力是选举、处分、罢免管理人员职能。每个社员权力相同,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具体业务上有三人负责,一人管财政一人管账务一人管出纳,每周开会一次。另选举5人为审查委员会,每个月召开一次会议,负责执行纪律,防止贪污公款。如果社员不能偿还信用社本息,合作社将会发函给苏维埃政府,请求政府协助追缴欠款。

三、中央苏区合作经济重要作用

1、打击高利贷规范了金融秩序

合作经济排斥高利贷,信用社低利率借款给社员,规定二分以上利息不用支付本息,保护一分以下贷款的本息。闽西根据地多数信用社,群众只要有正当需求都可以向政府信用社借款,最多一分利息,有力地打击高利贷剥削者。

1930年3月闽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通过《借贷条例》,规定取消典当债券,当物收回,解决了遍布城乡的当铺问题。1930年2月闽西特委第二次扩大会议规定,富人欠富人钱还给苏维埃政府,穷人欠富人的钱可以不还,这项政策对高利贷震慑作用,但是也干扰了正常的商业借贷。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政府临时中央政府颁布《借贷暂行条例》宣布过去高利贷无效,废除所有高利贷,限制借款利率上限。为了扩大生产,1932年1月颁布《关于工商业投资暂行条例的决议》,把借贷关系限制在鼓励生产经营方面。

2、促进生产消费联动

根据地的经济封锁导致价格上涨,老百姓无法购买生产资料,特别是土地改革后,对于刚分到手的土地,有部分农民家底薄,个人储蓄支付不起耕牛,直接影响群众生活和生产积极性。合作社灵活经营,社员可以赊账或者借款,经苏维埃政府介绍,贷款金额为一元到五元,期限一般为三个月。消费合作社实行低利率政策,为了解决农业中的耕牛、种子、化肥、生产工具等问题。政府出面要求信用社购买耕牛供农民共同使用,当农作物青黄不接时,农民无钱购买生活用品和种子,信用社把耕牛、种子、化肥等资料送到农民手中,解决消费生产急需。

闽西金融得到了苏区军民的一致拥护,多数区政府开办了信用合作社,苏维埃下的农民借贷非常便利,群众称赞“现在闽西已经和国民党统治下的地方成了两个不同世界”。

【参考文献】

王盛泽、毛立红,红色农信在闽西的诞生及其历史定位[J],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2019.6郑树娴、黄可权,闽西红色农信蕴含的普惠金融理念及当代启示[J],福建金融,2020.10

钟诚,红军后勤建设的成功秘诀[J],党史文苑·纪实版 2017年第9期

 张树德,1970年4月,安徽全椒人,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博士,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党校,上市浦东新区张东路988号,邮箱:zhangader@126.com,手机:132-4806-0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