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优化现场管理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1
/ 2

浅谈以优化现场管理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张海青

身份证号:372301199010095728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施工现场是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的主要工作区域,其中不仅有危险的施工活动、繁多的施工机械与材料,同时也是人员密集场所,甲方、乙方、监理等参建方都会汇聚在此,对施工项目进行技术指导与质量、安全检查,施工现场管理是整个施工管理的重中之重,它关系到施工项目能否保质保量、安全可靠地完成,是施工成本、工期、安全、质量的基本保证。所以,只有能管理好施工现场的人才才是建筑工程行业紧缺的人才。

关键词:现场管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引言

近几年,建筑行业发展迅速,涌现了许多新的技术和设备。对于建筑工程而言,现场管理与施工技术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现场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建筑企业才能够进一步优化施工技术。也只有不断优化施工技术,采取更为优秀的施工工艺,建筑企业才能够提升现场施工的质量,落实并推进现场管理工作。可以说,建筑工程现场管理工作与施工技术是相互促进的,施工单位只有合理地应用施工技术,并将其与现场管理相结合,稳步推进施工的进程,才能够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一步提升施工质量,为工程施工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1施工现场管理的必要性

建筑工程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土建施工期间会出现很多不确定因素,这些因素会影响到土建施工现场的管理效果,甚至会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和安全。建筑企业如果没有对土建施工现场进行科学管理,不仅会影响施工质量和进度,还会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使得整个建筑工程无法正常进行。此外,土建施工具有专业较多、工程量较大、施工人员数量多且来源复杂等特点,建筑企业对这些方面管理不到位,将会引发施工质量和安全问题。这就要求建筑企业建立完善的施工现场管理体系,加强对土建施工现场的管理,保障各项施工顺利进行。

2优化现场管理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2.1是进场材料管理

材料直接筑成建筑物或构件,是建筑物或建筑构件的本体,材料质量有问题,直接影响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功能与寿命。建筑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施工材料等。施工进场材料管理要求对刚进场的施工材料进行材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化学性能、机械性能等方面的检验,只有检验合格方可入场使用。例如,钢筋材料进场时,要对其外观进行检查,看是否有锈蚀,要用游标卡尺抽样检查钢筋直径。对于采用搭接焊的钢筋,要检查搭接焊长度是否达标,焊接质量是否合格。接下来,要检查其出厂合格证明及材料检测报告,两者不要混淆,出厂合格证明说明钢筋的炉号、规格、批量,与安全性能无关,材料检测报告才反应钢筋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最后,对于进场材料的安置一定要注意,钢筋要有专门的料场和钢筋加工区,要与生活区和施工区分隔,同时要注意材料的防腐防盗工作。

2.2建立可靠的现场管理系统

全面的建筑工程施工规章制度,可以限制建筑工程施工应用和操作人员的行为,还可以提高质量控制意识,确保现场在施工中做到规范化的操作,从而保证了整体工程的施工的质量,避免了材料的损失和浪费。在现场管理制度中明确奖惩制度,对违规和浪费资源的行为进行惩处,对施工中的优秀行为进行奖励。合理管控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控制成本支出与技术应用,将资源消耗与进度挂钩。随着管理体系的完善,在施工管理中可以有章可循,为建筑工程施工管控提供支持。基于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确保高水平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基于现场管理制度的应用,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完善。建立岗位责任制,根据岗位的工作性质、领域和专业,实行有效的问责。引入巡查制度,确保日常检查在系统的范围内。在制度中引入特定人员的核查制度和标准,并公布检查结果。在现场施工中,检查是管理的重要工作,在检查中可以将全面检查、抽样检查和定期检查充分结合。在施工管理领域,融入经济体系,关键是奖惩制度,并需要建立专业化的管理体系。

2.3提高工作人员的现场管理意识

任何管理机制的运行和管理条例的实施都需要人来完成,如果管理人员的现场管理意识薄弱,管理观念陈旧就会出现管理条例实施不到位的现象。管理人员墨守成规,无法适应现在社会对高质量建筑工程的要求。因此,提高工作人员的现场管理意识是实现优化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目标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只有管理人员转变意识,加深对现场施工管理的认识程度,才会树立与时俱进的管理观念,从根本上提高管理水平。另外,管理人员的素质影响着整个施工团队的素质。首先,施工管理人员承担着施工现场物料管理的责任和处理施工现场一系列问题的任务,其管理意识的增强有助于责任心的提高,对施工现场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就会更加及时和高效。其次,施工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还包括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以及技术培训等。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有助于加强对相关施工人员的管理,帮助施工人员对相关施工技术加强学习,有助于提高整个施工队伍的质量,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4注重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

建筑工程的规模通常较大,整个施工周期比较长,因此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突发状况也很多,个别施工问题或外界因素都容易使施工进度发生变化。在施工进展得更快的情况下,工期会缩短,而当遇到大雨、雷电等恶劣天气时,施工工期将会延长。因此,施工单位要全面落实施工进度管理,帮助施工团队在更短的时间内高效地完成任务,切实保证各项指标达到相应的要求,使施工进度不会受到过多的干扰;明确投入相应的劳动力和机械设备,确保资源不会浪费。施工团队要结合工程检查的反馈情况来调整当日或各时间段的施工目标,为提高施工效率提供充足的保障,确保各方面的资金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落实到位。

2.5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现阶段,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专业技能是企业管理的需求。因此,企业不仅要提高管理人员的技能,还要加强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同时,为了降低项目成本,企业需要对管理人员进行各项培训,尤其是施工现场成本管理培训。管理人员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有利于施工现场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在施工现场成本管理过程中,企业需要培养更多的专业人员,建立和完善施工现场成本管理系统,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成本管理问题。想要提高管理效果,企业需要在项目招投标期间做好市场调研工作,以掌握施工单位的资质、技术水平等情况,从而选择口碑和实力都较好的施工单位。

2.6促进建筑企业树立良好形象

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人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也在逐渐增加,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高工程质量,便于满足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增加人们对建筑企业的好感度。此外,提高建筑项目的安全性可以减少建筑事故的发生,有助于保障人们的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强化企业在人们心中的良好印象。由此可见,优化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的管理可以有效促进建筑企业树立良好形象,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发展。

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对保证工程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地基技术、电气接地和混凝土技术来提高建筑工程的性能,保证建筑物具备其重要的功能和价值。建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体系,优化质量管理,确保质量指标满足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要求,进一步提高建筑技术水平,加强现场监管,完善现场管理制度,促进建筑工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探究[J].工程技术•建筑,2020(6):57.

[2]陈建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及优化探析[J].建筑技术研究,2021,4(4):94-95.

[3]陈马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内容提升[J].四川水泥,2020(7):184,188.