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林交错地区森林防火工作的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1
/ 1

加强农林交错地区森林防火工作的实践

冯源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应急管理局,四川 巴中 636000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现有森林面积91.43万亩,森林蓄积62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2%,全区林地保有量85.5万亩。为确保林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建设的安全,做好农林交错地区森林防火工作至关重要。巴州区立足区情,坚持从强化基层、夯实基础入手,实施“两项制度”,推进“三进六有”建设,实现森林火灾受害率长期控制在0.01‰以内,取得了连续59年无较大森林火灾的成绩

一、大力实施“两项制度”

1、森林防火专职巡山员制度。在全区各类林场、林区采取一年一聘的办法,就近设置森林防火专兼职巡山员,其人员聘用、管护区划分、平时工作的检查、年终考核、报酬兑现全部由林业主管部门落实。目前,全区乡镇(街道)林场及村林场、社集体林共有专兼职巡山员2100余人。其人员产生必须是当地村民,采取村民自愿报名、户主推荐,由村两委组织公开竞聘产生,报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批准,林业主管部门备案,由乡镇(街道)负责巡山员的监督管理工作。

2、森林防火村民轮流挂牌值班制度。全区林农交错地区共有村(组)1900余个,农户约10万户,委托值班3.2万户。主要由相对集中的农户为一个组,有跨村的也有跨乡镇农户为一个组进行轮流挂牌值班管护;值班时间长短各组自行商定;巡护责任书原则上由各村与农户签订,跨村由乡镇防火应急指挥部监签,跨乡镇的由区森林防火指挥部监签,每两个年度签订一次责任书,落实任务,明确责任,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深化森林防火“三进六有”建设

1、提高“三进”工作质量,抓好三个落实。森林防火“进校园、进社区、进林区”是森林防火宣传,提升社会知晓度的重点区、难点区和关键区。几年来,通过印制各类宣传资料、图、画、手册,编发防火短信、气象短信、电视宣传,出动宣传车、搭宣传台等形式,实现林区森林防火宣传覆盖率100%。一是落实进校园的活动,全区中小学校已将森林防火常识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和学校安全教学体系,学期开设森林防火知识课,重点林区学校必须满12学时;充分利用中小学“两月”“两周”特殊时间,组织开展师生森林防火知识进校园的宣传教育,提高中小学生森林防火意识,发挥“小手拉大手”辐射带动作用。二是认真落实进社区要求,采取区森林防火成员单位包乡镇(街道办事处),乡镇(街道办事处)包村,村包组,组包户的形式广泛开展森林防火法律法规的宣传,每年11月至次年5月动用社会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森林防火宣传周、宣传月活动,提高社会公众参与森林防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认真落实进林区“七到位”的要求,全区森林防火成员单位、乡镇(街道)、涉林经营单位、旅游景点把森林防火工作作为林区、旅游景点把森林防火作为首要工作来抓,做到责任有人担、山有人管、林有人护、火有人打;全区入山检查站60余个,均按照乡镇“六有”标准落实。

2、提升“六有”工作质量,做到三个到位。森林防火“有队伍、有经费、有制度、有预案、有装备、有措施”是森林防火预防扑救打早、打小、打了的有机结合体系。一是全区认真做好森林防火专业队伍(46人4个分队)和群众扑火队伍(600人30个中队)的建设组织、培训、运用到位。二是认真抓了经费的保障,装备的落实到位。区森林消防专业队宣传车、指挥车、运兵车、消防水车齐备,扑火调和可供50-100人使用。乡镇(街道)30个扑火中队配备了三号工具30-50把,灭火风水机3-5台,灭火器10-20个,头盔10-20顶,水枪3-5人,油锯3-5台,喇叭1-2个,组合工具3-5组等其它森林灭火的必备设备。三是森林防火制度、预案、措施到位。全区30个乡镇(街道)森林防火应急指挥部、467个村(居)委会都建立了森林防火制度、预案、措施并上墙建档。

三、完善“村规民约”,提高村民自律性

“村规民约”历史已久,随时代发展而变迁,是老百姓“自我管理、自我设防”的方式。巴州区出台建立“村民民约”的指导意见,由村委会组织、管理、实施、检查、修定、完善,结合各村、各社实际情况,各行业的具体要求,在尊重民情风俗的基础上草拟村规民约,村、组必须召开村民大会反复讨论,经三分之二以上村民同意后组织实施。全区统计涉及林业上森林防火、乱占林地、滥伐林木、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使用等村规民约的建立面达96%。通过对村规民约的讨论、实施,使全体村民提高了自律性,为全面保护森林资源提供了可靠的制度完善和保障。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