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管理法在手术室器械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1
/ 2

5S管理法在手术室器械管理中的应用

王芳,王微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手术科  云南 昆明650101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器械管理中应用5S管理法的效果。方法:从2019年1-2019年12月实施常规管理措施,设置为对照组,从2020年1月-2020年12月实施5S管理法,设置为观察组。比较2组的应用效果。结果:在器械管理质量等指标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器械管理中应用5S管理法价值较高,其能够使手术室器械管理水平得以显著提升,同时还能够促进工作效率和手术医生满意度的提高。

关键词:5S管理法;手术室;器械管理;应用效果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我国的医疗卫生行业,而我国对医疗器械的监督和管理最终目标就是使其趋向于规范化和法制化,主要是因为手术器械直接关系到手术的质量和成功率。常规的手术室医疗器械管理模式存在诸多不足,缺少规范性,严重影响手术的成功率。基于此,应对手术室器械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优化,促进器械管理质量的提升,预防由于手术器械问题对手术质量产生影响,这也是手术室管理比较关注的问题。5S管理法中包括5个项目,即素养、整理、整顿、清扫和清洁。5S管理法对工作人员和工作方法提出更高的要求,是一种比较精细化的管理,其能够促进工作人员素养的提升,同时还能够使工作环境得以改善。现阶段,在医疗领域广泛应用5S管理法,而且获得的结果令人满意,能够使科室工作效率得以提升,同时还能够使器械管理得以优化[1]。现对不同管理模式对手术室器械管理产生的不同影响进行如下汇报。

1.1一般资料

从2019年1-2019年12月实施常规管理措施,设置为对照组,从2020年1月-2020年12月实施5S管理法,设置为观察组。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管理措施。分类贴标处理各类手术器械,并标明相关信息,将无菌器械存放在无菌区域内,医疗器械使用之后将其归位摆放,并认真填写表格,确保完整有序摆放手术器械。

观察组:5S管理法。(1)素养。定期培训工作人员,促进其素质的提升,并制定完善的工作流程,使操作流程更加规范,提高其管理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完善奖惩制度,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促进整体工作素养的提升。(2)整理。采用无菌高透明储存柜存放手术器械,在第三方打包常用无菌器械前需做好核对工作,对不经常使用的无菌器械应定期进行灭菌和检查,将残次品及时的进行销毁,分类和定期保养长期闲置的手术器械,在手术之前工作人员需要准确评定器械是否必需,并确保其完好无损之后合理摆放。(3)整顿。明确标注器械的相关信息,并做好贴码和拍照等工作上传到管理系统当中,根据相关要求划分手术室器械和耗材的存放区域,并标识相应的区域。在使用新器械之前需安排专人对相关工作人员开展培训工作,使其能够对器械操作熟练掌握,在使用器械之前应预检,使其能够顺利使用,并在术后及时的进行消毒,根据相关要求归位摆放。(4)清扫。清扫存放器械的墙面、地面、设备和货架等,使作业环境保持清洁,存放器械环境良好,并严格检查器械和工作环境,使用专门的容器存放高价器械。(5)清洁。制定完善的清洁责任制,工作人员应认真填写相关表格,在医疗器械整理、整顿和清扫方面实施制度化。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相关指标。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管理质量对比

1管理质量对比n%

指标

观察组(n=100)

对照组(n=100)

X2

P

器械损耗

0(0.00)

9(9.00)

18.488

0.000

器械准备及时

93(93.00)

79(79.00)

16.972

0.000

器械有效使用

97(97.00)

88(88.00)

12.246

0.000

器械操作熟练

96(96.00)

89(89.00)

7.036

0.000

器械放置规范

94(94.00)

85(85.00)

8.620

0.002

器械准备完好

93(93.00)

82(82.00)

11.036

0.000

器械管理知识掌握

95(95.00)

85(85.00)

11.101

0.000

2.2相关指标对比

表2相关指标±s

组别(n)

添加耗时(s/次)

寻找耗时(s/次)

整理、检查过期物品耗时(s/次)

重新消毒量(件/月)

观察组(n=100)

26.84±6.24

23.15±4.65

39.72±6.25

15.65±3.43

对照组(n=100)

46.25±11.46

66.12±7.38

117.73±26.60

23.84±7.00

t

12.021

11.369

12.077

11.635

P

0.000

0.000

0.000

0.000

2.3手术医生满意度评分对比

3手术医生满意度评分对比±s

组别(n)

器械性能完好

技术配合全面

物品准备齐全

满足医生需求

观察组(n=100)

26.45±5.10

21.65±6.20

23.56±4.73

20.85±6.26

对照组(n=100)

16.40±4.73

17.12±5.45

16.45±8.38

14.24±4.21

t

14.002

13.968

13.747

12.524

P

0.000

0.000

0.000

0.000

3讨论

近年来,在我国医疗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增加医疗卫生方面管理需求,在医疗行业管理中广泛应用5s管理法,该管理法具有广泛的实施范围,而且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在有关文献中提到,对医用耗材进行科学高效的管理能够使医院综合效益得以显著提升。由于手术室器械都比较精细而且容易受损,拥有众多型号,护理人员要想完全掌握存在较大的难度,倘若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出现准备手术器械不充分或者多次寻找手术器械等情况就会严重影响手术进程,降低患者和医生的满意度[2]。基于此,应更加科学精细的管理手术室器械。

在本文中,观察组的各个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说明5S管理法在手术室器械管理方面应用具有显著的效果。常规的管理模式导致工作人员并不是十分了解手术器械的相关信息,进而影响器械的准备工作,同时,常规管理方法并未明确规范器械定位,倘若在指示和规定方面不明显就容易出现器械放置凌乱等情况,进而出现器械寻找时间过长、无菌器械灭菌过期和遗失等情况[3]。5S管理法强调工作人员定期参加相关培训,促进其器械操作熟练程度和整体素养的提升,为后续顺利操作手术器械提供有利条件[4]。5S管理法对手术器械的管理制度进行优化,使工作人员的职责予以明确,相应的提高其责任心和自觉性,手术室器械管理的水平相应得到改善[5]。另外,5S管理法要求护理人员更加深入的了解手术室器械,相应的提升器械准备的齐全率,使器械准备时间得以大幅度缩短,有效控制失误和意外事件的发生率,相应的提升手术效率和医生的满意度[6]

4结论

总而言之,手术室器械管理中应用5S管理法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显著提升手术室器械管理水平,而且为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手术医生满意度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余丽.目标理论结合清单式管理在手术室器械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基层医学论坛,2022,26(24):102-104.

[2]熊闽敏,叶芳,肖凡,古志珍.零缺陷理念指导下循环改进干预在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2):165-167.

[3]李文,丁美娜.PDCA循环法在耳鼻喉手术室器械管理应用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28(09):172-174.

[4]张莉枚,张春花,温小敏.5S管理法在手术室器械管理中的应用[J].名医,2022(08):186-188.

[5]周玲珍,詹美莺,黄招美,吴雪云.品管圈活动对手术室器械管理质量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28(06):169-171.

[6]都书明.手术室器械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22,26(09):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