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近人尺度在嘉兴火车站区域提升改造项目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1
/ 2

浅析近人尺度在嘉兴火车站区域提升改造项目中的应用

王涛 周学飞 蔡裕凡

中建八局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对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近人尺度应用的关注度也在显著提升基于此,本文综合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在对近人尺度下嘉兴火车站区域提升改造项目设计原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整体定位使用功能、交通功能、历史文化四个角度出发研究了近人尺度在嘉兴火车站区域提升改造项目中的应用为今后类似项目的设计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嘉兴火车站区域提升改造近人尺度应用

近人尺度城市空间是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交活动、开展信息交流的重要媒介因此在城市空间规划设计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近人尺度的应用,以不断提升城市空间质量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城市空间的体验感如何利用近人尺度科学规划城市公共空间,已经成为摆在城市设计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 近人尺度下嘉兴火车站区域提升改造项目设计原则

嘉兴火车站区域提升改造项目,本项目方案设计是马岩松带领的MAD建筑事务所主持设计的森林中的火车站”——嘉兴火车站,中国首个全下沉式火车站,是近年来嘉兴市的重点民生项目,也是嘉兴“十大标志性工程”。包括了站房区域改造时光长廊广场区域改造和周边公园道路改造等多项内容,在提升嘉兴城市形象、增强群众幸福感方面发挥出了重要作用

1.1 整体性

嘉兴火车站区域提升改造项目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认识到近人尺度的把握,要遵循城市的整体发展规划,实现总体设计的和谐。在设计理念中,不仅包含嘉兴火车站城市形态还要高度重视嘉兴火车站内部建筑广场公园的选址规划和设计,要重点凸显出规划的整体性[1]。同时,在设计中,要通过合理控制嘉兴火车站各个建筑间的连续性,要在规划过程中整体分析功能和定位,不仅要实现车站的功能,还要确保文化的融合,从而实现嘉兴火车站区域提升改造项目的协调有序,确保建筑群具有较为舒适的视觉体验

1.2 适宜性

近人尺度下嘉兴火车站区域提升改造项目的实施还要高度重视适宜性原则的应用在进行设计时要摒弃传统的公式化设计模式,结合嘉兴城市文化以及嘉兴火车站的功能,进行个性化的设计。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嘉兴市的气候、季节,选取一些观赏效果较好的乔木,不断提升嘉兴过车站广场的外部环境,实现生态广场的设计和建设。要充分立足嘉兴火车站的特点,加快对嘉兴火车站复杂空间集合体的整体规划[2]要结合广大人民群众的视觉感官城市文化等多种因素,确保嘉兴火车站区域提升项目设计合理,符合地域文化,加大嘉兴红色文化的挖掘、宣传和传承,为提升嘉兴城市整体形象提供保障。创造舒适宜人的环境和人性化的交通与城市功能,成为让人们不只是奔波,而是愿意停留、放松的城市公共空间。

1.3 共生性

在嘉兴火车站区域提升改造项目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近人尺度原则在共生性方面的融入。不仅重点实现设计的美观与实用性,又要凸显出嘉兴火车站设计的功能性与科学性,还要将空间尺度和城市规划实现紧密融合,让游客可以在旅行中获得更为舒适的体验,为打造嘉兴地标提供坚实的保障。举例来说,在嘉兴火车站区域提升改造项目交通的设计过程中,近人尺度的应用要合理把控不断降低车速,降低车行道宽度实现对广大人民群众各项权益的保护,实现在公共空间中人车的和谐共存。

2 近人尺度在嘉兴火车站区域提升改造项目中的应用

2.1 在整体定位中的应用

嘉兴火车站区域提升改造项目在实施中建造了192 1百年时光长廊通过该长廊的设计,连接了东侧的站房区域和西侧的宣公弄区域在场地的设计过程中,近人尺度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增强场地功能方面,其中“森林中的车站广场为主要理念融入百年时光长廊等主要建筑,通过种植两排较高的榉树、设计条状水池设置肃穆的年份景观墙等形式形成一个有较好视觉冲突的长廊在设计过程中还搭配灌木,让群众的视角有更多的绿色,出现了较为美观的层次感,不断营造出绿色生态的环境,让广大群众有一个舒适的体验。在长廊的数据中,行人通过的宽度为最小8000mm景观墙设置在2700-3800mm底层植物确定最小种植区域为4500mm。通过这些树木的种植以及舒适的人行通道设计,实现舒适的城市空间体验。

2.2 在使用功能中的应用

近人尺度在嘉兴火车站区域提升改造项目中的应用,还要高度重视使用空间领域的应用在具体设计中,嘉兴火车站采用下沉式的设计,候车大厅火车站站房交通枢纽均沉降至地下,地面空间可以还原给广大的游客和群众。较为广阔的地面空间,让嘉兴火车站整体的布局更为合理,游客的舒适度大幅提升,有利于降低游客的焦虑等情绪。为了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和体验,在整体空间设计中比较重视植物的设计,通过高大的乔木提升嘉兴火车站广场的便捷性舒适性生态性。在设计中,嘉兴火车站北广场主要由榉树构成树阵

通过榉树高大笔直的形态,衬托出嘉兴火车站广场的典雅大气。从具体的效果来看,由于榉树数阵的高度较高,不会对嘉兴火车站的幕墙站房产生较大的遮挡,确保群众的视角开阔同时通过广大的绿植营造出暖心的氛围,让到嘉兴火车站的游客保持视野通透心态平和的状态,最大程度塑造多重维度并置的“森林中的火车站”,是日常、开放、绿色、人文的新型城市公共空间

2.3 交通功能中的应用

嘉兴火车站区域改造提升项目设计实施过程中,将交通也纳入到了设计的重要组成以整体车型流线全部纳入地下为主要设计理念也可以理解为公共交通私人交通全部纳入地下,沿着出站通道前行,可以看到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等通道全部集中在地下一层,实现换乘与集散的无缝衔接。这就让整个嘉兴火车站北广场的地面空间不受噪音以及车流的影响不仅从外观上看更加舒适美观,还增强了行人的安全感,让到嘉兴火车站的游客和广大群众有更为舒适的交通体验。在地下的交通区域设计中还将公共交通私人交通进行了分区,二者保持了合理的尺度,从而让群众选择不同交通方式,避免了影响。交通功能的划分,让嘉兴火车站在设计中不断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游客和群众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更加便捷,减少了安全隐患。因此,在地块功能流量规划方面,嘉兴火车站地下交通网更为科学增强了空间的连续性和多元性。

2.4 历史文化挖掘中的应用

嘉兴火车站区域提升改造项目设计过程中历史文化的挖掘和应用也显得尤为重要,也是嘉兴城市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3]。嘉兴火车站北广场,按照1:1的比例复刻了1921老站房,体现了尊重历史遗存,融合了过去与未来的设计理念。尤其是在嘉兴火车站宣公弄区域的设计中更是将历史文化提取作为主题为了还原“一大路”历史场景,留住嘉兴市“1921城市记忆”采用了复刻1921老站房,重走一大路的主线,串联了整个宣公弄内部区域。为了更好地体现出嘉兴火车站设计中的红色元素,重点突出了一大路线。设计中,通过在重要历史节点上用铜带、铜钉等元素作为标志,直观向游客和群众展示1921年中共领导人参加一大的路线,实现了对相关历史文化的挖掘,让嘉兴火车站区域改造提升项目有更多的文化内涵。通过遵循近人尺度的设计,广大群众能够在使用嘉兴火车站的城市功能同时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确保了嘉兴火车站多种复合功能的应用,同时赋予了嘉兴火车站历史文化传承的意义。百年前的嘉兴火车站,作为贯穿“一大路”的重要节点,在上海一大会址与南湖红船之间打通一条红色根脉,千秋伟业肇始于斯。如今的嘉兴火车站,在中国建筑的匠心筑就下焕然新生,在重走“一大路”的重要节点上串联起历史与未来,让“红船精神”再次扬帆起航。

结论

近人尺度在嘉兴火车站区域提升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能够改变传统的设计理念,通过坚持整体性共生性的原则,不断增强了嘉兴火车站的设计科学性合理性本文通过在整体定位使用功能、交通功能、历史文化中的应用分析总结了近人尺度在嘉兴火车站设计应用中的一些做法,不仅确保了人车分流和较为舒适的室外空间,还强化了文化的挖掘和宣传,营造出了一个科学生态低碳的,兼具交通功能、自然生态、文化生活优质的城市公共空间。希望本文对嘉兴火车站区域提升改造项目中近人尺度应用的分析能够为今后相似的项目设计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理念。

参考文献:

[1]方智果,宋昆,叶青.芦原义信街道宽高比理论之再思考——基于“近人尺度”视角的街道空间研究[J].新建筑,2014(05):136-140.

[2]方智果. 基于近人空间尺度适宜性的城市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14.

[3]田典册.近人尺度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以嘉兴火车站区域提升改造项目为例[J].江西建材,2022(04):116-117.

第一作者姓名:王涛,性别:男,出生年月:1990.10,籍贯:河南省信阳县,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工程管理,职称: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建八局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第二作者姓名:周学飞,性别:男,1978.5,籍贯:江苏省阜宁县,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工程管理 职称: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建八局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第三作者姓名:蔡裕凡,性别:男,1995.8,籍贯:江苏省宿迁市,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工程管理职称:助理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建八局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